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康复技术 与传统针刺治疗中风后弛缓性瘫痪的疗效差异研究

2020-04-25 04:26柳玉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风病中风病程

柳玉玲

(建始县中医医院,湖北 恩施 445300)

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急性损伤症状为主的疾病,可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组成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临床表现为猝然晕倒,伴有口角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中风后偏瘫患者会经历软瘫期和痉挛期,Ⅰ-11期为弛缓性瘫痪阶段,由于下神经元对低级中枢产生失控,导致肌张力低、腱反射迟钝[1]。目前,药物治疗对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果甚鲜,故尽早把握康复治疗黄金期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社会意义。本文就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康复技术与传统针刺治疗中风后弛缓性瘫痪的疗效进行探究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4例对象均选自于2018.04~2019.04本院康复科收治的中风后弛缓性瘫痪患者,将受试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23~77岁,平均年龄(49.15±12.13)岁,病程9d~2个月,平均病程(1.10±0.51)月;对照组男1 9 例,女1 3 例,年龄2 5 ~7 6 岁,平均年龄(5 0.5 3±11.8 6)岁,病程1 2 d ~2 个月,平均病程(1.35±0.47)月。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具体如下:

通督调神针刺法:取仰卧位,使用一次性针灸针,经75%酒精常规消毒穴位后进针。督脉穴位向上斜刺10~20mm,背俞穴直刺10~20mm。将头针垂直刺入皮下至帽状腱膜,再沿皮15°~30°方向快速、不捻转刺入30mm,于顶颞前、后斜线上行排刺。主穴取患侧曲池、外关、肩髃、肩髎、风市、合谷、双膝眼、血海、足三里,配穴取委中、尺泽、阴陵泉、极泉、三阴交、内关、太冲等,将体针在穴位安全处直刺,注意极泉穴刺入时要避开腋动脉。刺针深度可根据患者肌肉丰厚度以及体型决定,以有酸胀感为宜,留针40min后出针。

康复治疗:指导患者掌握床上良肢位摆放,如患肩前伸、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指关节伸展等,避免出现痉挛;协助患者完成关节被动活动,训练床上翻身、起坐,以及战立平衡等。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每周可训练6次,每次控制在4~5h,若患者身体感觉疲劳可适当休息,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统计学具有明显差异结果为P<0.05。

2 结 果

如表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高(93.75%:71.88%),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中医认为, 中风病基本病机主要是“ 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生活习惯和环境均为诱因,表现为遗留肢体活动不利、言语謇涩等症状[2]。早期及时给药和手术治疗可以抢救患者生命,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甚微。以往研究表明,针灸结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弛缓性瘫痪的功能恢复的疗效显著。

现代康复技术是医学科中建立的一个新的分支,通过重建患者受损中枢脑细胞,有效减少了中风后瘫痪患者的“误用”和“废用”综合征的发生,使残疾程度得到明显改善,最大程度提升患者自理生活能力,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综上所述,中风后弛缓性瘫痪阶段患者应用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中风病中风病程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