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昶 孙才智
“昨晚下大雪了,请大家上街扫雪了,党员和志愿者带头啊!雪天路滑,老人、孩子上街别滑倒了……”2020年1月6日一大早,怀柔区庙城镇庙城村的大喇叭里传来洪亮的声音。
最近,怀柔区庙城镇16个村的“大喇叭”开始广播了,“下岗”多年的村级广播员们重新上岗。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广播”,善于把书面文稿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村儿里话;也有初出茅庐的“新秀”,每次广播前都反复演练,一丝不苟。“大喇叭”让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怀柔科学城相关知识的声音传入了千家万户。
“村村响”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大喇叭”是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近年来,由于设备陈旧、线路老化、缺少专人管理等原因,各村原有“大喇叭”基本上处于失管失声状态。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庙城镇党委一班人带着问题深入村庄调研,了解各村广播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农民们反映,很留恋原来的“大喇叭”。为此,去年12月中旬,镇党委研究决定统一规划投资,对全镇所辖村“村村响”“大喇叭”、音柱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维护,共维修“村村响”“大喇叭”、音柱30余个。
为充分发挥“大喇叭”的宣传阵地作用,各村广播站努力加强政治思想舆论宣传,“大喇叭”每天播出两次,集中在午饭和晚饭期间,特殊时期、时段加播广播。广播的内容主要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怀柔科学城建设等等。“我们年纪大了,只会打打电话,智能手机也摆弄不好,村委会发什么文件,我们还得去村委会公开栏看,岁数大了眼神儿也不好,现在可好了,每天坐在家门口听着广播就能了解一些政策法规,真是方便。”肖两河村村民肖德春说。
庙城镇党委书记马国柱告诉记者,下一步,镇里将继续加强“村村响”工程的后续管理,推出貼近农村生产生活的便民服务栏目,用有特色、高质量的节目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通过“大喇叭”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搭建政务服务平台,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确保农村广播运行高效、功能齐全、可管可控、长响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