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暄,姜娜
(1.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2.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
2006年8月17日,建设部首次提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概念:“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用钱、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的干扰的绿化模式,提供最高效的城市生态保障系统。[1]”作为生态相对脆弱的西部干旱地区,建设节约型园林正成为改善其居民居住条件同时减轻城市生态压力的重要方式及选择[2]。
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关键部分,对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城市节约型绿地系统有着重要作用[3]。然而我国高寒地区大部分城市的环境因子比较极端,寒冷而干旱。这些不利因素使其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存在材料单一,色彩单调等问题,同时不当的植物引种也造成资源的浪费,限制了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的建设[4-5]。虽然已有部分关于西北干旱或半干旱地区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的研究[6-10],但是针对西部高海拔区域的相关研究仍较为缺乏。因此,应加强西部高寒区城市节约型植物景观的研究,合理选择与配置植物,提高园林绿化效率,实现其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基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节约型城镇绿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和青海《格尔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6-2030)》(后简称绿规)的已有成果,采用文献统计与分析的方法扩充格尔木市节约型园林植物库,优化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以期为相似地区的节约型园林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格尔木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南缘,南高北低,海拔2680~6860m,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植被区划上主要位于温带荒漠区,属典型大陆高原气候。少雨、多风、干旱,日照时间长,是典型的缺水、盐碱化地区,降雨量年平均仅41.5mm,而年蒸发量却达3000mm以上,每年的风沙天气有近180d[11]。
本文重点研究范围为中心城区(图1),北至绕城高速公路及其鱼水河互通口平行延伸线,东至青藏铁路,南至京藏高速公路与格库(即青新)铁路,西至格尔木机场西侧1km,总面积262km2,包括格尔木主城区、郭勒木德镇镇区以及郭勒木德镇格尔木河以东地区三部分,毗邻国家级昆仑经济开发区。
以前期调研及格尔木市绿规编制过程中的资料为基础,为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足够多的数据,了解格尔木及其相关地区的植物研究现状,采用文献统计的方法进行植物库的扩充:以绿规中已有植物名录为基础;针对节约型园林的绿化要求和格尔木市的地理条件,将耐寒、耐旱、耐盐碱、乡土植物为主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参照白伟岚、王国玉等人关于我国城镇园林绿化树种区划的划分结果,选定青藏高原城镇绿化区域为参考范围[12];以“城市(如格尔木、西宁、拉萨等)and植物或气候特征(如高寒区、干旱区)and植物”为检索词,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有关文献进行收集;利用Excel表格对其中出现的植物进行初步统计,之后参考《中国植物志》、《青海植物志》、相关文献等从观赏价值、生态价值、适应能力、应用潜力、经济成本五个方面对植物进行筛选,统计科属拉丁名、生态习性、应用形式,最终得到格尔木节约型城市建设的植物推荐名录。
整理获得文献32篇,其中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论文11篇,格尔木市相关论文7篇,西宁市论文7篇;另外以整个高寒气候区域为研究对象论文4篇,新疆地区论文2篇,甘肃省论文1篇。梳理发现,青海省及省内城市对其野生植被和城市园林植物现状均有所调查,但缺少在节约型城市应用方面的深入研究。从这些文献中筛选、纠正、统计得到推荐植物90种,其中常绿乔木3种(见表1),落叶乔木18种(见表2),常绿灌木2种(表3),落叶灌木27种加2属(见表4),草本40种(见表5)。
表1 格尔木市推荐常绿乔木
表3 格尔木市推荐常绿灌木
表4 格尔木市推荐落叶灌木
表5 格尔木市推荐草本植物
本文以青藏高原城镇绿化区域为范围,在预先不参照绿规中已有植物名录的情况下,整理获得的乔木和灌木囊括了绿规中95%以上的植物种类,同时灌木和草本植物方面发现了一些同样可以在格尔木生长良好的潜在植被。这说明可以通过分析树种区划范围内代表省市的文献,来辅助发现某一特定区域的节约型园林植物。虽然扩充的植物种类还需要进行实地的引种实验及种植实践,但这一方法或许可以作为其他城市扩充节约型园林植物物种库的参考。
在植物选择上,首先应选用乡土植物,构建具有地带性特征的节约型植物景观[3]。通过文献分析可以发现,西部高寒区的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仍较为欠缺。针对一些已明确具有良好生态、观赏价值的乡土植物大属,如柽柳属[19]、忍冬属[18]、杜鹃属[15]、锦鸡儿属[20]等,应加大开发与培育力度。其次,由于高寒地区的植物种类基数偏低,所以不应排斥引进一些适合当地气候条件,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新优植物,从而丰富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但高寒地区生态系统敏感脆弱,引种仍需谨慎。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只是节约型园林城市建设的第一步,根据格尔木市的气候条件与土壤情况,植物实际种植后的养护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后期应多选用滴管、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改善植物生长立地条件同时,防止土壤返碱。同时应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及时做好干旱、受风等极端情况下的管护工作,保证植物成活率,真正意义上实现节约型园林城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