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习者有定性表达的概念性迁移研究

2020-04-26 10:01刘秋芬

刘秋芬

摘要:从概念性迁移角度研究中国外语学习者在回指语境中的有定性表达。通过对比两组受试和本族语者在三种回指语境中的定冠词the和指示代词that选择偏好,发现中国学习者普遍能够根据语境选择the或that表达有定性概念,但中、高级学习者的有定性表征方式选择受到母语概念性迁移的影响,倾向于将汉语中的“那”当作唯一性[+Uniqueness]和指示性唯一[+Dem,+Uniqueness]的合取,表现为定冠词the的过度使用。

关键词:概念性迁移;有定性;唯一性

中图分类号:H 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5X(2020)01-0029-07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20.01.005

Abstract: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how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express definiteness in anaphoric contex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transfer.In the research,all the subjects were required to select the best choice for expressing definiteness in three types of anaphoric contexts.The result shows that although Chinese learners as a whole are capable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or that,both intermediate and highproficiency learners are affected by conceptual transfer since they are prone to conceptualize “na” in Mandarin as a combination of existential uniqueness and demonstrative uniqueness in English.

Keywords:conceptual transfer;definiteness;uniqueness

有定性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概念,但从语法标记角度而言,它只是一个区域性特征。世界上仅有少数语言如英语、西班牙语等,存在专门用来表达有定性概念的功能词类——冠词,其他如汉语、日语、韩语等,大多借用兼具其他语义特征的指示代词和物主代词。这种语言间有定性表达方式的差异使得看似简单的冠词习得成为母语无冠词学习者外语学习中的拦路虎。研究表明,即便是高水平的学习者在语言输出中也无法避免冠词缺失和冠词替代错误的发生[1-4]。因此,不少学者试图通过分析句法、音系、词汇语义和概念层面的母语迁移解释和预测定冠词与不定冠词间的省略和替代错误[5-9]。事实上,冠词替代错误不仅发生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之间,Robertson对18名中国学习者的冠词口语输出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倾向于使用指示代词this/that代替定冠词the[7]。Kim & Lakshmanan虽然没有直接测试定冠词与指示代词的替代现象,但同样提出韩语中的指示代词ku既可用来指示(deictic use),也可用以回指,韩语学习者很可能将指示代词ku与英语中的定冠词the匹配[10]。Ionin等同样调查了母语为韩语的学习者在回指语境中的定冠词和指示代词的选择,结果发现,语言水平偏低的学习者倾向于将定冠词和指示代词混淆为一[3]。为了进一步揭示定冠词和指示代词之间的替代错误,笔者从概念性迁移角度出发,调查了回指语境下中国学习者的定冠词和指示代词的选择偏好,希望能够加深对该类错误的理解,为定冠词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一、文献回顾

(一)概念性迁移

概念性迁移假说关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侧重描述和解释母语基础上获得的概念知识和概念化方式对二语语言理解和产出的影响[11-14]。具体而言,概念性迁移包括概念迁移和概念化迁移,其中概念迁移指个体在学习母语过程中形成的存储在大脑长时记忆中的概念会以迁移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相应二语概念的理解和建构;在语言输出活动中,源于不同语言背景的二语/外語学习者会使用不同的,专属于自己语言的概念来指称相同的事物或事件。概念化迁移则指二语使用者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概念会在表征过程中受到母语表征方式的影响,产生类似于母语而区别于目标语的语言表征。作为概念性迁移假说的两个核心构件,概念是人类对一类基本相同或相似事物的心理表征,概念化则是人类激活既有概念并利用某一语言对其表征的认知过程。学者们普遍认为讲不同语言的民族可以拥有相同的概念,这些概念既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得到表征,也可以以体现语言独特性的方式得以表征[15-18]。陈新仁对中国学习者书面语输出中的光秃可数名词的研究表明,汉语主语位置以光秃名词短语表征类指概念的表征方式会对学习者的英语表征产生负面迁移[8]。张会平则发现汉语代词语法概念范畴系统内部的混淆是我国英语初学者写作中代词偏误产生的原因[19]。

