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岩
(葫芦岛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3)
乳腺癌属于临床治疗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疾病,由于患者在发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所以经常被忽略而使病情加重,最终在患者的肺、肝、骨、脑等器官发生转移,并破坏其正常组织[1]。临床中针对乳腺癌患者主要以手术的方式进行有效治疗,但是术后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相关医学研究专家表示,给予乳腺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相关的护理干预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围手术期效果,有助于术后康复[3]。本文将通过对乳腺癌患者临床中采用系统护理后的围手术期效果进行深刻的研究分析,现将主要内容报道如下。
表1 140例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比较[n(%)]
表2 140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2 140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1.1 一般资料:研究资料为选取140例本院在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患有乳腺癌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护理意愿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70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6岁,患者最大年龄为76岁;平均年龄(48.5±1.5)岁;其中包括,乳腺癌Ⅰ期患者24例,乳腺癌Ⅱ期患者36例,乳腺癌Ⅲ期患者10例;实验组(70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5岁,患者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47.2±0.8)岁;其中包括,乳腺癌Ⅰ期患者25例,乳腺癌Ⅱ期患者38例,乳腺癌Ⅲ期患者7例;两组患者的分组情况均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批准且患者的基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类以及心、脑、血管相关疾病以及具有语言障碍、无法正常沟通的患者;②病史资料不全,且护理依从性较差的患者;③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70分且预计生存期小于3个月的患者;④对于本次研究分析拒绝签字同意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即主要由护理人员临床中给予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手术切口护理以及常规问题解答等内容。
1.2.2 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即①健康教育: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性格特点和家庭因素对其采用乳腺癌疾病的健康宣教,可以通过宣传手册、循环视频以及医院内部健康板块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和术后病症的自我预防方法;采用简单的语言告知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的定义和相关症状(嗜睡、无力、疲劳、虚弱等),整体提高患者的疾病重视程度,加强患者的诊断常识。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的家属了解其主要脾气性格,以免在护理过程中使患者产生排斥现象;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对其进行心理安慰和疏导,陪伴并倾听患者的心里想法,避免患者产生消极的不良治疗情绪,鼓励和帮助其树立治愈信心;③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术后的临床情况指导其进行小幅度、耗氧量较小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户外太极等;积极鼓励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生活自理,比如简单的刷牙、洗脸、吃饭等,可根据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加大患者的户外运动量和生活自理程度,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训练中建立自信,有助于更快的身体恢复。
1.3 评价标准:①采用Piper 疲乏评估量表(PFS)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进行评估,主要分为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②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及必行评分,主要内容包括情感状况、躯体状况、乳腺癌特异模块以及社会及家庭状况和功能状况,分数较高的一组患者表示其护理效果显著。
1.4 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处理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和(%)描述,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t值检验,如果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140例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140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情感状况、躯体状况、乳腺癌特异模块以及社会及家庭状况和功能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变和提高,我国乳腺癌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该疾病不仅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肿瘤疾病,其也是威胁我国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4]。临床中通常给予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患者在围手术期较容易产生癌因性疲乏等并发症状,该种临床并发症具有能量消耗大、发生速度快及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如果未及时进行有效控制和治疗,将会使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受到严重的影响[5],从而整体降低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系统护理属于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的新型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其主要通过在患者手术治疗后依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实施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整体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术后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中针对乳腺癌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癌因性疲乏程度,整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进行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