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圆一个梦 艺术希望行

2020-04-24 09:22熊迪
民主 2020年1期
关键词:沙坪坝区武隆山镇

熊迪

叮铃铃,伴着开学的铃声,来自武隆山区的学生张晓(化名)踏进了位于沙坪坝区的重庆市第七中学,“如果没有沙区民进的叔叔阿姨们,或许我来不到这里,对我来说这是幸运而珍贵的”张晓说。而这一切都得自于民进沙坪坝区委会的“艺术教育希望行”活动,“是艺术教育希望行带我走进音乐的世界,帮助我实现了艺术梦想”张晓激动地说。

路远迢迢,艺术教育燃起的新希望

2013年,距离主城两百多公里的武隆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而仙女山镇中心的希望小学,80%都是留守儿童,张晓正是其中的一员。爸妈离异的张晓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家中还有一个弟弟,父亲常年累月在外打工,因此姐弟俩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性格十分内向。而她就读的仙女山希望小学当时的硬件条件十分有限,没有音乐、美术等专职教师,所以艺术课程对于这里的孩子而言就只是一个知而不及的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梦”。

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民进沙坪坝区委会积极响应号召,在得知学校现状后,认真调研反复研究,并结合会内实际情况,决定通过扶贫先扶智的方法,利用好党派的教育资源,特别是艺术人才,开展一场以艺术教育为主的智力帮扶活动,于是2013年11月正式在武隆区仙女山镇希望小学落户,开始了第一个三年帮扶计划,他们将此命名为“艺术教育希望行”,希望通过艺术传播,埋下快乐的种子,用艺术温暖山区孩子的心灵,摘掉他们精神上的“贫困”帽子,张晓便是首批帮扶的学员之一。

活动初期,通过开设古筝、美术和排箫三个兴趣班,坚持每周一次派会员老师往返上课,就这样开始了漫长的教育扶贫之路。七年的时间,每次往返四百多公里、六个多小时的车程,艺术课堂却一次没有停止。

困难重重,艺术桥梁架起的“父母”情

上山的路难走,“艺术教育希望行”的路更是艰难。没有乐器、美术设备等,民进沙坪坝区委会发动会员调动一切资源为学校筹集,捐赠了“艺术教育希望行”所需要的全部乐器、美术耗材、音乐凳、画框及画桌等共计40余万元。为了不给学校增加负担,支教过程中的吃住行全部由企业界的会员们提供保障。参与支教的老师也是分文不取。

由于对艺术的认知较少,一开始的支教过程并不顺利,很多家长甚至当时有镇里的同志、老师都觉得扶贫捐钱就好了,教这些有什么用?但是随着支教老师们的坚持,特别是孩子们一天天呈现的变化,慢慢才由不“看好”转变为欢迎。

因为一些家庭原因,孩子们的心理上会产生一些偏差。有时候上着上着课会有孩子突然地哭起来;有的孩子会因为过度自卑而不会甚至不愿意和同学相处;有的总是充满抱怨,对身边一切事物都充满敌意……这一切都让教古筝的李彦锦老师揪心。她说:“作为母亲,我真的为这些孩子心疼,这些本不应该孩子承担后果的事情过早地落在孩子肩上,让他们渐渐丢失了爱的本能。”

因为身体原因,李彦锦总会提前一天由老伴陪同去,既为保证教学也为了多和孩子们在一起。她用母亲般的胸怀爱着这些孩子,使他们渐渐变得柔软,学会理解和包容。李彦锦说:“只有学会心软的人,才能变得温柔,才会传递出爱和快乐!”在她的悉心陪伴下,孩子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真诚,人也变得越来越阳光。

正是在李彦锦的耐心教导下,张晓从对音乐一无所知到现在考过国家艺术等级考试古筝十级,并以优异的成绩被沙坪坝区民进推荐到主城高中就读。

教美术的王和平老师和排箫老师丁波都是学校的骨干,平时教学任务繁重,但为了不耽误仙女山镇孩子的日常课程努力协调本职和支教工作,风雨不改。从最基础的识谱、节奏、辨识色彩,甚至是握笔入手,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制定教学计划,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却没有丝毫怨言,他们说:“时间久了,我们也都放不下了。”

曾经很多人质疑“我们可以坚持多久?”也有很多身边的同事,朋友不解地问:“你们图什么?”参与支教的会员们回忆道:“看着孩子们交出一张张可喜的‘答卷,我们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