(二)英汉语中的有定性概念表征

英语中有定性的语言表征主要体现为定冠词the,辅之以指示代词、物主代词、疑问代词等形式。在所有这些有定性表达方式中,定冠词the和指示代词that关系最为密切,因为二者都由古英语中的se演变而来。在语言演化过程中,具有性数格变化的se在丧失屈折变化的同时,逐渐分化为必须修饰名词短语的定冠词the和有选择的修饰名词词组的指示代词that。同时,se包含的伴随指示动作的语义预设[+Dem]逐渐被招请推理产生的存在对象唯一性预设[+Uniqueness]替代,开始转变为标记唯一性的定冠词并逐渐扩展到所有满足唯一性条件的名词环境;另一方面,that在继承se的指示性语义预设作为基本预设的基础上衍生出唯一性预设,同时还保留了se有选择地修饰名词词组的句法特征。因此,虽然定冠词the和指示代词that具有相同的核心语义特征——存在对象唯一性,但指示代词的唯一性预设是建立在[+Dem]指示动作基础上的,这意味着指示代词以其指示性将听者的注意力引向某一指称对象,使其在当前交际情景或语境中得以突显并区别于其他属于相同或不同类别的对象,从而建立指示对象唯一性。因此,即使同时存在多个可能指称物,指示代词that也能以其指向性实现唯一对象的突显。相比之下,定冠词the唯一性的确立则完全依赖情景或语境中指称物的唯一存在。

与英语不同,汉语中虽然存在有定性概念,但却缺少冠词系统。尽管如此,Norman指出:“汉语虽然缺少冠词,令人惊讶的是这并没有造成任何意义上的模糊。因为自身具有有定意义的修饰语如指示代词、物主代词等可以对有定成分进行公开标记。”[20]160随着对汉语指示代词研究的深入,Li & Thompson[21],Huang等学者普遍认为汉语中的“那”在功能上最接近英语中的定冠词the,Huang甚至提出“那”已经开始语法化为定冠词[22]。因此,与英语指示代词that相比,汉语中的“那”在用法上相当于英语中的定冠词the和指示代词that的结合,既可以表达语篇中的存在对象唯一性,也可以指称当前语境中突显的唯一指称物,它在标记有定性意义时用法更为自由。

英汉语有定性概念表征中存在的差异可以在回指语境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见例1至例3。

例1 The pet shop had a dog for sale.I bought the/that dog[3].

译文 宠物店出售一只狗,我买了那只狗。

例2 The curtain rose.A woman and a man came onto the stage.Then the/*that woman started singing and dancing[3].

译文 幕布升起来了。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来到舞台上。然后那个女人开始唱歌跳舞。

例3 A woman entered from stage left.Another woman entered from stage right.*The/That woman was carrying a basket of flowers[3].

译文 一个女人从舞台左侧登台。另一个女人从舞台右侧登台。那个女人手里拿着一篮子花。

第一种情况,前文中存在唯一名词描述,如例1,指称物在当前语境中唯一存在,且具有较高的突显度,既可以使用定冠词the,也可以使用that进行限定性指称。

第二种情况,前文中存在两个不同的名词描述语,如例2中的woman和man,当需要指称其中之一时,满足唯一性条件,同时由于两个名词本身已经构成词义上的对比关系,因而不需要指示性动作对其进行进一步突显,只能使用定冠词the。

第三种情况,前文中出现相同的名词描述,如例3,这时显然违反了唯一性预设,因此不能使用定冠词the。但是that所具有的[+Dem]语义特征可以从两个可能语篇指称物中将最接近回指成分的语篇指称物突显出来,从而确立其唯一性,因此只能使用that。

上述三种情况涉及的有定指称,在对应的中文表达中都可以使用指示代词“那”来表达。即便如例2,在英语中只能使用定冠词而不能使用指示代词的语境中,汉语同样可以使用指示代词“那”。

显然,与英语相比,汉语中的有定性表达式“那”具有更宽泛的意义。一方面汉语中的“那”相当于英语中的定冠词the,仅表达存在对象的唯一性;另一方面,“那”还相当于指示代词that,在突显其存在的基础上表达指示对象的唯一性。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有定性概念表征上的差异,笔者认为,受到母语有定性概念化迁移的影响,中国外语学习者可能将母语中的“那”等同于英语中的the和that,在输出英语冠词时,随机使用定冠词the和指示代词that,在前面提到的第二种语境中过度使用指示代词that,在第三种语境中过度使用定冠词the。

二、实证研究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调查和解释中国学习者在回指语境中的有定性表征是否与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将具体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在三种回指语境中的有定性表征方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2)不同回指语境中中国学习者和本族語者的有定性表征方式选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二)受试

80名汉语受试和21名本族语者作为对照组参加了本实验。汉语受试中,45名来自上海浦东新区高东中学高中二年级,其余35名来自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二年级英语专业本科生。因为有三名学生是母语为维吾尔语的新疆学生,因此最终汉语受试共77名。21名本族语者来自美国一所中西部大学,其相关数据由Ionin教授提供。

