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能够成为增长的新动能,绿色转型的本质是技术的更替
SOCIOLOGY|社会刘世锦LIU SHIJIN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经济增长也逐渐回到正常轨道。随着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速,中国可通过激发与中速增长期相匹配的新结构性潜能,推动结构性潜能驱动经济增长。
结构性潜能是指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经济体,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发展潜能,这包括追赶或跟跑的潜能和新涌现的潜能。
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1万美元,发达经济体平均为4万美元,中国与他们有至少3万美元的差距,这就是其中的增长潜能所在。新涌现的增长潜能是指与发达经济体同步,有可能并跑甚至领跑的潜能,主要是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
以前,当经济下滑幅度比较大时,大家总把增长置于第一位,环境问题可能推到后面。究竟该如何认识绿色发展?
我认为,绿色发展包括但不限于通常讲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绿色发展还有更宽的定义,包括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创新、绿色的融资等,实际上是日益绿色化、完整的经济体系。
从这个观点来看,绿色发展和经济增长并不矛盾。绿色发展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消费增长的新动能,也能够成为创新增长的新动能。在当前国内绿色经济发展复苏的过程中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个问题是要把减少碳排放和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协同推进。在中国,碳排放的问题非常重要。同时,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也相当突出。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碳排放的外部性很强。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也有局部的外部性,只有把生态修复、污染治理和减排放结合在一起来推动,才能够增强执行的动力。
从深圳的实践来看,70%左右的污染防治和碳排放是同源的。同样一个来源,既在碳排放,同时也在排出污染物,这种情况下治理实际上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治理污染、修复生态的同时,也在促进碳的减排。
第二个问题是要重视绿色核算。近年来,绿色发展取得很大进展,但是仍依赖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是一些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公益慈善行为。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核算方法,使之还不能成为企业和个人日常的经济行为。
第三点是绿色技术的推广。从本质上讲,绿色转型其实是用一套新的绿色技术来替换原有的技术。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替代了农耕文明,是因为工业文明使用了机器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但是它也带来了排放等环境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应该采用一些既能够提高生产率、也能减少排放甚至不排放的新技术。
当前,要建设开放型、内需为主的国内“大循环”,就要搭建以都市圈、城市群建设为龙头,以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为主体,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为两翼的“1+3+2”结构性潜能框架。
1是指都市圈、城市群建设;3是指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基础研发能力不强等经济循环方面的三大短板;2是指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简言之,就是一个龙头引领,补足三大短板,两个翅膀赋能。
而中国要实现绿色发展,重点在于城镇化,但绿色城镇化一定要有前瞻性。因为城市里的某个建筑一旦建成以后,如果它是不绿色的,想改正几乎是不可能的。
(摘编自刘世锦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经济峰会”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