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战疫”行情:关注十大创新机遇警惕医疗主题风险

2020-04-26 01:36《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
股市动态分析 2020年3期
关键词:战疫口罩疫情

《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给经济带来了始料未及的冲击。当前举国上下都在防治疫情,武汉封城、交通管制、复工延迟等这些举措都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目前疫情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但从目前的资本市场走势来看,恐慌情绪基本消失,市场的韧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大家看到更多的是危中蕴藏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要看清疫情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哪些是经济周期的自身规律?哪些业态发生了改变?哪些产业的发展将得到契机提升?

结合我们自己的研究以及中泰证券、中金公司等众多研究机构的观点,从企业、个人、政府三大角度以及生产、消费、公共服务、科技四个“新”方向总结得出,疫情将可能带来十个方面的变革,相关上市公司如果能从技术、商业模式等引领创新,将受益于“后疫情时代”的红利,而当前热炒的“口罩”等医疗主题概念如果不能真正持续受益,终将属于“昙花一现”的行情。

疫情促使企业上“云”、上“网”

从披露的信息看,受此次疫情负面影响较为显著的行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消费者服务、交通运输、电子、化工等行业。据光大证券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1日,共有18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疫情的影响,其中,较大负面影响的有11家,占比6%;有一定负面影响的为62家,占比33%;无影响的有59家,占比31%;有正面影响的为37家,占比20%;影响不确定的有18家,占比10%。其中,消费者服务、交通运输、基础化工受负面影响最多。(见图一)

图一:有负面影响的公司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百度指数、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

从地域看,截至2020年2月12日上午10:40,疫情最严重的四个省份为湖北、广东、河南、浙江,上述四个省份的累计确诊感染人数均超过千人,其它省份暂时还在千人以下。众所周知,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广东、浙江为经济强省,河南为人口大省,湖北武汉为工业重镇及核心交通枢纽之一。光大证券统计显示,湖北、浙江、广东三省为受疫情负面影响公司地域分布的前三名。

从生产要素看,疫情的爆发与扩散使得劳动力密集相关行业短期面临复工瓶颈,例如房地产、建筑等,而这种对人力的过分依赖也会迫使企业未来加快对生产运营方式的调整与升级。中泰证券以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计算了各行业企业的员工平均数量。截至2019年12月31日,非金融行业中员工人数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石油石化、煤炭、建筑、钢铁、交通运输,其中生产员工总数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煤炭、钢铁、石油石化、建筑、家电。

传统的线下销售短期面临销售困境,而且这种困境属于不可逆转的,因为春节只有一年一次,黄金期过去后本年度就不会再有了,而这种困扰也会迫使企业未来加快对销售内容以及服务方式的丰富与完善。这类行业主要集中在景点、免税、百货、畜禽养殖、农产品等,也就是说,集中于消费者服务、农林牧渔等大类行业。

综合上述企业面临的影响,可以从生产、销售两端带来启示。

(1)生产端看:面对“复工瓶颈”,一方面,企业可以提高自动化程度,通过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物联网等将生产程序数字化,加紧实现技术传承,再加持传统制造业,加速行业转型升级,制造向“智造”发展的同时,减少对传统人工的依赖,例如面板制造的京东方、TCL反复说明,几乎全部产线不受疫情影响,因为工厂全部24小时自动化生产。以当前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本次疫情带来的用工中断也使得部分依赖中国的全球供应链受到一定影响,减少对人工依赖的生产线自动化趋势可能会受疫情驱动而进一步强化。(见图二)

另一方面,较多企业在春节后复工为了避免现场办公带来的传染风险而采取了远程办公的方式,视频会议、网络电话会议、在线办公等需求暴增,云办公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从WeLink、钉钉等app在各大应用商店的下载量及排名疫情期间暴增可以体现。

学校的推迟开学也加大了对在线教育的需求,对直接到医院就医产生交叉感染的担心可能使得很多患者开始尝试在线问诊、网络购药及远程诊断。例如新东方在线的线上教育、合肥京东方医院开启了专家在线诊疗等。

(2)销售端看:疫情扩散期间“宅经济”模式的出现对传统依赖线下渠道的商业模式形成了较大的考验,如何通过提供更高效、精准、多样化的电商服务与宣传方式来吸引顾客,以及如何能更高效、便捷的将顾客购买的商品快递至家,这些都对企业未来的大数据运用、渠道建设、物流运输提出较高的要求。

居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或有转变

疫情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可从衣、食、住、行、娱乐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对“穿衣”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购买习惯以及购买对象两个方面。消费习惯上,居民更多关注服饰的线上购买,尤其是对网红电商、直播带货方式的接受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购买对象上,体育装备的需求可能会因为居民对健康体质的需求而长期上升,因为当前治愈的患者大部分为体质健康、依靠免疫力自我康复,而死亡患者多为老人等抵抗力弱的人,而居家宅太久,人们对户外及运动将更加迫切,疫情结束后短时间内的体育装备需求有望迎来小高潮。相反,动物皮草类等高端奢侈品则面临下滑风险。

(2)对居民“饮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饮食习惯、饮食品质以及食物品类三个方面。饮食习惯上,疫情期间被迫在家做饭有望培养很多人的厨艺和习惯,有利于提升居民对厨电的需求。食物品質上,居民对食材,尤其是禽畜、水产等活物卫生条件,有了更高的关注与要求。食物品类上,居民对健康饮食,尤其是素食,重视程度可能会有所上升。中泰证券依据京东大数据研究院的统计,除夕至初三,京东生鲜销量环比节前增长超370%,3-6线城市销量同比增长了近300%,这当中,蔬菜产品最畅销,销量同比增长超9倍,蔬菜当中,叶菜类产品销量增长近21倍。

