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信宏(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清末民初的学生装在西风东渐的审美价值影响下孕育出一种新的文化价值符号,使中西式服装碰撞成为一种必然性的趋势。晚清新式学堂在课程及管理方面均仿照西方的学校模式,1904年湖北学务处发表的《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提到“学生衣冠靴带被褥,俱宜由学堂制备发给,以归画一而昭整肃。”①原有的封建主义思想被打破又相继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思想文化,“这是流行的式样与回忆之间的微妙的妥协”②。
进入民国时期,国内的审美观不再执著于中国传统服饰,“西风东渐”成为近现代服饰发展的主要质变点。服装由褒衣博带的累赘和繁琐转变成相对简单的款式,学生装受到西方艺术与审美的影响,演变为传统的旧式服装与新近的西式服装的结合。初期在传统长袍马褂的基础上进行西式的重构,而不同学校的校服之间有稍许变化。原研哉曾说:“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受能力和洞察能力。”③此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工业机械生产,工业生产成为产业模式,学生装的设计显得更加冷静与谨慎。近现代设计的立足之处,处于中国传统和西方文明的交融夹缝之间。
图1 培华女中学生穿着的文明新装
1919年五四运动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提出男女同校,女性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南高师为新招收的女生制定专属校服,上衣沿用教育司规定的竹布上衣,下装为黑色长裙。随后1921年培华女中把学生统一着装设立为“文明新装”(如图1所示),其区别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清代服装,故得此名。这是文明新装第一次在历史舞台上的巡礼,也是对西式服装款式结构的追忆与复兴。北伐战争不久后,文明新装成为官方认定的女校服,蓝棉布上衣搭配深色过膝裙,穿白色纱袜成为这时期女学生坚持追求的美感。1931年,上海圣玛利亚女校不像众多学校一般统一制作校服,只规定学生穿着土布或阴丹士林布料所制成的旗袍即可,这两种面料虽材质不尽相同但风格素净,后被很多学校欣赏继承,视为校服面料。
民国的服装已把官与民归结到“万物平等”的和谐中,中国传统的官服等级标志已被此时的影响隐没在过往。一些教会女大学生在毕业时将西洋规范化的学士服与我国传统旗袍、袄服进行杂糅进而创造具有时代气韵的学生装。“即将原属于中方或西方的局部样式糅合在同一件服装上,‘参合东西’的折衷方案是这种设计的最大特点。”④
进入20世纪初期,清政府经历世界巨变所带来的苦楚后,推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精髓,这种模式成为一种思潮并得到推广,学堂学生的穿着由清末的长袍马褂逐步演变为西式君制服搭配西式帽子,并创造出一种富有生活氛围的校服形制。而此时女性美的评判标准也由瘦弱美转变为极具健康元素的健美。受西方时装和洋货的深度影响,改良旗袍和文明新装成为此时女学生单纯的追求。通过省道的处理和转移产生相应的收腰以及采用西式服装结构处理方法的装袖,得到对女性服装造型认识的新观念。
此时的学生装大多以日式学生装或军服式学生装为主,也有少数学生偏爱羊毛质地的西装。西方最早的制服为中世纪初学生所穿的服装,而早期的校服样式为蓝袍制服及伊顿外套,它们以不同方式传承着自己的设计理念。英国霍舍姆基督公学的“蓝袍制服”被认定为西方最早的校服,蓝袍制服由长袍外套、古妮可丝裤和长袜组成,内搭无领衬衣与白色亚麻领巾。外套前片钉一排银纽扣,短裤长至膝盖并在每边各钉三颗纽扣,皮带宽松系在外套上并搭配黄色长袜与黑色皮鞋。同时带有西方校服的要素成分是民国初期校服设计概念的前提,深蓝色是此时校服的主要色调,少数也有黑色与白色。当时的国内社会群众没有把欧洲校服的款式完全照搬过来,而是结合日式学生制服与军装生成一种独特的美感,这些结合历史造型语言的学生装造就了当时的审美水准。在黑色燕尾服内穿白衬衫、黑色马甲与领结,下装穿着黑色长裤与皮鞋,头带黑色礼帽组合而成的伊顿外套,体现得体的着装是对他人最肯定的尊重,而服装往往是丰富社会关系与人之间最简单的途径。
