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海燕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赴美国拜访建筑大师赖特,,赖特问及来访目的,梁思成说:“我是来学习建筑理论的”。赖特当即一挥手:“回去吧,最好的建筑理论在中国。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建筑除了是建筑,它还是一场浩大的艺术创作,更是社会文化中最巨大的物化存在,它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显示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过往的文化创造。所以,有人说,中国的建筑就好像中国人的性格,是缓和的。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中国的传统建筑都是向地面四处有序地铺开,主次分明、均衡对称、秩序清晰。
而最富有这一伦理精神的建筑形式,就是中国的院子。
无论是北京四合院,还是晋商的大院,亦或是苏州的园林,无一例外显露的是中国人“中和内敛,不事张扬”的处世哲学。
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强烈的一个符号。青瓦粉墙、木门铜锁,记忆里的中式院落,象征着家,象征着家族记忆,也是中国人生活中最温暖的一部分。
正因此,中国人对院子的情结可谓深人骨髓,如今,不出青岛也能体验南北方园林之美。在这里,白墙灰瓦、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真真是“风景美如画”。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唐岛湾湿地公园,在借鉴国内外知名景观公园经验的基础上,将本土文化底蕴和自然风貌特色相结合,令渔网廊架、特色剪纸、海草房屋等本土文化元素在公园建设中不失韵味的呈现在游客面前。
中国院子,便是潜藏在公园内的艺术文化瑰宝。
中国院子主题定位为,营造东方美学小镇,回归中式生活园林。而绿意葱茏的唐岛湾湿地公园,曲径通幽,55栋古建筑星罗棋布,水鸟翩跹,翱翔于海湾和湖泊之间。据介绍,中国院子一期项目占地5.4公顷,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由南方院子和北方院子两部分组成。其中,南方院子占地约2.8公顷,含古民居20座、亭台6座,汇聚了从江西、浙江、福建等地迁建的明清“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北方院子占地约2.6公顷,含古民居24座、亭台5座,多为从山西、陕西等地迁建而来的“晋派建筑”,厚重大气,砖雕精致。
中国院子聚焦主题,以“文创产业”和“文旅休闲”为两翼,精准融人青岛西海岸新区凤凰岛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定位。项目运营理念明确要打造3个中心:文化中心,以文创产业拉动,体验传统文化精髓;艺术中心,植人教育培训业态,兼具博物展览;休闲中心,吃住娱乐服务,设置亲子互动场所。朴素的青砖,手作的木雕,经过岁月的洗礼,古建筑细节折射出历史的光泽。
走进中国院子,就如同翻阅一部古建筑之书,让人深陷其中。
南方院子:
徽派建筑彰显南方的温婉
“一个院子一部书”。在南方院子,你可以深人了解属于南方建筑的温婉,中国家族聚居的传统,每个住宅都是一个细节繁复的微型社会。外部边界清楚,每一分支在内部有其独立的空间。每个家族在临街一面都有自尊的面相,彼此因差异而对话。这种差别虽小,但却是决定性的。
例如,南方1号院瑞气高凝,位于南方院子人口处,始建于清代中期,为典型赣派民居。院落人口形制简单,是赣派建筑中简易的大门做法,没有多余装饰和繁杂结构,仅用红石组成门框,“瑞气高凝”4字匾额悬于正门之上,展现了一座古朴内敛的古民居。
南方2号院梅花深处,以畅通的格局、安乐的氛围,遗世独立于唐岛湾公园。这座院落来自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里塔镇欧坊村。名字跟随原建筑而来,石刻门头匾题字“梅花深处”。推测原建筑建造时可能周边有梅花树林围绕。复建后的梅花深处,墙面以青砖砌筑,局部嵌以精美雕刻。梅花深处平面呈长方形,为单串堂厢式。内部空间畅通,两个天井自然采光,通透雅致。建筑装饰上以木雕为主,集中在正向堂面和围绕天井的露明木构件上。建筑内部的梁架结构为穿斗式,立柱石材柱础采用鼓型叠加八角形柱础,撑枋形式有鳌鱼撑和凤头撑。屋顶不设天花(吊顶),梁架采用珍贵木材,髹以桐油,局部雕刻略施彩色,古朴典雅不失生动。
南方4号院太邱旧第与2号院梅花深处,同样来自江西抚州南城里塔镇欧坊村。两栋独立的建筑,原本是一套宅邸的两座院落。4号院虽然面积较小,但造型更加方正,是迎客的前堂。4号院正门处采用八字形门楼,向内凹退,给人以门前停留、避雨的缓冲空间,门楼上起山墙,设有木门罩,在门头加披檐,墙面在门头加披檐,墙面局部嵌以精美雕刻。建筑内部的梁架结构为穿斗式,柱与柱之间用穿枋连接,构成一组排架,排架间用撑枋和其他构件连接以加强刚度,穿枋用料较大。屋顶不设天花(吊顶),梁架髹以桐油,局部雕刻略施彩色,古朴典雅不失生动。