图二:3月制造业与建筑业赶工的估算

资料来源:华创证券研究所

(3)对居民“居住”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卫生、安全以及便利性三个方面的要求提升。每次疫情都是一次全民健康生活习惯的教育,2003年的“非典”疫情提醒了人们感冒戴口罩、洗手等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估计本次武汉肺炎疫情后,这类习惯将进一步得到普及和强化,居家日常用的清洁纸巾、肥皂、消毒液等日用品需求将增大。安全性体现为租房人群对“群租行为”的选择偏好会发生一定程度转变。便利需求体现在购物便捷性、智能家居的需求提升。

(4)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人以及货运两方面。对个人来说,避开人群聚集的场合是此次战“疫”的主要手段,我们可以看到期间众多城市将公共交通暂停运营或者减少车次,因此私家车的重要性相对显现,另外私家车相对于单车、两轮电动车等具有更好的密闭空间,防疫安全性也得到提升。货物运送方面,主要体现在快递需求,货物到家需求的增加,据新华社的统计2020年春节期间全国整体下单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超6成,相信如果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农村居民对快递的需求将得到很大的释放,对货运及相关装备的需求是积极的。

(5)对居民“娱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软硬件、内容以及方式三个方面。软硬件方面,线上拜年、云聚会等活动成为主要娱乐互动方式,拉动移动流量的攀升,也提升了居民对高清视频、直播平台、长视频、短视频APP平台的购买与观看需求。娱乐内容方面,从线下的影院、聚会转变为线上的在线视频、手游、直播、电子书、手机动漫等,从这个角度看,徐峥将《囵妈》卖给字节跳动,然后字节跳动免费播放的应对策略相当聪明、及时,又达成了多赢的结果。娱乐方式方面,更多的娱乐或消费方式转到线上,从长期来看,也将影响人们对生活方式的调整。(见图三)

图三:疫情爆发后爱奇艺、腾讯视频的下载量明显提升

政府治理、智慧城市帶来机遇

对政府的影响体现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迫切性和政府应急能力进一步完善的需求。

(1)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迫切性。疫情爆发后如何高效的搜集与分析数据,如何在物资紧缺的环境中提供医疗服务,如何在封城、封区、封村的环境下提供有效的物流支撑等一系列迫切而重要的问题都使得政府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又将对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传感器等技术的融合与创新提出更多的期待。

(2)政府对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完善的需求。与2003年的“非典”相比,此次疫情爆发后,中央政府、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等地方政府的应对较快,各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与之对比的是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政府及一些地方官员被诟病反应慢、无常识、应对不力等,由此造成严重后果。多省先后提及了患病信息的搜集与确认,对应急物资需求合理调配,潜在其他安全隐病信息的搜集与确认,对应急物资需求合理调配潜在其他安全隐患的排查等等,这些对数据量和质的需求,不仅提醒政府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大城市公共计算与存储服务中心的建设,同时医疗资源紧缺暴露出的短板,也提示政府未来在医疗卫生系统的预测与投入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见图四)

图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历经三大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通研究院、中泰证券研究所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将疫情带来的机遇总结为表一。但请读者朋友注意,其中提及到的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仅列举为代表作用,不属于荐股及具体分析。

警惕短期主题炒作风险

关注了疫情带来的变革机遇,我们也要警惕短期风险,尤其是近期炒高的“口罩”概念等医疗主题风险。

表一:十大创新机遇及内容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中泰证券、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等

Wind数据显示,口罩指数今年以来已经获得55.56%的涨幅,甚至一度超过60%,从1月17日开始,其上涨斜率陡然增加,与疫情引起全民重视的时间点相吻合,截至2月12日收盘,口罩指数收于1781.13点,最高则达1930.80点。此外,消毒液指数涨幅7.34%,也显著强于万得全A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万得全A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年初至今分别上涨0.01%、-2.74%。(见图五)

图五:疫情爆发后口罩、消毒液指数显著走强

数据来源:Wind、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

依据华创证券测试,全国合计就业人口5.33亿人。若全面复产,按每人每天一只口罩计算,至少需要每天5.33亿只口罩。极端情况下,仅二产+医疗工作人员+交通运输业复工,每天也需要2.38亿只。

不考虑新建生产线(1-2周内无法形成有效供应,口罩制作好后需要静置除菌解析7-10天),在存量产能24小时工作(6000万只,天)、增加进口(2000万只,天)、推动小企业复产(1000万只,天)、安排轻纺企业缝制口罩(1000万只/天)等四大举措下,乐观估计每天可以供应1亿只口罩。

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爹地宝贝、三枪、威尼科技五家企业至月底新增产能达820万只左右。此外,深圳市政府与赢合科技达成了100台的采购协议,中国石化也在全力寻找口罩机以新增口罩产能,广汽与延安必康在论证方案中。预计短期内,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在行动。华创预计,2月底口罩每天供应量可能接近2亿只。

如此测算,口罩缺口依然巨大。但我们也要考虑到,口罩生产企业的产能扩张与其股价涨幅并不一致,而且口罩价格受到国家严格管控,其真正的盈利与巨大的股价之间或许存在预期差。短期看,从2月7日以来,绝大多数口罩概念和消毒液概念个股呈现出主动净卖出状态。(见表二)

表二:口罩和消毒液个股一览

数据来源:Wind 注:数据截至2月12日收盘

猜你喜欢
战疫口罩疫情
战疫秦川
战疫必胜
团结战疫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战疫魔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雾霾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