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古出新写牡丹 ??

2020-04-27 08:40叶向阳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博古花鸟画牡丹

叶向阳

杭州钱塘书画研究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阮振亚先生,是杭州著名的花鸟画家。他还有中国作协作家书画院浙江分院副院长、浙江现代画院副院长、杭州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等近10个头衔。不过,他的低调和勤奋在圈内人均知,并把这不当会事。阮振亚50年代初出生于杭城,少儿时代在杭州度过。他的父亲是杭州二中的一位语文老师,在他小时候就注重他的绘画潜能开发,让他去涌金门的边上的少年科技站绘画班学习绘画技巧。1970年2月,众所周知的原因他去了浙江建设兵团二师五团务农。在兵团里白天他参加海涂围垦,晚上及休息时间他偷闲学习绘画。连队领导看到他这点技术,就经常让他参与出黑板报,写写标语,临时借调到师部电影队画幻灯片。所以他现在每每谈起这些事,无不感慨地说:我画画,什么原因都没有,就是喜欢两个字。可见前人说得对,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阮振亚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追随杭州工艺美术学校教导主任杨羽学习工笔重彩画和白描写生。在启蒙老师的指导下,他走上了一条正规的学习之路,俗话说“第一口奶水要喝好”,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他学会了工笔牡丹的各种画法,懂得了花卉写生的重要。此后,由其父亲引见,又有幸拜著名书画家许竹楼先生为师。在老师的亲授指导下,他在绘画造型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不断沉潜在中国文化传统海洋之中,浏览了大量古代的名画,研读许多中国绘画理论。他吸取多种养分,艺道大进,眼界空前提高,心境坦荡开阔,在艺术创作中取得丰硕成果。早在1988年5月,国画《牡丹》获由杭州市首届青年艺术节组委会主办的“杭州市青年美术、书法、篆刻比赛二等奖。此后,1998年8月,浙江电视台“江南好”栏目播出《画牡丹名家阮振亚》专辑。2005年12月,《阮振亚画集》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2016年10月,他的《牡丹清供图》入选由浙江省广电集团、浙江省美协、省书协主办的浙江广电集团成立十五周年全国名家精品展。

何人不爱牡丹花?刘禹锡诗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色彩斑斓,国色天香,一直以来是众多国人心中的百花之王,而纸上牡丹常开不谢,更受大众喜欢。唐宋以后,大凡花鸟画家都喜画牡丹,牡丹遂成国画艺术中被永恒演绎的经典。

“洛阳三月春消息,在我浓烟淡墨中。”画家阮振亚专情于“花王”牡丹构绘三十余年,或润秀清雅,或泼辣豪放,或古朴高华,不落俗套而自成一格,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曾赞其笔下牡丹“荷泽风韵”,更有喜欢者直呼其为“阮牡丹”。他的牡丹画不媚于俗 ,藏文人风雅与其中。“最早的记载画牡丹的是南北朝时的著名画家杨子华。他被认为是‘牡丹圣手,可惜时间久远,其牡丹画作难觅。”阮振亚便从赵昌、徐熙、苏汉臣、钱选、王渊、沈周、陈淳、唐寅、吕纪、陆治、徐渭、恽寿平等传世佳作入手临摹研究,终日不绝。近现代的吴昌硕、蒲华、齐白石、陈半丁、王雪涛、陆抑非等皆擅画牡丹,都是阮振亚学习的典范。“牡丹,丰富了花鸟画品类的描绘内容,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添色加彩,为中国花鸟画家的成长贡献出了丰富的营养。”阮振亚尤其喜欢蒲华之牡丹,艳而淡,朴而拙,酣畅淋漓,无拘无束,不媚于世态,大有文人风度。吴昌硕先生写意画对他影响特别大,他的写意画色墨并用,浑厚苍劲,尤其是博古画牡丹。“博古画”,典出汉张衡《西京赋》:“雅好博古”,乃谓博通古代器物。博古画由来已久,又名钟鼎画。北宋大观年间宋徽宗命人编绘宣和殿所藏古物,定为“博古图”。后人依照一些古器物将它们画下来,并在钟、鼎、炉、壶等器物上以花草、八仙、如意、琴棋书画等具有吉祥寓意的物件相伴,由于博古有记录古之文化之意,所以博古画多古朴典雅,透着历史气息与现代风韵,撩发思古幽情。如“博古图”加上花卉、果品作为点缀而完成画幅的叫“花博古”。清代到民国年间,随着金石学的兴起,博古画非常盛行,藏家将全形拓拓本请画家在上面添画,许多名家高手多有应景即兴之作,其中不乏精品。吴昌硕先生是这方面的大家。学习借鉴前人的方法画牡丹。阮振亚最为知名的,就是将全形拓古青铜器型吸收到画面中,个性鲜明,古朴动人。“我一直以来好古,爱好金石拓片等收藏,并将上面有关纹样吸收到绘画上。其实在古器物或古砖等拓片上作画,六舟和尚、吴昌硕等都开了先河,称为博古画或称清供画。”以全形拓方法吸收木刻版画技法的配以牡丹风貌,目前除阮振亚之外,尚鲜见其他人有类似画法。