南方5号院玉带文峰是南方院子中惟一的祠堂建筑。走进正厅,梁架上镶有木刻莲蓬装饰,含有多子多孙、好运连连的寓意。祠堂又称宗祠,是传统生活祭祀先贤的场所。在宗族伦理中,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生活着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建立自己的家庙宗祠。祠堂建筑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也是家族文化连绵传承的象征与标志。祠堂也是家族的聚会和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在这里上学。正因如此,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空间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
南方6號院水邑山环,建筑门楼采用了八字形独立门楼,门罩采用了木牌楼形式,在门头上加披檐。从建筑体型看,层楼叠院、高脊飞檐、青砖灰瓦。半掩半露的双披屋顶隐在层叠的马头墙之后。阶梯形马头墙高起于前,翘首长空,既可防火防风,亦可挡盗防贼。据介绍,建筑采取原拆原建,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气质神韵,又通过现代技艺的改进实现了功能与审美的突破,取法极致,至臻完美。门房的前檐部轩廊的穿坊雕饰了蝙蝠与花瓶,寓意平安富贵,并可见威严的兽面吞头纹垂挂,用以镇宅。在这里,建筑处处都是精心雕琢,从造型到工艺都与古法对应。每一种纹理,每一处细节都做到有据可依、有典可循。
南方7号院砚田勤耕,原址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丽水市,始建于清代晚期,为二层砖木结构。房屋使用浙江民居造型的传统符号:白墙、灰瓦和粟色的门窗装修。格局规矩严整,平面长方,四合型天井合院。这是一种围合性结构建筑,围绕着正方形或长方形天井形成一个“回”字,四周皆有房间,房前屋后多有廊道,起到了贯通、挡雨、遮阳的作用。“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在风水理论中,天井和“财禄”相关。经商之道,讲究以聚财为本,造就天井,使天降的雨露与财气,不至于流向别处,四水归堂,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人自己的家中。
内部穿斗式梁架结构,穿枋用料较大。柱与柱之间用穿枋连接,构成一组排架,排架间用撑枋和其它构件连接,从而组成木构架空间的框架体系。不设天花(吊顶),梁架髹以桐油、清漆防腐,突出浙江民居地方特色,古朴典雅中不失华美生动。大门是民居的门面,牌坊式门楼,门楼砖砌,门楼上砖雕工艺繁缛精细,楼顶花砖叠涩出挑,飞檐翘角,肃穆华丽。
南方8号院鱼跃鸢飞,建筑人口形制简单,是赣派建筑中一种简易的大门做法,没有多余的装饰和繁杂的结构,体现江西民居的特点。进门后宽敞开阔,建筑整体的中轴对称布局贵和尚中,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尊崇儒家的中庸与内敛。中轴线上依次串连门厅、天井、正堂、天井与后堂。门厅两侧设下房,楼.梯分设正门及后堂的左右两侧,二楼不住人,用于存放储物,梁架高度较低。在鱼跃鸢飞中,体现出了赣东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建造智慧。特点是在堂前设天井,既重采光通风之实用,又赋四水归堂之内涵,同时将外在自然内化于院落中,人与天衔接起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南方9号院北轩静守为新建仿古建筑,外观粉墙黛瓦、木构檐廊。硬山屋顶两端高起马头墙。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墙体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对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有隔断火源之功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特殊符号。在建筑中,体现了现代实用需求与传统民居风格的结合,木雕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的娴熟运用,其风格明快,工艺精湛,图案丰富,意义深远。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天人合一的崇尚,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尊重与认同。