(三)测试工具

所有受试均完成完形填空任务和选择偏好任务。两项任务均来自Ionin等[3]。其中完形填空满分40分,得分在19~31分之间为中级组,得分高于31分为高级组。结果表明,77名汉语受试中54人为中级水平学习者,23人为高级水平学习者,见表1。

选择偏好任务在Ionin等[3]基础上设计而成,由20个语篇构成。其中12道题目测试三种回指语境中使用the和that表征有定性概念的情况;8道

题目充当干扰项,考察不定冠词用法。所有目标限定名词短语均为单数。

具体而言,选择偏好任务中的12道测试题分别考察受试在上述三种回指语境中的有定性表征方式选择。第一种情况,前文提及一个指称物,下文再次提及,既可以使用定冠词the表达存在对象唯一性,也可以使用指示代词that表达突显的指示对象唯一性,其中无标记的“the”更为合适。

例4 Betsy was staying at a hotel,and didnt have anything to read.It was too early to go to bed.So she went to a bookstore,and bought a magazine.Then she came back to her hotel and read the magazine.She enjoyed it a lot[3].

Which word is the best option for the blank?

第二种情况,前文出現两个不同的名词描述,下文再次提及其中一个,唯一性通过前文得以确立,倾向于使用单纯标记唯一性的定冠词the。

例5 Vicky was getting ready for a long train trip,and she wanted something to read on her trip.So she went to the library,and got out a book and a new magazine,and packed them in her bag.The next day,Vicky got on the train.She found her seat and sat down.Then,she read the book.It was really interesting[3].

第三种情况,前文使用相同名词指称两个具有不同属性的指称物,下文再次提及其中一个时,只有在突显的基础上才能确立其唯一性,倾向于使用指示代词that。

例6 Richard went to a bookstore and bought two books to read.One of the books turned out to be long and boring.But the other book had a really exciting storyline.So Richard finished that book.He read it in just one night[3].

(四)语料收集

汉语受试的所有测试任务都在课堂上完成,学习者先完成完形填空,而后完成选择偏好任务。其中选择偏好任务中的所有题目随机排序,以防同类题目相继出现造成干扰。学生被告知测试无时间限制,但所有学生都能在30分钟内完成。21名本族语者测试成绩由Ionin教授提供。

三、结果

(一)三种回指语境中有定性表征方式选用情况

图1、2、3分别列出了三种回指语境中三组研究对象(中高级水平学习者和本族语者)的最佳答案选择情况,由于本研究着重考察学习者的有定性表征方式选择偏好,实验设定的目标语境均回指有定指称物,而不定冠词a和数词one均表达非定指意义,且出现频率相对较低,因此将两者合并统计,最终呈现the,that,a/one被选为最佳答案的百分比。

从图1、2、3可以看出,在三种回指语境中,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他们的冠词选择逐步接近本族语者的表现。具体表现为:在回指前文唯一指称物的第一种回指语境(the/that均可)中,中高级水平学习者的表现接近于本族语者,倾向于使用定冠词the或者指示代词that表达有定意义(见图1);在回指前文不同名词描述指称物之一的第二种回指语境(只能用the)中,中高级水平学习者普遍倾向于选用定冠词the表达有定意义(见图2);而在回指前文具有对比属性的两相同名词描述指称物之一的第三种情况(只能用that)中,研究对象则大多选择使用指示代词that表达有定意义(见图3)。在被考察的三种有定性回指语境中,除了中级组在第二种语境中的限定词选择(the+that)占73%外,两组学习者在三种语境中的限定性标记选择(the+that)都在85%以上,说明学习者能够判断回指语境所蕴含的有定性意义。