扎实前进,艺术帮扶开辟新路径

孩子们一天天发生着变化,从当初的大大咧咧到现在的谦谦有礼,从过去的怯弱含羞到如今的大方自信,在各类比赛和演出中崭露头角,渐渐地引起当地政府的关注。中共武隆区委统战部也主动对接,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下,区委会先后同仙女山镇希望小学、石桥苗族土家族乡、仙女山镇中心小学校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最多的时候帮扶范围辐射了四所学校和一个村。2018年5月,经过商定,区委会决定对仙女山镇中心小学进行长期艺术教育帮扶。

为了满足孩子们登上舞台的梦想,民进沙坪坝区委会连续三年为学校策划主题活动,编创节目30余个,从《同心同行·童梦启航》到《堂堂正正 有志少年》再到《初心有梦 感谢有你》,让孩子们在放飞希望的同时学会坚强与努力,懂得感恩与回报。编创的手舞《堂堂正正 中国少年》现在已被纳入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作为每天课间操的一部分;邀请学生来沙坪坝举办专场音乐会和画展,受到各界好评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自信;以支教教师为主编撰的校本教材帮助学校申报了特色课程。

2017年10月末,武隆区已经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但艺术扶贫并未止步。随着武隆县升级为武隆区,并对希望小学进行改造扩建,“艺术教育希望行”也做了相应的调整。2018年9月,希望小学正式更名为仙女山镇中心小学校,民进沙坪坝区委会又有了新动作,由培养学生更倾向于师资引导,把每年对所帮扶的学校教师开展的暑期培训更为固定化。从支教之初就要求学校在本校配备助教教师,让教师与学生一起学。2018年开始,为了扩大古筝教师队伍,还特别在当地考察并委托了一位古筝专业教师为学校的三名教师单独进行培训。同时在学校即将落成之际,邀请武隆区仙女山镇三所学校校长到沙坪坝区三所小学进行参观交流,为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提供建议。结合区委会的 “春联万家”活动,积极倡导城乡小朋友对接手拉手;还发动会员为新落成的学校图书馆捐赠图书6000余册。2019年希望小学开设了全国首创的公益“度假课堂”,区委会在课程设置上给予了指导,并派出相应的教师支持。

硕果累累,教育帮扶吸引新力量

截至目前,区委会已开展三期艺术课堂,受训学生逾500人。培养的学生中古筝水平最高的已经达到十级,其余人均达到五级的演奏水平;排箫班的学生也能流畅地演繹各类曲子;美术班的学生有一百多幅作品在国内的美术大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四十多幅。该校还在全国少儿美术展中获得“优秀教师团队奖”。

随着活动的深入,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关注、支持支教活动:2014年6月9日,中共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带领全市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有关领导详细了解了 “艺术教育希望行”的相关工作,给予一致好评;2016年,该校被列为全市扶贫工作会现场会点; 2018年,中共武隆区委统战部还在新落成的学校设立“统战文化进校园”的展板,并将民进沙坪坝区委会的工作列为专项上墙。三位艺术老师还被授予“艺术扶贫天使”称号。

越来越多的会员、爱心企业主动参与。支教队伍从起初的三五人到现在近四十人的常规队伍,会员们也是越干越起劲。2015年民进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在沙坪坝商圈办的支持下,在三峡广场举办“艺术教育希望行”成果展;同沙坪坝区文化馆联合组织仙女山镇希望小学古筝班的孩子到沙坪坝进行专场演出;2017年得到区文化委的帮助邀请希望小学部分古筝学生到沙坪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受邀观看中央芭蕾舞团慰问演出等等。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艺术教育希望行”的后勤保障也得到了多方支持。民进重庆市委会拨付工作经费2万元;经同友好单位沙坪坝区城管局为“艺术教育希望行”捐赠了专项工作经费12万元;与沙坪坝区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签订了合作帮扶协议,为活动无偿提供交通车辆及工作人员;同时该队队员也成为了“艺术教育希望行”活动的志愿者;重庆正和岛优兰汇为活动捐赠专项经费10万元;重庆广播电台“重庆之声”栏目连续两次进行了采访;“寻声”“因为爱国”等社会爱心公益组织和人士专程赴学校开展公益活动。

七年时间,仅仅是民进沙坪坝区委会为教育扶贫谱写的一个开始。他们还将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用爱与责任撑起孩子的一片蓝天,让他们的梦想如花绽放,让他们的人生与艺术结伴而行。

猜你喜欢
沙坪坝区武隆山镇
“钓”口罩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石门县壶瓶山镇人民政府
在抗疫中发展的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创甲路上奋力前行的沙坪坝区中医院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沙坪坝区为例
东莞茶山镇南社村
自然的遗产 世界的武隆
八乡山镇:一个富有魅力的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