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汉语中“之”的用法

2020-04-24 00:35郝明
神州·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古汉语

郝明

摘要:古汉语中“之”的用法和意义十分丰富,能基本反应汉语发展的事实。其中作虚词用时,可以表示定语后置,该用法的主要作用是表强调,强调“之”后的定语是本句话的重点,亦是说话时的重音所在,有两种形式:中心语+之+定语、中心语+之+定语+者。

关键词:古汉语;之;强调;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表强调的“之”

在“之”的虚词用法中,表示定语后置的用法是最常见的,但目前各位学者对古汉语这一现象都只是从语法角度分析定义,还没有对这一现象的主要目的和作用做过具体的讨论。对于现代汉语来说,中心语和定语的正常语序是“定语+中心语”,定语用来修饰中心语,如“美丽的女孩”。古汉语中按照现代汉语这样的语序来说的例子也十分丰富,这时“之”是被視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同为宋代作品,范仲淹《岳阳楼记》“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天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这句话中的“之”却表示定语后置,形式是“中心语+之+定语”。我们可以确定“之”作结构助词,定语+之+中心语的用法,和“之”表示定语后置,中心语+之+定语的用法,是同时代并存的。对同时代并存的这两种现象分析,其差别不仅体现在语序呈现上的不同,而且体现在语用方面表强调的内容、成分、以及重音的不同。

定语后置句中的“之”表强调,强调的是“之”后的内容,即强调定语,同时,也表示说话时的重音。如:《岳阳楼记》“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天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其中“天之高”、“天之厚”、“学问之大”都是定语后置句,三个“之”都表示强调,强调“之”后的定语“高”、“厚”、“大”是本句话的重点。只有“登高山”,才能懂得天有多“高”,而不仅仅是懂得“高天”;只有“临深溪”,才能懂得天有多“厚”,而不仅仅是懂得“厚天”;只有“闻先王遗言”,才能懂得学问有多“大”,而不仅仅是懂得“大学问”。这里是一种隐性的正面对比,主要是山的“高”与天的“高”对比、溪的“深”与天的“厚”对比、先王遗言的“大”与学问的“大”对比,从而突出天的“高”、“厚”和学问的“大”的非常,也就是突出“高”、“厚”、“大”的程度的极致。这时的“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表强调的“是”,如:“天是很高的”、“天是很厚的”、“学问是很大的”,“是”表强调,强调“是”后的谓语。

而古汉语中“之”作结构助词,语序为“定语+之+中心语”时,“之”同样也可以视为表强调,但是强调的程度没有定语后置时的强调程度深,这时同样强调的是“之”后的内容,但是强调的成分不一样,变成了中心语,重音也发生了改变,不受局限。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之”,即结构助词“的”。这时强调的成分变成了“醉翁”的中心语“意”上,主要是强调“意”不在酒而在于山水。

再如:《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其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强调定语“铿然有声”,“者”再次复指、强调中心语“石”,不是所有的“石”,而是“铿然有声”的“石”。所以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敲击能发出铿锵有力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结合全文来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作者苏轼在到处都充满可以发出“铿然有声”(即“钟”音)的石头的地方,发现只有一座山以“钟”命名,产生了疑问,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这句话不用结构助词“的”,不说成“铿然有声之石,所在皆是也”,而是要用“之”来倒装,变为定语后置句,用以强调定语“铿然有声”了。

“之”用于定语后置表强调的形式

“之”作虚词使用时,可以作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此时主要作用是表强调,强调“之”后的内容,即被后置的定语,“之”后的内容也是说话时的重音所在。有两种形式:

中心语+之+定语

这种形式最多,除了第二部分的例句外还有: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篇》)

②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贾谊《过秦论》)

③跨属城之雄,冠百里之首。(孔稚珪《北山移文》)

④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杨衒之《王子坊》)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爱霁云之勇且壮。(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⑦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逍遥游》)

中心语+之+定语+者

这种形式的数量较少,“者”主要是复指,强调不是所有的“中心语”,而是被“之”后置的“定语”一类的“中心语”,所以可以理解为还是对定语的强调,译为“……的人或物。”除了上述例句外还有: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之”用于定语后置句,表强调的用法,例子颇多,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表强调的“是”。用作结构助词的“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其前后连接的定语和中心语来说,也是一种强调,强调的是结构助词“之”后的中心语。但是其强调程度不若反映定语后置的“之”的强调程度。

参考文献:

[1]朱玲.《百喻经》“之”字用法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9

[2]李丹丹,侯海芹.《孟子》中“之”字的助词用法[J].文学教育.2012.05

[3]雒文泉.浅析“之”字本义[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9

[4]吴春波.《诗经》中《周南》和《召南》的“之”字用法探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2014.01

[5]韩亚男.《战国策》中“之”的词性和意义探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06

[6]高骥.试析《论语》中“之”字的助词用法[J].菏泽学院学报.2015.08

[7]王红生.古汉语虚词“之”、“者”、“所”使主谓结构偏正化的语法功能[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8]王中宇,陈晓东.《战国纵横家书》“之”字用法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6.03

[9]叶莉莉.《战国策》“之”字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18.05

猜你喜欢
古汉语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正反同辞”理论在古汉语教学中创新研究——以“罢极”训释为例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上古汉语方所介词“在”的对比研究*——以《今文尚书》、甲骨文和金文为例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见于《说文解字》的晋江、石狮闽南方言上古汉语词汇
论古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是时”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
活用成语梳理古汉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