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秋
摘要 2018年,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在龙胜县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华南亚热带稻区特色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的区域示范,主要采取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并配以高效低毒农药的病虫害防治方式,以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通过1年的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水稻增产6.3%,农药施用量减幅60%以上,化肥施用量减少19.6%,节约用工成本750元/hm2,增加收入3 360元/hm2。
关键词 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广西龙胜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7-0131-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龙胜县地处亚热带,属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据统计,近几年来全县水稻年种植面积稳定在0.6万hm2。由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导致水稻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土壤产生酸化、板结现象,造成环境污染及产品农药残留,严重影响水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2018年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在龙胜县龙脊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华南亚热带稻区特色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8YFD020030
6)的区域示范,面积87 hm2。通过1年的项目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1 化肥减量技术
1.1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在保证示范区产量的前提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龙胜县水稻田土样化验结果,施肥方案为N∶P2O5∶K2O=10.0∶3.5~4.0∶10.0,即耙田前施腐熟农家肥15.0~22.5 t/hm2,尿素162 kg/hm2、钙镁磷肥405 kg/hm2、氯化钾127.5 kg/hm2作基肥;移栽后7 d施尿素162 kg/hm2作分蘖肥,抽穗前追施穗肥氯化钾127.5 kg/hm2;在始穗和齐穗期各喷施0.3%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以增强茎叶活力,防止功能叶早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1]。
1.2 实行秸秆还田
实行稻草沤堆还田可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土壤健康,减少化肥使用量。水稻收割后,将稻草铺在田边角落,每铺20 cm厚撒1层有机物料腐熟剂(用量30 kg/hm2)并配以适量速效氮肥(尿素75 kg/hm2或碳铵225 kg/hm2)[2],层层压实并噴水湿透,每667 m2稻草作1个沤堆,用塑料膜覆盖并用土压封膜边,20 d左右翻堆1次,使稻草充分腐烂。
1.3 有机肥替代化肥
在测土配方施肥基础上,适当调减20%~30%的化肥,整地时增加商品有机肥4 500~7 500 kg/hm2,优化有机、无机养分投入比例;推广沼渣沼气无害化处理还田技术。
2 农药减量技术
2.1 农业防治
翻耕灭蛹,降低田间越冬虫口基数。稻桩是稻螟等害虫越冬的主要场所,4月中旬统一将冬闲田全面翻耕,灌深水浸田1周,可有效杀灭越冬代螟虫90%以上的虫蛹[3]。选用米质优综合抗性较好的和两优1号作为主推品种;播种前12~15 d开始秧田整地做床;用1%石灰水浸种消毒24 h,洗净催芽,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 g拌芽谷2.5 kg,随拌随播,可以有效预防稻瘟病、稻蓟马、稻飞虱的发生[4];5月10日统一播种;移栽前3 d喷1次“送嫁药肥”;同时清除稻田周围杂草,以消灭病虫害的野生寄主。
2.2 物理防治
移栽后在示范区合理放置太阳能自控式害虫复合诱捕器,密度为60台/hm2。太阳能自控式害虫复合诱捕器是集光诱、色诱(黄色粘虫板)为一体的综合诱捕器,LED灯每天黄昏时自动开启,灯照亮色板,增添色板夜间诱集成蛾功能,还能造就夜景。该诱捕器不需电力,轻巧灵活,安装方便,不受地理位置限制,持效长,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多种害虫都有诱杀效果。据调查,示范区与非示范区相比较,害虫发生量下降明显,施药次数减少2次,节约了防治成本。
2.3 生物防治
根据病虫情报,6月开始在示范区使用螟虫性诱剂和翅膀型黏胶诱捕器,密度为30个/hm2,诱捕器放置高度随水稻生长期间植株高度调节,一般以高出禾苗顶端20 cm为宜。每5 d调查1次虫情,性诱剂每20 d更换诱芯1次,黏虫胶则视黏虫量而定(量大时每5 d或10 d更换1次,量少时随更换诱芯时间更换)。分蘖期在稻田放养鸭苗110~150只/hm2,抽穗前收鸭,通过稻田养鸭的取食和活动,减轻纹枯病、稻飞虱、叶蝉、稻螟蛉、稻蝗和杂草的危害[5]。
2.4 高效低毒农药防治
龙胜县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稻曲病。在准确测报的基础上,抓住关键时期精准用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在发病初期和轻发生时,分别用球孢白僵菌水分散粒剂450~525 g/hm2、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 000~4 500 g/hm2或0.3%印楝素600~75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10 d再喷施1次。重发生时,抓好关键防治适期,选用唏啶·吡蚜酮或吡虫啉、阿维菌素等高效低毒药剂。在水稻破口抽穗期或盛发初期,用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375.0~562.5 g/hm2或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75~450 g/hm2喷雾,间隔7~10 d再喷施1次,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纹枯病和稻曲病的发生。
3 实施效果
通过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示范区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明显。据测算,示范区水稻平均产量9 264 kg/hm2,较非示范区增产6.3%;农药施用次数减少2次,施用量减幅60%以上,化肥用量减少195 kg/hm2,减幅19.6%,节肥节药1 890元/hm2;节约用工成本750元/hm2;增加纯收入3 360元/hm2。经调查发现,示范区的病虫草害防治效果高于非示范区,稻田养鸭可明显降低纹枯病、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发生。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田间管理指导,全面提高了示范区群众水稻绿色种植水平,彻底改变了部分群众盲目滥用、乱用农药和过量施用化肥的习惯,有效提高了农药化肥利用率,减轻了农田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平衡。
4 参考文献
[1] 沈媛.中国部分地区烟粉虱生物型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7.
[2] 黎乃榕,钟茂书,高雪平,等.宾阳县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示范[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2(4):57-59.
[3] 梁建文,曾步勋,陈岳,等.益阳赫山区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J].湖南农业科学,2018(8):61-63.
[4] 饶品锋,韩民府,胡春芳.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与项目示范总结[J].现代农业科技,2017(18):100.
[5] 王广炳,刘文,李明山,等.汉阴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術研究与集成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1):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