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海燕
2020年庚子鼠年伊始,中国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疫情从武汉到全国,支援从全国到武汉,爱心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每一种爱也都刻进了武汉人的“心脏”,这一年,我们无比希望武大的樱花比往年更为绚烂、希望二桥依然那样车来车往、希望可以抢到那碗最爱的热干面,更期待着武汉可以重新拥有她的繁华和时尚。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青岛也在默默地为此付出和努力。不仅在第一时间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更在物资匮乏的当下伸出援助之手。而在众多的帮扶企业中,海湾化学作为青岛化工化学行业的“领航者”,更是“马力全开”,提高防疫消毒产品的产能,支援抗击疫情。
当前,防疫物资的生产和供应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作为重要防疫物资之一的次氯酸钠,既是广谱、高效、安全的消毒剂,也是消毒液主要生产原料,随着疫情的蔓延,次氯酸钠需求骤增。海湾化学作为青岛地区目前最大的次氯酸钠生产企业,第一时间启动防疫物资应急生产部署。
助力疫情防控,海湾在行动
从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开始,公司10个工作组职责明确,各负其责,管控到位,高效运转。平均每天580名干部职工主动放弃节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奋战在生产一线,始终保持“人歇机器不歇”,不断挖掘潜在产能,实现最大负荷生产。各党支部、全体党员,充分发挥作用,让党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抗击疫情第一线闪闪发光。
通过开足马力生产,海湾化学次氯酸钠产能由每天60吨,增加到每天300吨,产能整整提升了5倍。与此同时,公司还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启动小包装生产线,加大物流发货频次,全力保障防疫一线防疫企业的不同生产需求。截至2月7日,共有3522吨次氯酸钠产品销往市内外84消毒剂厂家及相关企业,为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提供坚实保障。用实际行动勇扛国企担当,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位,海湾化学1100余名干部职工以战斗的状态,争分夺秒抓生产,千万百计提产能,确保产品不涨价,质量更可靠,货源更充足,扛起了国企担当和社会责任,全力支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工作。
与此同时,2月4日,青岛市红十字会举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捐赠仪式,海湾集团副总经理黄虎林参加捐赠仪式,并代表海湾集团向青岛市红十字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捐赠现金200万元,表达了海湾集团全体员工的拳拳爱心。
疫情防控是硬任务,企业发展是硬道理。海湾化学在全力支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同时,不忘抓生产经营,围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步步为营,发起攻势。紧绷疫情防控弦,工作力度不减。使疫情防控与安全管理无缝对接,精准精细。措施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不漏一岗一人。1100余名职工与企业签订了疫情防控承诺书。与当地政府、公安等部门,对职工户籍地和居住地进行了大摸底、大统计、大排查。公司还出台了职工疫情防控考核奖惩办法,奖罚分明,正向激励。
使职工士气高昂,劳动热情高涨,生产运行继续保持高负荷。主要产品聚氯乙烯日产达到1100吨,烧碱日产1035吨,氯乙烯日产1185吨,苯乙烯日产1530吨,次氯酸钠日产300吨。针对上游和下游用户开工迟缓、开工不足,全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加大销量,降低库存;全力确保原材料供应和物流畅通。扛起疫情防控社会责任,抓好次氯酸钠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在保证生产存量的基础上,全力推进项目增量的拉动。根据集团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部署,公司制定下发了加强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疫情防控的工作方案。所有施工单位、检维修单位、监理单位承诺,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下,确保早返场、早开工、早建设。二期项目和年度检修准备工作也逐步有序展开。
疫情是大战,发展是大考。海湾化学靠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打赢疫情阻击战、打好企业发展攻坚战。
实现百亿跨越,海湾在努力伴随着海湾集团搬迁发展,“一南一北"两个现代化工产业基地已经规模化投产,烧碱、聚氯乙烯、苯乙烯、染料及化工中间体等项目全面发挥效益,2018年海湾集团销售收人首次突破百亿元,实现了高质量的新发展。
为持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海湾集团规划在董家口园区以苯、乙烯、丙烯等为原料,加快項目建设,推动产业链向新材料领域拓展延伸。包括“海湾化学双酚A项目”在内的二期项目,也成为海湾集团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量。
按照海湾集团的规划,将瞄准“三步走”战略目标,力争2019年主营业务收人实现130亿元,2022年完成200亿元,2025年突破300亿元。
近年来,海湾化学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氯碱企业、青岛百强企业、中国化工500强企业、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先进集体、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全国石化行业最具社会责任企业、青岛市“智能工厂”等荣誉称号。这一切也使海湾化学在不停步地跨越峰巅、无数次超越自我的进取中,不断实现着更新、更高的突破。
2018年,海湾化学实现销售收人77.8亿元,成为海湾集团突破百亿目标的重要支撑,也为青岛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二期的建设,则有一个更加宏伟的蓝图和目标——聚氯乙烯建成后,海湾化学的乙烯法聚氯乙烯产能将占据国内产能和规模之首;苯乙烯产能国内单套最大,双酚A产能将达到国际单套最大……
随着后续项目的落地实施及产业链延伸,海湾化学2022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40亿元,2025年将达到21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海湾化学乙烯法聚氯乙烯产能居国内第一,苯乙烯产能是国内单套最大,5万立方米低温乙烯储罐是国内最大,偏硅酸钠产能居亚洲第一,双酚A产能是国际上单套最大。海湾化学的品牌效应将日渐凸显,既而更好地完成“三步走”战略。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海湾化学的发展,非一人一部门之力。实现海湾化学高质量发展是重振青岛化工雄风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凝聚共识,善于向外借力,发挥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管理单位的优势。为调动外部积极性,海湾化学也对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按合同约定优先考虑付款安排,优先考虑今后项目合作。与此同时,也要向内发力,调动工程、技术、安全、机电仪等各专业人员的积极性。为调动内部积极性,公司将在二期项目投产后召开第二次科技进步大会,表彰在项目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此外,公司也将在施工监护、人员培训、生产准备开车方案等工作上做足功课。通过内外聚;力,攻坚克难,大家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力往一处使,确保生产经营稳定,二期项目落地投产,为2020年百亿目标“铺路架桥”,为海湾化学高质量的发展蓄能助力。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在青岛的化工化学企业,飞速发展者有之,黯然离场者亦有之。关键在于,谁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谁能在改革中吹响号角。
如果从2010年环保搬迁项目奠基算起,海湾化学的搬迁改造今年已经步人第10个年头。借环保搬迁契机,海湾化学立足世界化工发展规律和国家产业政策谋划未来道路,实施现代化工园区集群化发展,培育前港后厂模式,走高端化、绿色发展之路。10年间,海湾化学在搬迁改造和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推动了新旧动能之间的转换,实现了青岛化工产业的涅粲重生。
在海湾化学园区里,原海晶化工、东岳泡花碱、青岛碱业等数家上下游有关联、可以进行原材料互供的企业,集中在一个区域集约发展,实现运行管理、配套服务、生产运行、办公场所等一体化资源共享,在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方面成效显著。也正是通过一体化的发展,员工减少了一半,劳动强度明显降低,产能却增加了一倍。这一减一增之间,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几倍。同时,各种损耗也大幅降低,实现了成本的有序节省。
新起点上的海湾继续坚持着绿色化工和高端化工发展方向,以创新为驱动,以深化产学研合作为依托,通过加快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平台搭建,深人推进集团“一体化”建设,切实发挥园区优势、集聚优势和裂变效应,努力挖掘化工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潜力。
(本文图片由中共黄岛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