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兴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被看作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若前期的数学教学枯燥无味,将会影响学生后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小学教学中,数学科目相较于其他科目难度高且较为枯燥,需要动脑思考的题目多,注意力稍微不集中就会跟不上进度,因此,数学成为很多学生的学习难题。在数学学习本就困难的前提下,教师的授课方式若仍然只是一味地灌输和做题,将很难提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才能帮助提升教学质量。
一、以教育理念为原则,拓宽数学思维
游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游戏与数学课堂教学相融合,为不同阶段的学习设置与之相关的游戏,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建立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实现小学生快乐且高效学习数学的目的。只有享受学习,才能爱上学习。在学生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时候,游戏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也是提升兴趣最好的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游戏的态度都是开放且接受的,而与游戏相结合的学习内容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减少排斥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数学的教学内容复杂且多变,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接触到的数学内容有代數、空间、图形和概率等等。游戏教学既让学生学到新的数学知识,还能够通过设计方式联系曾经的学习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系统。游戏的灵动性和活跃性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塑造思维能力,使数学思维由刚开始的模糊不清慢慢变得清晰,促进学生思维与素质能力的健康发展。
如在长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知识学习里,考虑到学生多数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对图形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程开始之前,给学生分发模型,告诉学生这是给他们带来的礼物,需要学生自己将形状相同的玩具整理在一起。在学生将模型分完组后,需要他们派代表说出自己分组的理由,最后由教师揭示各模型的数学名称,引出概念。随后由学生自由组合研究模型,拿起自己喜欢的模型,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玩,教师在一旁引导他们说出对各个模型的认知。在学生与模型多次接触并且熟悉后,可进行下一步游戏:将所有的模型放到布袋里(不透明即可),让学生伸手摸,并猜自己摸到的模型是什么。通过一系列关联性的引导游戏,给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引出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框架,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二、设置情景,令学生融入情景感知数学知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常常难以集中,会因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分神。学习过程里的反复性和认真性,会让学生因为枯燥乏味而出现抵触心理。因此,情景教学法显得很有必要。游戏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因此,在游戏教学中必须做到全面覆盖和生动形象,进行游戏设计时考虑到不同水平学生的整体需求,吸引每一个学生。
应用题的学习最适合使用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根据应用题的描述进行角色扮演。例如,设置一个购物情景:售货员(学生)对货架商品进行明码标价(按照学生学习的程度来设计价格),由多名学生来扮演顾客进行购买(最好规定购买的物品不要少于一件),期间所有的算术问题都有学生独立完成。这种参与性强的教学情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商店“关门”后进行清账,详细记录是谁算错数导致“亏本”或者多收钱等状况,让学生自己根据错误找出买卖过程中计算的错误之处,更能加深印象。
三、适当增加竞争元素,丰富游戏教学种类
游戏设计一定要合理,在设计游戏时要明确此游戏的教学目的,是有关于哪一个知识的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教师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思量。游戏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学生的兴趣爱好难免出现差异,在设计游戏时也要考虑到这种差异性,以实际为根据。因此,前期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分析每个学生的学情、发展水平和性格,同时,应不断创新与丰富游戏种类,适当加入一点竞争元素,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游戏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多搜集资料,学会创新,不断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设计不同的游戏模型。
如加减法的学习,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各代表1,在教室中分两排分别画上加号、减号和等号,让学生自由选择站的位置,每一题不断变换。选择几名学生在黑板上写答案,每变换一次人数,就写一次答案,最后统计胜率。
游戏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娱乐性,还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游戏教学中的作用是最大的,这也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一定要在符合教学原理的规则下不断创新,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通过持续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