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出“那些故事”的初心

2020-04-24 00:28陈宁赵国伟李菲
北京支部生活 2020年2期
关键词:沂蒙初心舞蹈

陈宁 赵国伟 李菲

无论是战争年代的血与泪,还是建设时期的汗与梦,“那些故事”虽然发生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却拥有同一个精神内核,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

2019年11月29日,由北京舞蹈学院师生共同打造的原创舞蹈剧《那些故事》在学院舞蹈剧场上演。《那些故事》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述过的毛岸英、朱敏、胡济邦、夏明翰、陈望道、焦裕禄、邓玉芬、龚全珍、王换于、“半床棉被”10个英雄人物和经典红色故事为创作源泉,用10组富有浓烈家国情怀的舞蹈诗回顾了我们党从烽火中走来的每个脚印。

无论是战争年代的血与泪,还是建设时期的汗与梦,“那些故事”虽然发生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却拥有同一个精神内核,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通过创排舞蹈诗,学校党委引导师生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文艺创作思想在“舞蹈家的摇篮”中落地生根。

以身为笔  以舞为魂

《那些故事》上演当天,剧场座无虚席。

光影色,人形景,至纯至简的舞台,坚韧至美的舞蹈语汇,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一位来自沂蒙地区的观众流着泪说:“听着沂蒙小调,看着你们的表演,这支舞一下就抓住了我的心。”

“这个任务的最大难点就是在短时间里帮助学生把具体的事件抽象出来,通过舞蹈语言直抵英雄的内心深处。”《那些故事》总导演、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高度说,创作团队通过阅读文献及影像资料、实地采风等方法,帮学生进行文本解读。

在排演以王换于为原型的《沂蒙母亲》时,民族民间舞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黄奕华给大家讲到“王换于先后收养了86名八路军子女,自己的4个孙子却因为营养不良先后夭折”的细节,一些学生很难理解,始终无法进入状态。“演员投入不进去,舞蹈动作就会发‘飘,表演神态也不会好。”黄奕华说。

情感逻辑正确,表演才能找到支撑点。黄奕华和党员教师秦丽秋带着26名学生赶赴山东省临沂市的沂蒙革命老区,让学生和老区的母亲们交谈,体悟她们在“小爱”和“大爱”中的艰难取舍;亲手推一推老乡家里沉重的石碾,感受劳作的辛苦和战争年代的残酷。“没有一个母亲不爱孩子,‘我们的孩子没了还能生,烈士的孩子没了根就断了,一个老区母亲最平实的话语却真正打动了我。”扮演王换于的学生演员杨宇彤说。

学生们边学习、边感悟,逐渐将情感渗透进舞台作品、技法和身体当中。“回来后学生们在一些细节上处理得细腻了很多。比如,学生在表演推石碾这个动作时,力度到位后表演的质感一下就出来了。”秦丽秋说。

育人融于创作  思政课“燃”起来

在很多观众的印象里,舞剧似乎是给人们带来审美享受的,并不适合用来表现过于沉重和深刻的题材。

事实上,将红色基因注入舞蹈教学实践是北京舞蹈学院的一贯坚持。“舞台是最生动的课堂,通过创排爱国主义作品,可以让更多的师生学习‘初心、体验‘初心、謳歌‘初心、传播‘初心。”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说,在《那些故事》的创作过程中,学院党委鼓励全部8个本科院系的师生“包揽”台前幕后的工作。“我们常看到参演师生沉浸在故事和人物中无法自拔,一转头便潸然泪下的情景”,巴图书记说,这个过程也实现了“无人不育人、无时不育人、无处不育人”的教育目的。

郭斯曼是创意学院2018级编导系的学生,她在《娘想你们啊》中饰演把丈夫和5个儿子送上战场的伟大母亲邓玉芬。“对我来说,最大的难点是不知道21岁的自己怎样与这名共产党员、英雄的母亲共情。”郭斯曼找到指导老师深谈,说出自己的困惑。老师从民族危亡之际一名共产党员的视角出发,带着郭斯曼体悟。

从知道、相信、被动进入再到主动表达,郭斯曼把思想变化写进“人物小传”,走进这位伟大母亲;她把创作激情融入舞蹈细节的处理中,讴歌这名共产党员。“听到孩子相继阵亡的消息后,她不断将家中更小的孩子送上战场。我用颤抖着嘴角一针一针地在后方为战士们纳鞋底的细节,表达她的克制和隐忍。这种情绪,情深似海而无以言说。”郭斯曼说。

一遍遍打磨作品,郭斯曼的思想境界也随之升华。“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珍贵的,但总有一种人为了祖国和民族不避危险、以身赴之,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排练间隙,郭斯曼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愿意做为这个社会‘负重前行的人。”

猜你喜欢
沂蒙初心舞蹈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不灭的初心(节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舞蹈课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