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肿瘤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

2020-04-25 04:24新,杨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肾动脉发生率指标

扈 新,杨 艳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1.泌尿外科;2.手麻科,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肾肿瘤又称之为肾癌,是临床上一种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临床检验中发现,肾肿瘤的发病率高达50%~70%,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上,手术是治疗肾肿瘤的最有效手段,但在以往的手术治疗中,部分患者受到手术热缺血的影响,对患者的肾功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并且热缺血时间越长,患者术后的效果就越差。而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应用,有效改变了传统手术的不足[1]。为了进一步研究肾肿瘤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应用价值,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诊断证实;②均符合手术指征;③明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并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

排除标准:①器质性疾病;②血液系统疾病;③免疫系统疾病;④手术禁忌症;⑤精神障碍者;⑥不配合研究者。

按手术方式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男女患者比例为13/12,年龄区间为35~67岁,中位年龄为(51.0±16.0)岁,肿瘤直径区间1.5~4.3 cm,中位直径为(2.9±1.4)cm;观察组:25例,男女患者比例为14/11,年龄区间为37~68岁,中位年龄为(52.5±15.5)岁,肿瘤直径区间1.5~4.6 cm,中位直径为(3.05±1.55)cm;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差不大,呈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肾动脉阻断的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给予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1)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健侧卧位,并将患者的腰桥抬高;(2)在患侧的腰部入路4孔,并建立人工气腹,使得气腹压流保持在1.6~2.0 kpa之间;明确患者的腰大肌,并将患者腹膜、Gerota筋膜外的脂肪组织进行有效的分离,并将Gerota筋膜打开。接着,将患者肾门周围的脂肪组织进行分离,并将肾动脉进行游离。对异位动脉、肾动脉分支进行明确;将患者的肾动脉进行游离,并将肾脏肿瘤进行分离。之后,将2 g的肌苷快速注入,并将患者的肾段动脉进行阻断,在肿瘤边缘将其完整的剪下,并利用双级电凝对其进行止血处理。在手术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存在肾集合系统损伤的现象,可利用吸收线进行缝合。之后,将患者的动脉进行开放,并对其手术创面的出血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如果患者的肿瘤距离集合系统比较接近,在具体的手术过程中,应置入导尿管,待到缝合完毕之后,逆行输入美蓝,在输注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存在溢出的现象,则应加强缝合。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治疗进行检测,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过滤率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 P S S 2 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整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算结果以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计算结果以x2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四项指标对比

如下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四项指标对比,差异均呈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术后,对照组:切口感染4 例,术后血尿2 例,术后尿漏0 例,并发生发生率为2 4.0%(6/2 5);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术后血尿1例,术后尿漏0例,并发生发生率为8.0%(2/25);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呈x2=9.524,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下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对比

如下表2所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过滤率水平基本相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尿素氮均低于对照组,且肾小球过滤率水平高于对照组,三项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四项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四项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肠道恢复时间(d) 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对照组 25 110.12±12.44 3.98±0.84 14.32±3.75 122.63±15.59观察组 25 98.16±11.03 2.03±0.66 8.52±2.14 95.03±12.35 t 3.597 9.127 6.717 6.939 P 0.001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 n 血肌酐(mmol/L) 尿素氮(mmol/L) 肾小球过滤率(mL/min)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对照组 25 72.89±20.15 136.52±16.49 3.55±0.72 6.22±1.15 49.43±3.85 28.55±2.62观察组 25 71.95±19.38 103.25±15.12 3.61±0.81 4.78±1.21 48.56±2.73 38.42±1.95 t 0.168 7.435 0.277 4.313 0.922 15.110 P 0.867 0.000 0.783 0.000 0.361 0.000

3 讨 论

伴随着医学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微创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在进行肾肿瘤的治疗中,可最大幅度减少手术创伤,进而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手术是否需要对患者的肾动脉进行阻断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

结合以往的临床研究显示,在对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对患者的支配肾段的血供进行阻断之后,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切除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并且不会对患者的其他正常肾组织产生严重的影响,进而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另一方面,在以往的研究中显示,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缺血现象会对患者的肾脏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表明,对肾肿瘤患者给予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血肌酐、尿素氮均低于对照组,且肾小球过滤率水平高于对照组,所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呈P<0.05.综上所述,在对肾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且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肾动脉发生率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经皮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在移植肾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及比较
肾动脉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