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国梁
人生有数不清的第一次。比如绘画,我的第一次绘画是2017年3月22日晚,这之前我的绘画语言为零。这一天晚上,我从一个朋友家归来,鬼使神差地用一支针管笔在一个精美的本子上猛画起来,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也不知道画些什么。就那么随心所欲,信笔由之:稚嫩、笨拙。但我觉得那笔画在纸上的声音,特别动听; 画在纸上的线条,看起来也让人心情愉快。 从这一天晚上开始,我天天画,天天画,一发不可收拾。
这之后,我的画第一次在刊物上发表,第一次在报纸上刊登,第一次印制成藏书票,第一次因为画的缘故我接受访谈,但真正以“画家彭国梁”作为标题出现在公开的刊物上,却是到了2013年,這个刊物便是《艺术中国》。
《艺术中国》2013年第五期上“画家彭国梁”公开面世。这一期杂志以八个版的篇幅推介我的画,计有画二十五幅,访谈一篇,即《你的钢笔画那真是一绝啊——谢宗玉彭国梁访谈录》。也就在同一年,由《艺术中国》全程策划、曹隽平先生担任策展人的“湖南首届文人书画邀请展”在湖南省文化厅的一楼展厅隆重举行,参展者共十八人,即邓党雄、朱建纲、刘鸿伏、孙太平、何立伟、余德泉、吴广、李逸峰、苏美华、林凡、林乐伦、曹隽平、盛景华、曾景祥、彭国梁、鄢福初、雷树德、熊灿亭。我有幸叨陪末座,这也是第一次参加画展且是如此高大上的画展。此后,又移至湖南省图书馆继续展览,并在其多功能厅举行了参展作品的公开拍卖,这也是我的画所参与的第一次拍卖。
为了配合画展,《艺术中国》杂志还同时荣誉出品了一册《湖南省首届文人书画邀请展作品集》,精美无比。此外,在2014年的元旦杂志推出了参展作品的挂历和藏书票,同时在2014年继续跟进,还专辟“湖南首届文人书画展”一栏,在第七期又以八个版的篇幅推介“画家彭国梁”,计有画十二幅,宋元写《文人彭国梁》一篇。2015年,由湖南天河数字艺术中心拍摄并特约,《艺术中国》在封二全年刊登本人作品。同年底,我的画集《胡思乱想——彭国梁原生绘画》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艺术中国》杂志锦上添花,又在2016年第五期再次以八个版推出“画家彭国梁”,计有画九幅,文一篇。文系曹隽平先生所撰《兴之所至,无羁无绊——写在国梁兄画集出版之际》。去年底,中国著名藏书家韦力先生访近楼,写下万字长文《彭国梁近楼:藏书无类 绘风不群》,《艺术中国》又不吝版面,全文刊登于2019年第二期。
因为《艺术中国》杂志的推介,我的画才真正地走向市场,我的第一个买家是湖南洞庭美术馆,其馆主就是看了《艺术中国》杂志对我的介绍,当即便下了一百幅的订单。这之后,买家就多了起来,一而再,再而三……看到自己的画被市场接受,有人喜欢,有人收藏,自然是开心至极。
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画艺无疑也因量变产生了质变。
《艺术中国》杂志创刊十周年了,主编曹隽平先生向我约稿,又特别交代,文章中尽量少提他,但谁都知道一个刊物办得好不好,关键是主编,或者说有什么样的主编就有什么样的刊物。我也曾担任过一个文学杂志的主编,我知道要把一个刊物办好办出特色,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和代价,个中的艰难曲折,真是冷暖自知。每期要编发审定那么多的稿件,那么多的作者你要熟悉、要了解,有关注,甚至长期追踪,参与作者的相关艺术活动。
比如,我从2014年开始,至今已在东莞,无锡、长沙、衡阳举办了四次个展,曹隽平先生无论多忙,每次都欣然前往,他还为衡阳的展览撰写前言。我扪心自问,在我当主编期间,我曾在哪一位作者的身上倾注过这么大的心血呢?相比之下,我深感惭愧。不可否认,除《艺术中国》之外,还有《开卷》《创作与评论》《艺术与拍卖》《文学报》《文艺报》《长沙晚报》《湖南日报》,以及中国新闻网、湖南名人网、红网等数十家媒体都对我的画进行了重点推荐与报道。但我以为,我的画之所以能产生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这与曹隽平先生的偏爱和他主编的《艺术中国》的连续报道、强力推荐是分不开的。
当然,一本优秀期刊的出版,功劳不能全归主编,它是由一个团队的共同打造的。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字编辑、美术编辑、装帧设计、印刷校对等等,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哪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更重要的是一本好的杂志仅有光鲜的外表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灵魂。我有一位开书店的朋友,他说,他的理想就是开一家有温度、有风度、有态度的人文书店。现在,我的面前就摆着厚厚的一摞《艺术中国》,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艺术中国》这本杂志无疑就是一本有温度、有风度、有态度的杂志,更是一座有爱有灵魂的植物园,园内有艺术的百花齐放,也有艺术家的百家争鸣。
值此《艺术中国》杂志创刊十周年之际,我想真诚地祝福她:好花常开,好景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