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木笛
摘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媒体格局的深刻变革,同时也对文学创作产生了较为复杂的影响。新媒体具有多元性,它为文学创作带来的机遇,也造成了阻碍与困境,并为文学创作的未来发展提供适当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文学;创作;困境;出路
新媒体的出现为传播渠道的扩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同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互推,也意味着传播环境的不断衍生和裂变。二者之间交互融合、多元共享的传播模式,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使得速食化的文学形式得到大众青睐,传统文学市场逐渐萎靡,人们审美取向的转变也致使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价值被忽视,进一步减弱了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然而,与此同时新媒体对文学创作也呈现了助推的作用,使得原有的精英文化逐步走下神坛,被更多的大众所认识与阅读,打破了原有的读者与创作者的沟通界限。因为新媒体的高效、互动式的平台渠道,也进一步促进了文学作品的大众化发展。如何让文学创作在面对新媒体的所带来的困境与机遇面前,进行兼容并蓄的整合与调整,利用好优势特征的同时解决发展的困境与问题成了文学创作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的变革与文学创作
(一)新媒体的基本认识
新媒体是通过数字、网络技术等传播信息、提供服务的新兴传播模式,因为其不同以往媒体形式的数字化、高效性特征而凸显价值。马歇尔·麦克卢汉指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媒介即是讯息。所以社会靠集体行动开发出一种新媒介时,它赢得了表达新讯息的权力。”[1]可以看出,媒介的变化为整个社会资源和传播媒体格局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化。根据2020年9月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较2020年3月增长362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7.0%,较2020年3月提升2.5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较2020年3月增长3546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2%。[2]可以看出,新媒体的移动客户端用户依然呈上升趋势,并且覆盖率极高,可以说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媒体的高度发展阶段。新媒体以快速高效的方式积极融入与渗透到受众的阅读习惯中,在传播方面具有极高的潜力与发展空间,并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其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傳统媒体。虽然纸媒在我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作为大众获取信息的工具的作用已逐渐被新媒体所代替。电子阅读的兴起使得资源和时效被无限放大,而二者的融合发展也是未来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是借助新媒体的先天优势进行传播,另一方面是利用好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资源渠道扩展深度阅读。二者的互相融合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也为文学创作的出路指明了一定的方向。
(二)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
纵观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期间经历了三次较为重要和深刻的文学机制上的变化和转折。首先是纸媒时代,传统文学长期居于主导型地位。纸媒时代的创作者多以专业型的作家为主,传播渠道在以书籍、文学杂志和报纸为主要发行路径,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而存在。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中国文化体制也进行了市场化的转折,文学作品也从过去的文化性与深度性向趣味性与可读性转化,文学作品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固化的内容理念,更多娱乐性的内容得以展现,但传播途径依然主要依赖纸质载体,此阶段可以看作是文学机制上的第一个转折点。其次是进入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期,网络文学异军突起,创作者不再拘泥于单一的专业型作家,网络写手大规模发展开来,写作内容也形成了一定的特质和风格。网络文学机制的转变可谓是第二次重要的变革。当前,伴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以及媒体融合的迫切需求,各种新兴的移动设备端平台正逐步改变了受众的阅读方式,文学创作的元素被再次重构,并且添加了更多新兴的素材,如音乐、图片、视频的参与都使中国当代文学机制正在发生第三次变革。