(二)回指语境对定冠词the选用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检验三种不同回指语境对受试限定性表征方式选择的影响,笔者首先计算出三种回指语境中各组使用定冠词the表征有定性时的百分比,结果见表2。而后按照组别和语境分别对定冠词the的百分比进行单因素T检验。结果表明,除中级组在第三种回指语境中有40%的情况下选择定冠词the外,其他各组在三种回指语境中的定冠词选择都远远大于或小于50%的机会概率,其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学习者对定冠词the和指示代词that进行了差别化选择。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回指语境对受试定冠词the和指示代词that选择偏好的影响,笔者根据语境对各组的有定性表征方式选择进行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语境对本族语者的有定性标记选择具有显著影响(F(2,40)=224,p=0<0.050),Bonferroni两两比较检验表明本族语者在每两种语境中有定性标记选择都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第二种回指语境中的定冠词the使用比率最高,其次是第一种回指语境,而第三种回指语境中定冠词the的选用比率最低。而中级和高级水平学习者在三种语境中的表现同样存在显著差别(F(2,106)=29,p=0<0.050;F(2,42)=28,p=0<0.050)。Bonferroni两两比较检验表明,虽然中级组在前两种语境中的定冠词选择不存在显著差异(p=1.000>0.050),在第三种语境中却显著不同于第一、第二种回指语境(p=0<0.050),说明虽然第一、第二种回指语境对中级组的定冠词选择没有显著影响,然而回指前文具有对比属性的两相同名词描述指称物之一的语境,使得学习者意识到需要选择不同于前两种语境的有定性表征方式,说明他们虽然不如本族语者那样敏感于第一、第二语境间细微的差别,但是却能够在宏观上区分the和that。高级组的Bonferroni两两比较结果表明:与本族语者类似,高级组学习者在每两种语境中的冠词选择都存在显著差异,在第二种回指语境中高级组学习者比第一种语境显著地更多使用定冠词the,而在第三种语境中则明显较少使用定冠词the,说明他们能够像本族语者那样对定冠词和指示代词的使用语境差别进行区分。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三种回指语境中的有定性表征方式选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笔者按照语境差别对三组受试的the百分比進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第二种语境中,中国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不存在显著差异(F(2,94)=0.900,p=0.410>0.050;F(2,95)=2.577,p=0.081>0.050),而在回指前文具有对比属性的两相同名词描述指称物之一的第三种语境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F(2,95)=6.464,p=0.002<0.050)。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中、高级组(p=0.001<0.050;p=0.034<0.050)都和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前两种回指语境中,中国学习者的定冠词the选用接近本族语者表现,而在第三种语境中,学习者则倾向于过度使用本族语者极少使用的定冠词the,且本族语者的限定性表征方式选择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别。

四、讨论

本研究发现,就语境而言,中国学习者总体上能够察觉三种回指语境的差别,采用差别化的有定性表征方式。具体表现为,第二种回指语境中的有定性表征方式所占百分比最高,第一种回指语境次之,第三种回指语境最低。

然而与本族语者相比,在第一、第二语境中,虽然中级组学习者的总体有定性表征方式选择和本族语者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Bonferroni两两比较检验结果表明,他们并不能像本族语者那样敏锐地根据这两种语境中的细微差别而区别性地选择有定表征方式。事实上,他们在这两种语境中的定冠词使用百分比均低于本族语者,说明他们比本族语者更多地使用指示代词that。换言之,在定冠词the为最佳选择的语境中,中级组学习者存在过度使用指示代词that的倾向,只不过这种倾向并没有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别。另一方面,该组学习者能够较好地区分前两种语境和第三种语境之间的区别。但是中级组在第三种语境中的定冠词选择百分比为40%,与50%的随机概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这些学习者在该语境中随机替换使用定冠词the和指示代词that,在有定性表征方式选择上仍然存在较大的随机性,从而造成该语境中定冠词the的过度使用。综合来看,该组学习者能够觉察回指语境所蕴含的有定意义,并且选择定冠词the作为有定性的主要表征方式,这一点从三种语境下定冠词the的高百分比可以看出。但是他们在第一、第二语境中出现的过度使用指示代词that的倾向,以及在第三种语境中对定冠词the和指示代词that的随机选择,恰恰说明中国学习者将汉语中的“那”等同于英语中的the和that,因此在选择有定性表征方式时随机地从两个英语词项中选择其中之一,结果造成定冠词the的过度使用,说明他们还不能区分该语境中定冠词the和指示代词that的用法,证明了概念化迁移作用的存在。

相比之下,高级组在三种回指语境中的限定性表征方式选择不仅都显著不同于50%的机会概率,而且重复测试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类似于本族语者,高级组能够在三种不同回指语境中选择具有统计意义差别的限定性表征方式,说明高级组学习者能够根据语境差异区别使用定冠词the和指示代词that。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类似于中级组学习者,高级组在第一、第二语境中同样存在比本族语者更多使用指示代词that的现象,尽管这种现象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另一方面,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高级组在第三种语境中的有定性表征方式选择,与本族语者之间仍然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过多使用定冠词the,说明和中级组一样,高级组同样受到概念化迁移的影响,但是和中级组相比,高级组已经不再随机地从the/that之间选择,而是按照语境要求更多地使用目标限定词形式that,说明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其对有定性的概念化表征逐渐接近本族语者。