中体西用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教育制度,也颠覆了传统的衣着观念与思想。此时上海女学生偏爱立高领、白色短衣与黑色长裙,“白鞋子,在从前还是有孝服的人穿的,自欧风渐进,凡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以为夏天宜尚白色,而于足上每喜穿白帆布鞋,以为时尚。”辛亥革命前世俗的眼光忌讳白色,但西方观念的不断涌入,白色与西式观念一拍即合被重新定义为纯洁、吉祥的新时尚。
女学生装也并非是横空出世,而是对日本制服的“拿来主义”,20世纪初期人们真正接受西洋服饰,大致是因为留日之风盛行。日本明治维新后便开始效仿西洋服饰,窄长衣裳配素裙搭手表及椭圆蓝眼镜为当时留日女学生最能传达“文明”思想的着装。除白衣黑裙外,在发髻上戴配饰及系长围巾皆是东洋之风,当时对此人们皆褒贬不一。
“美的服装不妨碍身体,而是帮助身体的发展。”⑤西方审美以中国传统的方式表现出来,站在“文明”前沿的学生装具有明确的意识和强烈的个性。这一时期女学生就有了“赤胸露臂,短袖青衣,云环高垂,皮鞋怂底”⑥的摩登打扮。
1911年9月3日当局发布《学校制服规程令》,规定“女学生即以常服为制服,自中等学校以上着裙,裙用黑色”。但因操而不得不穿的裤装被规定“女生褂裤,俱用竹青样布,褂与膝齐,裤须没胫”。少数学校规定操衣上装短袄束腰带,下装裤子带绷束,领、袖、裤管装饰红镶边的宽黑条,更似常服(如图2所示)。相比之下,广东的服饰更保守与刻板,教育厅发布规训布告“人格尊贵之学生,身佩襟章,却效举止佻达,长袜猩红,裤不掩胫的无知识者,殊非自重之道,故而禁令女学生自中等学校以上着裙”。北伐战争的成功,女学生的服饰在此时受到外界的启发颇多。“多矫往昔日‘蒙蔽装’而过甚,使腰身异常狭小,全部如束帛。”进而言之,此时的装束虽展示女子青春之美,却把时代孕育具有革命性的学生装打回到欧洲中世纪一板一眼的古装。
图2 正在做操的女学生
衣服美故人才美,这为社会发展演变出热烈的生气。“五四”时期知识青年虽寄心于西式服装但却始终放不下民族情结,他们通常穿侧开叉传统长衫,在衣襟上插一只自来水笔,带西式礼帽或遮阳草帽,并以此立构为新文化运动以来新青年的代表服饰。当时一种形似日本校服“诘襟”的服装出现,款式为关闭式立领,对襟,装饰三个暗袋七个纽扣或一个口袋五个纽扣,衣长与袖长及宽肥均适体。面料以黑色平纹呢与斜纹布为主,搭配西式裤子和皮鞋。因为这样装束能显出男子汉的仪容,能使穿者有活泼的气象和振作的态度。⑦也有少许学校要求学生穿着日式的童子军制服与西式短裤,下着花纹长筒线袜搭配帆布球鞋,这也表现出民国时期学生装的包容力和多元性。
学生装的出现象征着20世纪初期的美学表征,这种思潮和独特的美感得到推广后,教育意识是否成熟逐渐进入社会关心范围。设计的创新解决的是文化的需求,被大多人接受的才是流行,20世纪初期的部分款式没有在新造型登场后变成旧事物,而是通过不断地改变来强调自身的价值。这些经过历史积淀留存下的服装语言可以反映时代特征。本人认为应该从情感、意义、文化等方面,提炼具有民国艺术底蕴的学生装款式,不仅是模仿一个具象的时间,而是弥补转换的缺失运用到现代校服中,重现今天能满足我们需求并且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生装。
注释:
①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542.
② 张爱玲.张爱玲文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201.
③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9:6.
④ 张竞琼.西“服”东渐——20世纪中外服饰交流史[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2:6.
⑤ 张竞生.张竞生文案[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214.
⑥ 严昌洪.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92.
⑦ 张竞生.美的人生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