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走马灯。
准备材料
一个玻璃杯、一根珠针(或者大头针)、两条硬卡纸条(可以随意从包装盒上剪,只要能搭在杯子上即可)、细胶带、一张圆形的薄纸(直径约7.5厘米)
准备好了吗?跟着大脸兔一起动手做一做吧!
把两条硬卡纸条叠(dié)成十字形,在交叉点处垂直穿过珠针(针头朝上),并用胶(jiāo)带简单地固定一下(珠针很锋利,这一步可以让爸爸妈妈来帮忙)。
把这个装置架在玻璃杯上。
处理圆形的薄纸,可以按照下面的图来制作。
把折好的圆形纸片放到珠针尖上试一下,如果发现明显偏(piān)向一边,可以通过改变折边折起的角度,来调整一下重心(重的一边多往里折一点),只要整张纸片保持平衡(hénɡ)就可以啦。
先把走马灯装置取下,然后缓慢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热水(這一步要小心,不要让热水烫(tànɡ)伤自己哦,或者请爸爸妈妈帮忙吧!),最后小心地把走马灯装置架到杯子上方。
原理分析
纸片在针尖上转动了!原理其实很简单,纸片之所以转动起来,是因为玻璃杯中上升的热空气遇到了冷空气,在上方形成了风,进而带动了纸片旋转。
请你想一想,如果纸片折叠的角度不一样,这个走马灯的装置还能转动起来吗?赶紧动手试一试吧。别忘了把结果告诉大脸兔哦!
古时候的走马灯用的不是热水而是火,灯内点上蜡烛(là zhú),蜡烛燃烧(rán shāo)时产生的热力形成气流,可以让轮轴(lún zhóu)转动起来。古时候战事多发,人们喜欢剪一些武将骑马的剪纸,把它固定在轮轴上,烛光便将剪纸的图像投影在灯罩上,灯罩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这种灯因此得名“走马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