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红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着先天优势和多元价值的自然环境越来越被重视,幼儿园开始在实践中不断探寻让静态的自然环境转变为动态的、充满生命力和生长力的课程资源的有效策略。但在开发利用中容易出现开发不全面、利用不深入、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分析其最大的原因是缺乏儿童立场,没有站在“儿童有益经验的有效获得”的角度去思考和实践。基于儿童立场的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提升课程质量必须解决、富有挑战的核心问题。
如何引导幼儿亲身参与到搜集、整理、发掘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使之真正成为幼儿有效、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
发生联结,形成关系——把握课程实践的时机
自然资源的利用应把握时机。一是外部时机,即自然世界中的某种事件或现象发生之时,课程实践应该呼应自然变化的节奏;二是内部时机,即幼儿对某种自然事件或现场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有进一步探究的强烈需求之时。内外部时机相互呼应,便是课程实践的最佳时机。
(一)预估、甄别、把握外部时机
自然世界虽然千变万化、复杂多样,但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比如春暖花开、月晕而风、破茧成蝶等。因此,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规律,我们可以有目的地预估、甄别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时机,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时机出现时,适时地把握、利用好该自然资源。
比如,9月开学以来,连续下了一周的雨,雨后散步时,孩子们发现幼儿园的草地上、大树下、木桩边、草棚里到处都长出了各种各样的蘑菇。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什么?这些蘑菇为什么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有蘑菇?……教师敏感地捕捉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时支持幼儿寻找、观察、比较,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关于蘑菇丰富的经验:蘑菇的颜色、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单个生长,有的成群结队,它们喜欢和草、木、泥生活在一起……
(二)观察、捕捉、激发内部动机
幼儿会用各种各样的个性化方式来表达他们的需要。教师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要有敏感性、要善于观察,在短时间内通过幼儿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敏感捕捉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抓住对于幼儿学习与发展具有典型意义的关键事件。同时,利用关键事件中的问题、现象、冲突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开始。
例如,在研究蘑菇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在草屋顶的蘑菇会变身。第一天看到时它们是细细长长的,像金针菇一样“站”在屋顶。第二天一根根的蘑菇都蔫了,“弯下了腰”。第三天蘑菇一根根像小树一样又站立在屋顶上。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围在一起,上上下下看来看去,有的还轻轻拨开稻草仔细观察,几个孩子为此争论起来。这时,教师捕捉到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鼓励他们通过询问、阅读书籍、观察记录等多种方式调查、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幼儿在回顾天气情况、连续一周的观察比较中,终于发现了蘑菇生长与天气、湿度等外部条件的关系。
在“蘑菇”的发现、探究中,教师努力实现外部时机与内容动机的链接,支持幼儿进行连续的观察、记录,通过多种方式与自然资源积极互动,将资源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和需要呼应,积极推进基于儿童立场的课程实践。
分析需要,提供支持——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
自然资源能否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不仅表现在幼儿参与自然资源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更重要的是能否运用多种方式在理解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经验迁移及解決问题、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正确解读,了解幼儿真实的发展需要
要想让自然资源成为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首先要对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兴趣及需要进行了解。灵活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可帮助教师客观、准确、快速地了解幼儿所需的环境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需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科学判断自然资源对幼儿发展的核心价值,从而确立幼儿发展目标及关键经验,并提供适宜的支持,保障幼儿进行深入的、连续的、有质量的学习探究。
(二)适宜支持,保障幼儿有效地解决问题
自然资源如何更好地植入幼儿的内心世界并成为幼儿重要的经验来源?提出问题、提供材料、鼓励探究、交流分享等适宜的支持必不可少。
在上面的案例(见表1)中,教师与幼儿保持共同关注与思考,支持幼儿运用观察比较、调查访谈、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去发现、探究问题。通过团体分享、讨论,以及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设置“有激励性而不使其丧失信心”的困难或问题等方式激发幼儿对柿子的探究欲望,增进深度学习的机会。
基于资源、创生课程——发掘资源的多元价值
陈鹤琴先生曾派助手张宗麟调查了江浙一带的节日、气候、动植物、农事、风俗及儿童的游戏等情况,并整理了一份《幼稚生生活历》。同理,每家幼儿园也可以在科学分析和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问题基础上,对本园自然资源进行规划、调查、收集、整理、优化等,创设机会和平台,支持幼儿的探究发现。在此过程中,建构的课程也是动态的、富有活力的。
例如,幼儿园有一个美丽的小池塘,池塘周围有木亭、小桥、假山、绿树,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四季的变化让小池塘充满了乐趣和生命力,春天里孩子们打扫、开塘、水培种植、邀请及照料动物朋友入住小池塘;夏天,在池塘里抓小鱼、捞泥鳅、打水仗、玩漂流游戏;秋天,一起观察、收获、分享池塘里的“水八仙”,再来一场“庆丰收”自制小船拉力赛;寒冷的冬天来了,池塘里捞起的落叶可以沤肥,抽干水的池塘里可以“造桥铺路”、创新玩法,遇到结冰,这里又成了玩冰的好去处。
一个小小的池塘蕴含着丰富的课程价值,能够支持幼儿进行各种有趣的探究发现。在这里,幼儿可以发现水中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感知小池塘生态环境中动物、植物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又能在打扫清理、创意玩法中,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努力发掘自然资源多元价值的过程,也是课程创生的过程。
总之,基于儿童立场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要求我们要聚焦“资源——活动——经验”过程,解析活动中幼儿行为表征、教师支持策略等。要从源于生活、基于幼儿兴趣和需要、凸显幼儿主体地位的角度,从有效性和质量观维度上聚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与幼儿发展的关系,要深入研究幼儿发现、利用、探究和改造资源的方式及可发展空间。只有将自然环境变成自然资源,并运用到幼儿游戏活动中,才能让资源更具有生命力,让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