王宝琪
《匆匆》一文的作者朱自清为了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无奈,在文中首尾三个自然段中一连用了十一个问句。这些句子感情强烈,各有特色,毫无重复累赘之感。
疑问句 文章开头与结尾都有一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是疑问句。它提出了问题,表示了疑问语气;句末语调上扬,用问号结束句子。前后形成呼应,强调作者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惋惜。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因此反复使用。当这一疑问句结束后,又紧接着追问:“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處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作者先做了被“偷”与“逃走”两种设想,然后提出是“藏在何处”与“到了哪里”的疑问。三个问句形成并列关系,都隶属于开头的首个疑问句,形成“总分句式”,独具匠心,发人深省。
设问句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初读还以为这是反问句,认为紧接着的“徘徊”“匆匆”与它没有多少关系,实际上这就是问句的回答。前句问“我能做些什么”,后句回答“只有徘徊”“只有匆匆”,什么也干不了,在此作者为时光的白白流逝而遗憾、叹息。句子符合设问句自问自答的特点。
反问句 我们再来看:“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四个反问句,一句连着一句,自问自答,答在问中。像在问别人,又像在自问,对自己如此浪费时光懊悔不已,感情真挚而强烈。读到这里,我们还能不惜时吗?能不奋进吗?
这就是三种问句的力量!那是比单纯用陈述句叙述更具感染力的写法,我们是否也能在写作中借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