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梅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更加重视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省市重点实施的重大健康产业项目,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第一时间响应,党工委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有序有效推进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大家携手共克时艰的同时,项目建设发展的脚步不停歇:
1月9日,精准医学产业园一期项目遗传资源样本库、数据中心两栋楼主体实现封顶;1月13日,山东大学国际医学中心落地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合力探索校地共建医学产业园区的创新路径;1月31日凌晨5点,“一号工程”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质子治疗区防辐射混凝土浇筑完毕......
疫情不等人,工期亦不等人,唯有不断坚守、携手奋进,我们才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才能实现“三年聚集资源”的目标,并朝着“五年初具规模”奋力迈进,为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共圆“全面小康”梦助力。
面对疫情,携手共克时艰
疫情发生后,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第一时间响应,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抗击疫情行动倡议书”,号召大家凝心聚力、共克时艰。
医学中心出台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办法,对办公区域进出管控,在主要出入口设置体温监测点,设置24小时轮班值班制度,切实做好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多举措全面加强机关内部疫情防控工作。
对产业公司、孵化器公司及项目工地等重点区域的防控,是医学中心的重中之重。孵化器公司在第一时间内启动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展开防控宣传、环境清洁消毒、防疫物资储备等工作,确保将各项防疫措施有效落实;精准医学产业园科学制定项目复工预案,明确复工时间、规模、用工计划,并做好复工期间预防方案等。
在接到下沉社区一线服务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后,医学中心党工委领导同志挂帅,带领4个工作组,全力配合槐荫区、市中区4个社区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看到文贤社区防护口罩紧缺,他们就紧急筹集200个口罩,解决社区燃眉之急;听说美里湖南沙社区额温枪短缺,他们立刻协调把额温枪送到社区,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仅用了1个小时;在发祥巷社区,他们认真排查外来车辆和人员;在街头巷口,他们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疫情不止,思想不松,脚步不停”。无论是大风还是寒雪,都挡不住医学中心管委会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的脚步,他们始终以高昂的状态,进行高效和谐的协作,为社区群众搭建起联防联控的坚强屏障,贡献出医学中心的一份力量。
质子中心,按时保质推进
时间属于奋进者。尽管疫情汹汹,但重点工程进度不可耽搁。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项目是医学中心的首批引爆项目和“一号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集医疗、科研、人才、药物研发、临床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国际化医疗高地。
春节期间,正值最核心质子治疗区的施工关键期,承建方中建一局的近百名建设者坚守一线,奋战一分一秒。“为了追赶工期,确保6月底质子区封顶,工程部管理人员和工人春节不放假,力争完成混凝土浇筑。”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笔者探访该项目时,项目执行经理赵岩生如此表示。
在项目现场,笔者也看到,工程部每天“盯”在项目上,工人们辛勤忙碌为接下来的混凝土浇筑做准备。25岁的项目部施工员杨强从接受任务的第一天起就知道承建项目的重要性,每天在工地上协调施工、算量、审图纸、验收等,来回穿梭不停歇。“去年盯医疗技术推广中心,今年盯质子治疗区。尤其这次的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又赶上春节跨年,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种考验。”春节团圆于他这样的建设者来说实在奢侈。
为了让坚守人员过一个祥和春节,中建一局为他们送来了米、面、福字、灯笼和对联,并提前发放了工资。大年初一早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专程赶到项目部给坚守的建设者们拜年,并深入质子治疗区施工现场,详细了解施工进度。
据了解,省市领导时刻关注着质子中心项目的进展情况。1月19日,济南市政协副主席、医学中心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李继民专门主持召开了“项目建设保障协调推进会议”,研究加快推进工作措施。据悉,质子区此次浇筑约4000多立方米,原材料的供应必须保质及时。为此,“总指挥雷主席亲自调度,李副主席现场落实,帮我们把混凝土的原材料问题解决,确保建设按时、保质推进。”
一切准备就绪。1月29日(大年初五),努力克服“防辐射、微振动、零沉降、精预埋”等技术难题后的质子中心项目,迎来最基础同时也是最艰苦、最复杂的环节——质子治疗区防辐射混凝土浇筑。中午12时,浇筑正式开始,特殊配比的防辐射混凝土通过四只长臂高空泵送到指定区域,在近百名工人连续40多小时的奋战,至1月31日凌晨5时浇筑结束。中间对于混凝土的裂缝控制要求十分严格,不能出现任何误差。“一想到以后,会有很多的肿瘤患者能来到这里得到治愈,我们就觉得无比的骄傲。”杨强自豪地说。
项目聚集,撑起发展脊梁
一处处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让笔者听到了医学中心急切奋进的足音。进入2020年,医学中心建设发展进入关键期,将坚持按照“1334”工作体系强力推进,聚焦肿瘤、眼科、心血管、生殖等八大优势学科,引进国内外高端医学科学项目和人才团队、优势临床学科和知名机构,力争全年签约120个项目、引进医生集团和人才团队30个、院士工作站6个、国家级重点临床中心合作事项5个以上......支撑起国际医疗康养新高地的脊梁。
1月9日,作为承接高新技术转化成果落地的优质载体,精准医学产业园一期项目遗传资源样本库、数据中心两栋楼座封顶。据悉,该项目从筹备到拿地开工仅用时8个月,从开工到四证办理仅用时45天,从开工到两栋主体封顶仅用时4个月,展示了项目建设的“济南速度”。
不止如此。医学中心内也形成了大批高端医疗人才和项目的集聚。除了在建的23個项目,1月13日,山东大学与济南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在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内建设“山东大学国际医学中心”,合力探索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医学产业园区的创新路径。
据悉,该中心由“1+N+n”创新型开放性医院综合体、多个研究中心组成的医学研究及转化综合体、国内领先的新型智能养老机构示范基地组成。建成后的国际医院将形成2000-3000张病床的现代化国际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体系,医疗服务辐射范围遍及海内外。付出才有收获,奋进才有未来。
释放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的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正按照成立之初提出的“三年聚集资源、五年初具规模、十年国内领先、十五年国际引领”发展目标铿锵前行,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入新动能、创造新优势。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管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