新媒体时代文学创作的写作环境与之前大有不同,网络的虚拟性为更多公众提供了表达和创作的平台。因为这种虚拟性的存在,使得个人身份、社会角色、年龄等因素都可以在创作中得到摒弃,也就为创作者的多角度思考和自由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既是对创作主体的一种自由与解放,同时也使得主体身份的转化得以完成——由传统的精英知识分子转向普通大众,进一步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大众化。由于文学创作的门槛降低,使得专业作者和业余作者出现了“混合”的状态,而受众已不再作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他们同样有权利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渗透,例如读者可对作品提出个性化的修改意见,这对文学创作主体的权威性也产生了一定的消解作用。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繁荣使得新媒体平台不断迭代更新,依托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呈现了碎片化的发展趋势。过去的传统媒体如书籍、报纸、期刊等都具有相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但围绕新媒体的文学生产、传播、消费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文学资源被不断丰富与利用,并逐渐形成文化产业。同时,一些新兴的文学形式也不断衍生开来以适应读者快节奏的阅读习惯,例如“微博文学”“微信文学”等等,以其篇幅短、适合碎片化阅读的优势而收获广大读者,这对传统文学的深度写作模式形成了相当大的冲击和压力。传统的文学创作需要经历审稿、修改、出版等重重环节,其对作品质量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而当今“娱乐至上”的互联网文化,虽然让文学作品走下了神坛,进入了寻常百姓之中,但其文化价值和内容深度都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商榷。
二、文学创作的困境
(一)迎合市场需求,创作质量与文学性的降低
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文学市场出现了萎缩,并有逐渐被新媒体平台替代的趋势,特别是以移动客户端、文学网站为代表的文学创作平台正不断挤占传统文学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因为新媒体平台带领下的市场化需求不断展现,例如跨界合作、影视剧改编、作品点击量等因素都制约与影响着文学创作内容,这种商业化的加强也不断反蚀文学创作中,从而出现了为博得眼球,而创作质量下滑的状况。为了进一步迎合市场和大众的口味与需求,文学作品多以娱乐性、庸俗化为主,缺乏思想和内涵的深度。读者可以在阅读时深刻感受到,海量的文学作品与文字信息让人应接不暇,而文学作品原本所承担的文化传承使命被逐渐解构。文学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性与高雅性的主流价值观正逐步丧失,以经济利益放弃创作初衷的文学作品通过新媒体得以传播,长此以往文学创作的话语权与主动性也将受到一定的威胁与挑战。
(二)受众遭遇深度阅读危机,文学观念改变
袁勇麟针对文学创作曾发表过这样的看法:“报章、电视等大众传媒不仅影响到文学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而且影响到思想意识、审美趣味、语言工具等”[4]。新媒体作为当今非常重要的传播渠道,对受众文学的阅读方式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信息碎片化的高速传播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受众的思考能力,也进一步加剧了深度阅读危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文化性的需求正不断降低,同时更加追求速食式的快餐文化,即能引起感观刺激和“心灵鸡汤”式的作品正不断充斥着文学创作平台。内容生产也不断加剧着受众阅读习惯的偏移,从原先对审美性和人文性的作品需求转变为娱乐性与功利性的要求,可谓出现了读者和创作内容之间的恶性循环。究其根本原因,新媒体的快速高效与碎片化正在不断瓦解现代人的阅读专注力,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和互联网接触时长为 84.87 和19.81 分钟,但是读书时长不足20 分钟,并且每年都呈现下降的趋势。新媒体为文学阅读资源提供了史无前例的丰厚平台。读者以获取数量多、浓缩性高的文学作品为乐,关闭掉了深度阅读的思维模式。同时,读者为了猎取更多信息内容,反而遗漏掉了更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新媒体的浮躁、功利的创作方式也在不断影响着受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一些作品以暴力、血腥、色情等为主要创作元素反而吸引了大量的读者,这对社会的道德形成了不利影响。现在人们已很少有阅读像《白鹿原》《穆斯林的葬礼》此类名著的耐心,电子化阅读的高度流通,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同时也促使了阅读危机和创作危机相辅相成,互相制衡演变。
(三)传统文学市场被挤占,新媒体文学表达的局限性
传统文学的传播途径较之新媒体具有一定的“先天不足”,其速度较慢,而且受到空间的限制,传播途径较为单一,使其创作内容和形式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新媒体的数字化与交互性都深刻影响着读者在传播渠道上的选择,它形式多样并且方便快捷,突破了空间、时间的局限,一些网络作品甚至可以在线实时更新,与作者互动,从而获得更多的浏览量和经济效益。这些传统文学所不具有的传播优势,正逐步吞噬着传统文学作品的市场渠道。
