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
议论文写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论证,即当确定了一个观点之后,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有的同学往往举几个例子就认为这是在议论,其实例证法只是众多论证手法中的一种,它的证明力度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我能举出例子证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同样地我也能举出相反的例子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所以例证法可以用,但不能通篇都是例子。真正有思辨性的议论文还是体现在对一个问题深入的或者多角度的思考之上。
写议论文,首先要把观点中的核心概念界定好。在一篇议论文中,核心概念应该是统一的。如果核心概念不一致,有两个或多个,那么该文的论证必定是混乱的。比如“论勤奋”这個话题,如果我们不界定好什么是勤奋,那么这个概念就容易和“好学”混淆,学生以为自己在论述“勤奋”,实际上可能是在论述“好学”。这就是没有仔细考虑清楚“勤奋”和“好学”的差别,实际上前者强调的是学的程度,后者强调的是学的态度。
当明确好观点中的核心概念后,我们就要思考这个核心概念能不能进行分解,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解。对一个概念可分解的层次越多,文章可供论述的话题也就越丰富。比如我们讨论“规则”,在界定什么是“规则”之后,我们就应该进一步思考从类型上划分,“规则”有哪些种类;从适用的范围划分,“规则”又有哪些;从时间角度划分,又有哪些以前的规则在今天仍然适用,哪些需要修订……经过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就能将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解,让它变成一个个更加具体的问题,这样就能进一步拓宽我们的思维。比如,我们通过上面的分解,就可以发现“规则”其实是会改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地域、适用人群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规则”是有范围的,对不同范围的规则,我们的态度也并不相同;“规则”有正确合理的一类,也有错误不合理的一类……当我们对“规则”的含义分解清楚之后,继续思考“我们该如何看待规则”这一问题就有了非常充实的内容,不容易将作文写成空话套话,而是能对具体的内容进行论证。
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病了。子路见状询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孔子给出了他的见解:“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请以《君子亦有穷乎》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这则作文材料来自《论语》中的一个著名故事,子路作为追随孔子最忠诚的学生,看到老师和其他人因为断粮都生了病,他很生气,问孔子“君子难道也会处于困境之中吗”。文言中的“穷”的含义往往不是物质上的贫困,而是指困境。子路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他的愤怒也是可以理解的。在他看来,孔子这样的贤德之人是君子,既然是君子怎么还会陷入如此不堪的困境之中呢?孔子没有开导他,也没有跟着抱怨自己的狼狈处境,而是说了这句千古流传的话“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就是“君子能够在困境中坚守节操,而小人在困境中就会胡作非为”。“君子亦有穷乎”这个作文题目实际就是希望学生能结合《论语》谈谈对为人操守的认识。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篇作文需要讨论的内容是在面对“穷”这个共同的前提之下,“君子”和“小人”不同的选择,君子选择了“固”,小人选择了“穷”。这意味着并不是君子就不会遇到困境,而是困境成了区分君子和小人的试金石。那个能在困境中坚守自己节操与底线的人,最终成了君子;而那个趋利避害,害怕损害自己利益,为摆脱困境无所不为的人最终成了小人。君子并不因为自己品德高尚而能幸运地脱离困境,相反在现实的层面下,他可能比小人的结局更加悲惨,但是在精神上,在人的境界上,他却是永远的赢家。
当明确了这些内容之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这个作文题:
1.在“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句话中,核心的概念是哪些?
议论文写作的难点在于对于核心概念的界定,比如这个题目中的“君子”“小人”“穷”“固”和“滥”。我们需要在作文中明确这些概念是什么意思。
2.作文要有层次,其中一个办法是对核心的概念进行分层,比如“穷”。困境有层次的区别吗?吃不饱饭是困境,理想破灭也是困境,自己的信仰崩塌还是困境,这些困境有区别吗?马斯洛曾经提出过需求层次理论,人最底层的需求是生理需求,最上层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无法实现时人所处困境的不同层次。
3.君子为什么能坚守困境呢?小人又为什么会在困境中胡作非为呢?
需要证明一个观点正确,不仅仅要告诉别人它正确,更需要证明它为什么正确。所以对君子和小人的选择,需要从理性上分析为什么君子能做得到,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能让君子在痛苦面前仍然坚守做人的高贵品质,正是因为很少人能做到,所以这种品质才更显可贵,才更加有价值说明他们为什么能够如此。
4.高中生写的议论文是需要有时代精神的,也是需要有现实意义的。如果我们只是对几千年前的人的行为发表一通感慨,那么议论文的现实针对性就不能体现出来。所以孔子这句话的价值在哪里,今天读《论语》的价值在哪里,这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我想如果在提笔之前,能够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那么所写成的文章也一定是有真正思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