南方15号院茹古涵今,整个建筑内部全部为木结构支撑,是典型的穿斗式构架。屋内不设分局,营造出宽敞通透的空间视觉效果。建筑内部空间左右对称,协调统一,木柱结构工艺精湛,装饰艺术手法娴熟,其风格简约,内部构件不施彩绘而彰显木材本质之美,虽雕饰较少但尽显素雅。从建筑外观上看,白墙青砖,构思精巧,木雕、砖雕融为一体。
南方19号院接秀山房建筑外观严整庄重,敦厚质朴,使用功能较强。山墙做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造型优美。建筑外部人口门廊上方有月梁横跨,梁上有双鹿,鹿通禄,寓意财源广来,两端和雀替上雕有牡丹,寓意开门富贵。建筑内部结构采用阶梯形天井式布局,由厅堂,住房与天井三大空间组成,内木构承重与外砖墙承重相结合。两处天井作为住宅核心内聚空间,具有采光、集雨、通风之功能。一重天井一重天,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此外,接秀山房的门窗的木雕也尤为出众。隔扇门为回字形隔扇,中间的格心为牡丹纹。绦环板上雕刻精致的双龙戏珠,与宝壁上方的木雕相呼应。后天井两侧栏板则选用了精致的拐子纹窗扇,呈现出一种理性古朴的美。
南方21号院西峰秀色,正门处采用八字形门,向内凹退,给人以门前停留、避雨的缓冲空间。工匠们用几十米长的绳索,捆绑起一把柄长七八米的大锤。喊着号子,抡起绳索,拉动大锤。应声而落,敲打榫卯结合部,木与木之间,咬合精准结实,搭起钢筋水泥不可比拟的传统空间。传统的意蕴渗透在建筑构件之中。柱与柱之间用穿枋连接,构成一组排架。排架间用撑枋和其他构件连接以加强刚度,组成木构架空间的框架体系。21号院是南方院子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建筑,功能为官邸。建筑的内部细节装饰,衬托着一个家族的尊荣。
此外,南方12号院积善余庆、南方10号院科甲世通、南方7号院砚田勤耕……每一座院子都各富特色。而这些,也让我们明白,营造一座园林,可以包罗文人对理想世界的全部想象;改造一座有生命有历史的老建筑,隐含着现代人的微妙心态。
北方院子:
晋派建筑彰显北方的磅礴
北方院子以山西民居为主,融合了多种风格的建筑特色,组成了多重院落的建筑群。北方院子随地形地势,临水而立。整个布局座北朝南,星半封闭状态。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砖瓦磨合,技艺精湛,很值得观赏一番。周边有4座亭子,全部矗立水边,古色古香,高大气派。或富丽堂皇,色彩浓艳;或质朴庄重,典雅清逸;或结构精巧,雍容华丽。掩映着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给人一种幽静奔放的美。
北方院子近似方形,紧靠人工湖,沿水而建,中轴线布局。人口處有一座精致华丽的门楼,就是进人院子的正门。房屋为砖墙瓦顶木结构四合院为主,院落之间由华丽的垂花门楼分隔。高墙深院,装饰繁丽,雕刻精美,气度森严。
院中的花园颇有江南园林的韵味,也让厚重朴拙的北方院子多了几分灵动与妩媚。院子中间是一条不规则的小溪,沿岸假山瘦石,树木花草,相映成趣。小溪上一座精致的小石桥,像白色的玉带,连接着绿波两端,而不远处小巧玲珑的凉亭,分外华丽。春暖花开时,亭中小憩,蜂歌蝶舞,流水潺潺,该是多么的惬意。
院中建筑无论平房还是楼房,大多是砖木结构,共同特点是规划严谨、空间内向、装饰豪华、内涵深厚。房屋外观风格多样,错落有致。而细部的塑造独具特色,成为具有地域和民俗特征的景观。房屋的门窗多以厚重的木质为主,结实耐用,配以赭色、枣红色等,庄重大方,而讲究的装饰,雕花的图案,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北方院子的雕刻也是很有艺术价值的,图案内容丰富,做工精致考究,而且都有深刻的寓意,寄托着院主人的美好愿望,令人遐思不已。
北方院子的美,在于既有诗情画意之幽,又有梦回从前之境,在于一石一木、一砖一瓦的点滴体悟,把中国人的含蓄、内敛、唯美以及太多美好向往融人了其中。
中国院子不仅以原拆原建的明清古建筑群落为建筑外观,更是集民间工艺、影视文化和非遗项目为内涵的中国文化高地。中国传统的建筑,既没有建筑师,又没有建筑理论著作,也没有建筑设计教科书。它存在于哪里?它存在于活着的工匠体系里,存在于手作的经验之中。
从古至今,中国人的院落居住情结,从来没有改变过。庭院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种休养生息的精神家园,让奔波不安的灵魂得到诗意的栖居。以古建筑为载体,中国院子将文化变得可触摸、可体验、可消费,把古建筑的拼图嵌入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趋势,使之融人高质量发展潮流,迸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