综上所述,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习者在第一、第二回指语境中能够像本族语者那样选用定冠词the表征有定性概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们的偏好选择中存在过多使用指示代词that的现象,这与Robertson[7]的发现相一致,尽管这种过度使用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在第三种回指语境中,虽然高级组学习者不再像中级组那样随机选用定冠词the和指示代词that,但是两组学习者的选择都和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定冠词the的过度使用,说明他们未能摆脱母语中限定性概念化表征的影响,将汉语中的“那”当作唯一性[+Uniqueness]和指示性唯一[+Dem,+Uniqueness]的合取。但从整体趋势来看,两组学习者的限定性表征方式选择和本族语者表现是一致的,而高级组的表现则进一步表明,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他们能够根据语境区分定冠词the和指示代词that在回指语境中的用法差别,从而验证了Ionin等[3]对母语为韩语学习者的有定性表征方式选择的结论。

五、结束语

本研究以概念性迁移为理论出发点,主要考察了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在回指语境中的有定性表征方式偏好选择。结果表明,在回指前文唯一指称物和回指前文两个指称物之一的语境中(即回指唯一存在的对象时),中国学习者能够像本族语者那样正确使用定冠词the,但是存在过多使用指示代词that的倾向。在回指前文具有对比属性的两相同名词描述指称物之一的回指语境中(即在指称因为突显而变得唯一的指示对象时),学习者倾向于过度使用本族语者极少使用的定冠词the。表明汉语中的有定性概念表征“那”,其无区分地标记存在对象唯一性和指示对象唯一性的概念表征方式对学习者在回指语境中的英语有定性表征方式产生了负面迁移。但是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学习者能够逐渐克服概念性迁移的作用,习得英文的有定性表征方式,根据语境区分the和that。本项研究区别于以往关注冠词系统内部替代错误的研究,从概念层面探讨了定冠词和指示代词间的替代错误,扩展了人们对有定性表达方式的认识,也加深了对冠词产出变异性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冠词教学和习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MASTER P.The English article system:acquisition,function,and pedagogy[J].System,1997,25(2):215-232.

[2] LIU D L,GLEASON J L.Acquisition of the article the by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an analysis of four nongeneric uses[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2,24(1):1-26.

[3] IONIN T,BAEK S,KIM E,et al.Thats not so different from the:definite and demonstrative descrip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12,28(1):69-101.

[4] 閆莉莉.中国学生英语冠词习得初探——一项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5(3):210-214.

[5] GOAD H,WHITE L.Ultimate attainment of L2 inflection:effects of L1 prosodic structure[C]∥FOSTERCOHEN S H,SHARWOOD S M,SORACE A,et al.EUROSLA Yearbook 4.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4:119-145.

[6] TRENKIC D.Variability in second language article production:beyond the representational deficit vs.processing constraints debate[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07,23(3):289-327.

[7] ROBERTSON D.Variability in the use of the English article system by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00,16(2):135-72.

[8] 陈新仁.中国学生二语产出中的光秃可数名词短语——概念认知与语言表征[J].外语研究,2010(1):15-20.

[9] 杨梅.中国学习者英语冠词的二语产出——关于音韵迁移假说的实证检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44(1):65-79.

[10] KIM L K,LAKSHMANAN U.The processing role of the article choice parameter:evidence from L2 learners of English[C]∥GARCAMAYO P,HAWKINS 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f Articles:Empirical Findings and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9:87-113.

[11] JARVIS S.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conceptual transfer[J].Vig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7(4):43-71.

[12] JARVIS S.Conceptual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effects in categorization and construal[J].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2011,14(1):1-8.

[13] ODLIN T.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and conceptual transfer:what are the concepts?[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5,25:3-25.

[14] ODLIN T.Conceptual transfer and meaning extensions[C]∥ROBINSON P,ELLIS N C.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ondon:Routledge,2008:206-340.

[15] LYONS J.Deixis as the source of reference[C]∥KEENAN E L.Formal Semantics of Natural Langu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61-83.

[16] SLOBIN D I.Learning to think for speaking:native language,cognition,and rhetorical style[J].Pragmatics,1991,1(1):7-25.

[17] LEVELT W J M.Speaking:From Intention to Articulation[M].Cambridge:MIT Press,1989.

[18] VON STUTTERHEIM C,NSE R.Processes of conceptualization in language production:languagespecific perspectives and event construal[J].Linguistics,2003,41(5):851-881.

[19] 张会平.概念迁移视角下中国英语初学者代词混淆研究[J].现代外语,2018,41(3):389-399.

[20] NORMAN J.Chine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21] LI C N,THOMPSON S A.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

[22] HUANG S F.The emergence of a grammatical category definite article in spoken Chinese[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9,31(4):77-94.

(编辑:朱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