新媒体文学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多种元素混合搭配的格调,可以同时运用音乐、图片、视频、超文本链接等辅助材料来烘托作品氛围。但是多元素运用的文学表达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重元素的冗杂和繁乱会破坏文字的连贯性,同时贯穿了更多的个性化解读,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来自读者本人的想象和体会。同时,运用多种元素混杂的文学表达方式是多维立体的呈现,它不能脱离互联网平台而存在,并且无法一个人创作完成,多是有负责文字创作、素材创作的人士互相协作,这也就对本身文学作品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起到了冲击作用。并且,此种表达方式对传统主流价值观的文学创作的审美习惯有一定的冲击,整个文本的创作内容都是扩散分裂的,文学本身的象征意义损耗了。
三、文学创作的出路与对策
(一)重视文学的精神内涵,探索文化复兴之路
纵然当前的文学创作在商品和消费市场的刺激下,不断呈现娱乐化的趋势,但广大创作者应该在其中坚持自己的创作初衷和底线,不断丰富与加强作品的文化和艺术属性,不能被市场大环境所影响和操控。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是其长久发展的立身之本,唯有在文学创作中不断升华和探索其精神内涵,才能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生命、文化、理想的追寻才是文学创作的主流核心内容,创作者不应被短暂的一时之利所蒙蔽,这不仅将成为创作者的损失,也将成为新媒体时代精神内涵之殇。
文学创作不仅代表着中华优秀文化的表达与传承,同时也是汉语言艺术的重要展现形式。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指出:“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5]可见党中央对艺术创作中的文化取向的重视程度。实现文化复兴,既要复兴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实现创造现代文化。而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则可以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既需要创作者的良苦用心,也必须紧紧依靠读者受众的支持,从而协调好整个文学创作中的良好风气,促进文学创作事业走上文化复兴之路。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打造新时期的文学经典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传统媒体中的文学作品多以精英文化的形式呈现,而新媒体中的文学作品则以大众化与先锋型著称。新媒体是当前媒体格局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而媒体融合也正是大势所趋。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进行新时期的文学经典作品传播成了当务之急。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并不是文学经典创作的敌人,而应该认识到它对受众的聚合性和传播的高效性,对经典作品的宣传是一个具有空前影响力的渠道。其次,着力打造新时期的文学经典,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和包装。虽然过去网络文学对于其深度与内涵广受诟病,但是基于受众的多元性需求,近年来一些主旋律并极具时代价值觀的网络文学作品应运而生,同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也就给新时期的文学经典创作提供了思路和空间,也使得文学创作的空间更为广阔。
(三)创建深度阅读氛围,丰富读者精神世界
新媒体的碎片化传播给速食文化以迅猛发展的土壤,其对受众价值观、阅读模式的建立都起到了深刻的影响。培养与创建读者深度阅读的习惯,应该从推荐经典读物入手,例如以新媒体平台为介质,邀请书评人撰写经典作品的相关推介文章,激发读者兴趣从而实现深度阅读。例如国内较为传统知名的文学期刊《十月》《收获》等,始终不把新媒体平台作为整部作品传播的渠道,而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书评和文化传播,这也对公众深入了解文学作品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唯有对生命、艺术、价值等等的深入思考和阅读,才能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精神世界。每个时代都有其独具时代特点的文学代表作品,都是作者深入的思考的结果。经典文学作品带给读者的也是长久的心灵震撼。文学创作在当今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其精神内涵和教育意义一样不容小觑,这也就要求创作者由心出发,平衡好市场需求与精神世界,以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己任,肩负起社会教育的功能属性,写出更多可以丰富读者精神世界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 商务印书馆,2000:23-35.
〔2〕CNNIC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9/content_5548175.htm.[2020-10-08].
〔3〕袁勇麟,李薇.文学艺术产业──趋势与前瞻[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71.
〔4〕习近平两会金句[EB/Ol].https://www.sohu.com/a/300963476_123427.[20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