“牡丹画法多样,写意牡丹奔放豪爽,工笔牡丹气韵典雅,都表现了花开季节的灿烂和美好,中国的国画牡丹深受国人的喜爱,不仅因牡丹是国花那么简单,还有着极其丰富的寓意和情怀。”阮振亚说,牡丹花有富贵不淫,威威不屈的品格。传说唐代武则天一日心血来潮,传令百花在冬季开放,只有牡丹不从命。被武则天一把火烧后贬出洛阳,现在牡丹的老枝杆上还留下烧焦的痕迹。他还说,中国画讲寓意,“画必有意,意必吉祥”,如把牡丹与白头翁画在—起,称为“富贵白头”;而把牡丹和鸡画在一块,则称为“富贵有期”;画牡丹插在瓶子里,寓意“富贵平安”。当今盛世,常常会在一些重要的窗口部门,布置一幅百花齐放或春色满园之类的大画,而牡丹当然是画的主角。2018年底,杭黄高铁通车之际,阮振亚应铁路建设部门的邀请,为千岛湖高铁站贵宾接待室创作了一幅六尺整宣纸牡丹图,构图饱满,色彩清丽,水墨淡雅,用笔潇洒,气韵生动。

纵观阮振亚的博古花鸟画,他是十分强调笔墨语言与色彩对比。花鸟画中牡丹,广为世人所爱,因而画牡丹容易流俗,甚为难画。但吴昌硕偏偏就能把牡丹画得既富贵又脱俗,靠的是“食金石力,养草木心”。阮振亚也有他的高招。“首先,要选好颜料,我画牡丹一般用选用进口颜料,做工细腻,色彩真实。”一般人画牡丹喜欢大红大绿,给人一种俗不可耐的感觉。他往往不会使用固有的曙红色来媚俗,却相反在红色时掺入少许墨色,或采用深沉的胭脂色为主调,通过叶子的衬托,从而使画面的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和鲜艳,从而达到色彩的多样化,他画得最多的是紫牡丹。画数朵紫色花时,常间以双勾白牡丹使其增加两气,即雅气和透气。画绿叶时多掺入墨色,取蒲华画竹叶之法,以增动势,并用篆书笔法画牡丹老杆,以压火气,画花朵追求用笔和色彩丰富,对比强烈,高雅华贵尽显。“随类赋彩”法则是南朝时期画家谢赫最早提出,他既是对中国画用色的总结,也是对画家使用色彩的指导。阮振亚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追求色彩的和谐和对比、色彩的装饰性和色彩的抒情性。“古器物的深沉厚重,让画面的格调清新高雅,配以牡丹,能增加画面中的墨色成分,使之稳重古朴,褪却粉脂气。”中国画重传神,有“遗貌取神”之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为了画好牡丹,每到谷雨前后,阮振亚都会余杭、富阳和萧山等地去写生,去得最多的当然是杭州的花港公园的牡丹亭。“牡丹写生,重在对牡丹花形状特點和生长结构的了解,如牡丹花叶是三叉九顶的,其特点是半木本植物。”当然,写生的过程也是笔墨锻炼的过程,画花头线条要细和淡,画枝叶线要粗一些,浓一些;而画老杆线条要毛一点,铅笔和毛笔写生均一样。

阮振亚说,许多人写生牡丹,往往注重对花朵的刻画,其实画好叶子和枝杆也非常重要,因为表现整株花卉的动态,全在叶和杆的不同姿态。“牡丹写生,应该是重细节的描写,小处着眼,如对花蕊、叶柄与枝结合处,要仔细琢磨。”很多牡丹花头在将凋谢前,人们往往忽视它,其实此时它的花瓣转折多姿,变化丰富,适合写生,写生的白描作品漂亮,画成工笔重彩画更美。

