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涛 吉木拉衣
鉴于新型病毒的传染性高于2003 年的“非典”,2020 年1 月下旬以来,我国采取的应对举措也明显强于非典时期,人民群众对此次疫情的关注和担忧程度也前所未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悄然打响,就在这时,无数医者坚守职业道德,响应国家动员号召,冒着生命危险“逆行”于抗疫前线,全国上下迅速形成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抗疫局面,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动员机制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援助机制。这种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战胜此次疫情的核心要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治理模式。所谓办大事,就是要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牛鼻子”,进而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也就是说,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是在保持社会整体稳定的前提下,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合和运用有限力量,实现重点突破,进而带动中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实际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既是为了回应现实性的需求,也是历史性的必然选择,更是制度性的优势积淀。
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是中国成功破解许多难以破解的难题的独特制度性优势,是我们实现伟大事业的重要法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显然,在新时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语境下,集中力量办大事仍将是我国推进国家各领域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性选择。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各类资源极其稀缺,在这种困境下,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只能把有限的资本、技术力量等资源集中到实现工业化这一国家大事上,这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在中国大地应运而生的逻辑起点。因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完成了一百多项重大项目,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一大批企业,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就建立起了系统的工业与国民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继续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充分应用于经济建设、公共危机管理、消除贫困等领域,通过举国集中力量办成了一系列大事,树立起了一座座历史丰碑,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2003年的非典疫情和2008年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更是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在重大危机状态下的巨大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C919大飞机、港珠澳大桥、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已建立起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长期以来,发轫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是我国战胜一次次公共危机事件的核心原因。在重大的公共危机事件中,完备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是关键,除了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危机应对的主体性责任外,还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在全国疫情不断蔓延、各地发病人数不断增加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大法宝转化为防控疫情的独特优势,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制度优势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及其所焕发出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在此次疫情中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这种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在这次疫情防控应对中具体表现为:在短短数日,全国各个领域都紧急动员起来,31个省级地方政府已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依法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地各项防控措施在有效贯彻落实。一支支医疗队伍不畏艰险,“逆行”于前线,多地工厂迅速恢复医用物资生产,全力保证医疗物资供应,各地工商、物价、市场监管等部门力保人民群众生活需要。政府通过各类媒介公开透明发布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全国各类聚集活动全面暂停或取消,春节假期历史性地予以延长等等。此外,中国基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在数日之内建成了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大型集中隔离医院,展现了中国效率、中国模式以及中国之治,受到包括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在内的世界各界的高度赞誉,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迸发于中国特定历史环境下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又是中华民族治国智慧的浓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伟大民族精神是促进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虽然湖北省疫情还在不断蔓延,全省各地发病人数不断增加,但全国新增病例已连续出现下降的趋势,全国各地均已执行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形成了党员率先、干部带头、社会各界齐心协力的强大合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取得了疫情防控战的关键胜利。这充分证明,在重大的危难面前,全国各族人民能够紧紧围绕共同的目标,集中各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疫情防控战将会取得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伟大民族精神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依靠伟大民族精神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理由相信,“多难兴邦”,其言说的正是中华民族经受不同危机考验而塑造更为紧密共同体的历史经验。在国家主导、社会动员与全球合作的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克服一切困难,此次疫情将得到全面控制和治理。越是在艰难困苦和伟大斗争的时候,越是能够焕发出强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越是能充分理解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深刻哲理。
这次疫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考验,使我们面临着艰难且复杂的形势。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次疫情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实现,也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从微观层面来看,这次疫情也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乎人民群众就业、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民生福祉。面对突发的疫情,对病毒的传播机理和危害程度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病毒的传染性极强,在潜伏期内便具备传染性,关乎成千上万民众的生命安全,由疫情引致的社会恐慌、社会资本流失等对社会稳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拥有超14亿人口的大国,牵一发而动全身,举国应对这次疫情的代价非常大,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通过理性、谨慎的考量才能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这也就是疫情开始时地方政府回应慢、信息不及时公开的复杂原因。
面对这些基于复杂社会政治背景的疫情应对中的现实困境,应当认识到,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成功是主流,不能因为出现暂时的由主客观各种因素导致的挫折,对集中力量办大事就采取否定的态度。自疫情蔓延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并亲自指挥部署,多次召开疫情应对会议,要求要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重心,全面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强调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疫情继续蔓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局势下,首先,要辩证地把握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理模式,处理好办大事与办小事的关系、办难事与办易事的关系。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以人民为中心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是经济建设的价值归宿,经济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物质基础。要将疫情防控工作与经济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建设,继续向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稳步前进。
其次,加强在疫情应对中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疫情迅速蔓延之际,共产党员奋战于第一线,形成了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当先锋作模范的局面。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离不开党的坚强有力领导,这次突发性疫情更是凸显了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方协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工作正有序、稳步进行,已经遏制住了疫情迅速蔓延的势头,说明党的坚强领导给了全国各族人民以定力和信心。最后,要在这次疫情中吸取教训,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改善公共卫生环境、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消费行为等,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健全、更加完善,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