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如何打造新媒体爆款

2020-04-24 14:47陈微
记者摇篮 2020年3期
关键词:爆款新媒体

陈微

【摘 要】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互联网传播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新的社会语境、传播格局和精神需求正在形成。传统主流媒体借助新媒体崛起的契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原创爆款内容,才能吸引流量,稳定受众,扩大影响力。如何打造原创爆款?本文从五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   爆款   生产传播机制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原有的新闻传播格局和媒介生态逐渐瓦解,新的舆论格局和社会语境正在重塑。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和即时通信工具的出现,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发声提供了新的平台。爆款内容有哪些共性?在新的传播环境中,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利用自身公信力吸引流量,持续打造爆款内容?本文将从五方面探索爆款内容的生产机制和传播机制。

一、紧跟热点

网络信息过量、流量高度集中带来的后果就是,受众更愿意去点击那些反复被点击、频繁被刷屏的文章,而不是看陌生文章。热点是由受众自己选出来的最受关注、自愿传播的话题,自带流量、讨论度高。热点本身就具有大众关注、引发热议、容易传播的特点,是通往10W+的最短路径。热点之所以能被广泛传播,能被受众主动分享,在于它为受众的交谈提供素材,促进了社交连接。例如2018年的“乐青女孩顺风车遇害事件”发生后,有些公众号会总结女孩在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应该如何防御。受众获取此类信息后,就产生把资讯分享给好友的想法。在获得分享有用资讯的价值感的同时,还能在自己的社交圈中树立帮助他人、表达善意的形象。

二、引起共鸣

共鸣是对人心的准确洞察。如果信息、观点、视频所描述的故事、情境、情绪触动受众,使受众感受到心理共振与感应,那么它就具备了爆款的基础。引发共鸣可以提高文章的打开率和阅读率。不同程度的共鸣感对于调动用户情绪和行动有着不同的效果。共鸣感越强烈,越容易调动受众做出点赞或分享的动作;共鸣感越弱,受众看完只是接受了,并没有要行动的欲望。通过制造共鸣感,不断地跟受众建立情感连接,能够提高受众黏性。

认同感是共鸣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种认同感是受众无法准确表达出来的,受众就倾向于转发这些和自己相关度高的东西,以此作为谈资,提升自己在社交媒体中的存在感。想要引发受众的共鸣,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在写作上也要与传统媒体相区别。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新媒体写作中可以多引入话题讨论,引发受众发表评论或选择立场,因此在写作中应适应新媒介属性,改变传统纸媒的严肃风格,体现亲近、灵活的传播格调。句式上多用短句,语言上多使用互动性、谈话式的语言,多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进行交流。

三、发掘新意

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媒体公众号尤其是资讯类公众号的内容趋同已成为事实。想要在众多同类公众号中脱颖而出,本质上还是要靠观点取胜,要找出跟其他平台不同的选题立意和切入角度,通过不同领域元素的碰撞、寻找痛点,从而给受众带来超出预期的惊喜感和满足感,进而产生分享动力。

选题立意独辟蹊径首先要基于公众号初始设定的价值观大方向。与其他自媒体公众号不同,传统媒体公众号不会为了制造爆款而一味博人眼球或降低底线,而是要起到记录时代、参与社会的作用,因此在寻找对同一事件的独特视角时,选题立意不要偏离正确的价值观。

发掘新意,除了要寻找对同一事件的独特视角,还要有对生活的新洞察、新发现,寻找那些熟视无睹的痛点。

四、输出价值

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推动新媒体的发展,也使受众的新媒介素养不断提升,受众的口味越来越刁钻。一个选题能否刷屏,不仅取决于媒体平台能扩散给多少受众,更取决于第一批受众接收信息后,是否愿意阅读,以及阅读后是否愿意转发给下一批受众。媒体输出信息的价值,就在于能为受众提供谈资,帮助受众在社交媒体中提升存在感。媒体输出价值的含金量高,能为受众分享提供理由,从而获得不错的流量。

与自媒体相比,拥有新闻采访权和完整的采编审核体系,使主流媒体在对事实的及时披露、权威解读、核实鉴别上更具优势。主流媒体应成为权威信息的传播主渠道,权威解读方针政策,客观判断行业走势,及时调查事件真相。对于受众关心的重大事件不回避、不失语,打造新闻的“第一信息源”和“第一解释权”,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除了提供知情权,有价值的观点也能增加媒体输出信息的含金量。主流媒體的内容制作需要从信息模式转向解读模式,不但提供信息,更要提供可信赖的观点,不盲目炒作,不追风媚俗,为受众明确认识、把握方向、作出决策提供思路。

五、讲好故事

好故事自带传播属性。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相对于摆逻辑讲道理的说教,将观点或信息包含在充满丰富细节的故事中,更容易让对方自然而然地接受和分享,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对数据、观点的敏感度远远低于对一个故事、一个人物的敏感度。

好的故事,要围绕当下的热点展开。2019年7月,《辽沈晚报》多篇正能量“爆款”报道被中央媒体关注转发。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一个月时间,“沈阳蛇博士千里救人”全网阅读量3000万+,“铁岭无臂爸爸带娃”全网阅读量2500万+,“虎护士钻大货车底下救人”全网阅读量1200万+、“八旬翁回家爱心拼图” 全网阅读量1000万+,“两车相撞后司机互相安慰” 全网阅读量5000万+,这些报道的总体阅读量超过1.2亿次。中央媒体为何在短时间内转发这么多辽宁正能量报道?究其原因,正是因为这些报道讲述了一个个蕴含正能量的好故事。这些具体而鲜活的新闻故事,把辽宁人大爱无疆、诚信为本、和谐友善等高尚品格更多地展现给全国人民。中央媒体引用、转发、跟进这样的报道,阅读量、评论量、点赞量都获得了可观的数据。

(作者单位: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沈晚报社)

【参考文献】

[1]方舢,胡园,杜杨,涂伊默.“爆款”的秘密: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的头部内容长什么样?.澎湃新闻湃客频道;

[2]司格,闵捷.如何打造新媒体爆款.新闻战线;[3]李良荣.主流媒体创新转型重在影响力.青年记者.

猜你喜欢
爆款新媒体
金城“爆款”动漫能走多远,由艺术性决定
5月男女童鞋爆版一览
中国最难懂的温州话居然这么好听——点击量超百万的爆款产品带来的启示及其他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论好老公的“爆款”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