“写生并非写实。写生其实也是一次创作”阮振亚说,画一朵牡丹,并非全盘照搬下来。“重要的是,要根据生长规律,将花瓣和叶子作一些增添和裁剪,可将其他部位漂亮的花瓣和叶子跟据生长规律移到花叶上,还要善于做减法,把原本并不美或对构图不利的去掉不画。”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边鸾和赵昌都是画花鸟名世的画家,而赵昌更把自己叫做“写生赵昌”。眼见牡丹花之繁盛耀眼,枝叶摇曳多姿,心中暗自体悟,胸有牡丹,下笔之时自然有神。阮振亚在“外师造化”中悟出牡丹的动态,“中得心源”,让他在对比中悟出了牡丹的神态。他画的牡丹和中国画传统的理论不谋而合。

阮振亚还注重画面的空间与造型,充分利用不同的肌理现象达到惊人的艺术效果。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阮振亚的博古画法渐臻成熟。他在博古画创作中打破传统技法表现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尝试将西方艺术的木刻技法和肌理效果融入到绘画中来,以中西合璧的方法来描绘博古器皿,其中的纹饰、铭文、锈迹,突出了博古器皿塑造的质感和立体感,尤其他在引进全型拓时更加明显。“全形拓重在立体感,要拓出器型的暗部和亮部及高光部分。而当画面需要拓数件全形拓器皿时,器型应选择圆形、长形、方形等不同形状搭配。如在圆的鼎上画牡丹,那么,扁圆状的散氏盘上画水仙或兰花。”现在由于有关部门古文物的管理力度日益加强,要拓到理想的古青铜器皿成了一种奢望。于是他借鉴木刻版画的原理,甚至套色木刻的技法特点,用优质木板自己刻制单色或套色拓印全型拓器皿。不同的板材有不同的肌理现象,他自己制作的全型拓器皿清晰有层次,斑斑点点的铜绿隐约可见,所以他的博古画有古朴风情又有显明的时代个性。

阮振亚的博古画注重画面与布局,显现了他绘画意境的创设和形式的多样性。他的画,有的一只古鼎几株素兰或数束寒梅,散发着幽香,有的香炉穿插着牡丹,甚至平凡的青菜、萝卜、玉米、西红柿也是他画面的主角。他十分注重画面的合理布局,切实做到虚与实、浓与淡的对比,做到实处不乱,疏处灵动。牡丹画加全型拓,古朴典雅,由于他开创性的变革,形成了他独特的新型博古画。中国花鸟画历经千年,沧桑变幻,人才辈出,高峰迭现,前有徐青藤的狂纵奔放、八大山人的简约苍凉、金冬心的质朴练达,后有吴昌硕的刚健苍古、齐白石的蕴藉风流、潘天寿的彪悍轩昂。纵观历史,名家巨擘无不将自己的才学、聪慧、领悟、与人生的历练熔铸在笔端,将与人世最常见的花鸟虫草,融入自己的领悟感受,演绎出那么多五彩缤纷、独抒心灵,又扣人心弦花鸟画巨作。这些作品都有的鲜明的个性风格和艺术特性,都有一种感动观画者心灵的氛围即意境。“意境”经由传统文人的不断实践和体悟成为中国画美学中的核心范畴。潘天寿先生说:“艺术的境界为极致”,“艺术的高下终在境界”。此境界是指情景交融,是画家情绪和精神气质的反映,是花鸟画创作中意境的具体实践。“意境”是花鸟画的灵魂,“意境”是承载着花鸟画作精神与心灵诉求。具体到阮振亚的花鸟画创作的“意境”,则可以看到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他创作的花鸟画,特别是他画的牡丹画不媚于俗,摈弃了传统的大红大绿,鲜而不艳,润泽有韵。外显古拙苍劲,内蕴文人风雅,个性鲜明,古朴动人。他在浓墨重彩的物象抒写中,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物象与器具的描绘,小到蟋蟀及几根小草,“笔墨当随时代”,他的博古画配以牡丹都反映了他执着的继承传统,他用现代的笔触反映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阮振亚平朴而单纯的审美追求,热烈而深情的平民化精神。

阮振亚先生早已过了花甲之年,但他仍然“雄心不已”,十分勤快。当然,牡丹画是他的强项,他是个多方位的多产画家,花鸟画的内容均有涉猎,前人不画的题材,他也画,如猪笼草、茅台酒、小笼包、葱包桧、春卷等等,画得非常有趣。他书画方面多有建树,也画过油画。而且在文学、收藏方面都有兴趣和研究,不時有文章见诸报端。以他的话说,便是“以勤补拙”。今后我们一定会目睹他更多有意境深远、气韵生动的作品问世。

猜你喜欢
博古花鸟画牡丹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三不够”牡丹节
拓本博古画:金石传拓与中国画的交汇
牡丹的整形修剪
博古通“经”,养生亦养心
“牡丹”情
长征前夜博古李德想甩掉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