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刚
(青海省格尔木市河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海 海西 816099)
慢性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为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发病后,如未及时给予治疗,患者死亡率较高,预后差。将参附注射液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中,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但有研究指出,根据药物剂量的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样不同。本文于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样本,阐述了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疾病的方法,观察了疾病的治疗效果效果:
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观察组(39例)性别:男/女=21/18,年龄(64.85±5.69)岁,病程(2.97±1.61)年。对照组(39例)性别:男/女=22/17,年龄(65.41±4.87)岁,病程(3.10±1.46)年。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两组均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疾病,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用法用量:50 ml/次,1次/d,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高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用法用量:100 ml/次,1次/d,静脉滴注。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功能(包括H R、hrCRP、LVEF、6min步行距离共4项指标)、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
采用S P S S 2 1.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后HR(72.6±2.6)次/min、hrCRP(2.4±1.5)、LV E F(5 0.4±3.0)%、6 m i n 步行(491.2±7.4)m。对照组治疗后HR(86.3±3.0)次/min、hrCRP(5.4±1.2)、LVEF(40.9±1.8)%、6min步行(318.5±4.0)m。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有效率97.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患者生活质量差。近年来,随着疾病发病率的提高,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已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伴有炎性因子活化现象,且神经内分泌激活[1]。如未及时给予治疗,随着病程的严重,心肌细胞损害逐渐加重,心脏功能逐渐下降,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提高。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参附注射液为红参、黑附片的提取物,含人参总皂苷等生物碱。药物进入人体后,可有效益气固脱、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担,且可达到清除氧自由基的目的[2]。采用该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价值。为判断药物剂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本院分别将常规剂量药物及大剂量药物应用到了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4%,与给予常规剂量药物治疗者相比,优势显著(P<0.05)。大剂量用药,存在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为确保疾病治疗安全有效,本文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药物应用安全性强。
综上所述,采用高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减缓心率,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强,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