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作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著作,从古至今,无数的古圣先贤都对它做过阐释。儒家思想影响中国社会二千多年,直至今日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说到中国人的思想和思维,人们就会提及儒、道、佛三家,而事实上今日国人的思维早已是三家合一的产物,很难区分说某一观念只遵从某一家的思想。但又因历史的原因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中国人的骨子里实则更多是受儒家思想的支配,佛道两家作为完善人格的调和和补充。在“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相互过程中,《论语》早已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而如今的人们,依然能够通过对这本原典的解读找出时代所需要的文化养分,这就是经典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首先,求知是为明理,先秦诸子赋予人们更多的是人生的启迪,在“道”与“技”的关系上,更多地是给人们“道”的启示,至于“技”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积累和学习来实现的。在孔子那个时代,随着周朝礼乐制度的衰微,原有的官学体系已无法维系,私学的兴起奠定了后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则是这个时代的先驱者。孔子出生于鲁地,所谓“周礼在鲁”,《论语》也是典型的礼乐文化的产物。而礼不仅是外在的制度规则和行为范式,也是内在的价值追求,它是建立在血缘和宗法制度上的,反映在社会要素上则是人们所谓的“家国同构”的形式。家中有老幼尊卑之别,推之国家亦然。因此孔子有:“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本是“孝悌”,是做人的根本,这正是从家庭的角度来讲的。对此人们就能更好地理解“齐家治国”的含义,也明白何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其次,孔子在《论语》中为人们设定了两种人——“君子”“圣人”,这是儒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而这两类人又有一个等级划分,圣人高于君子,圣人乃是瑶池圣水,可望而不可及,尧舜都还未达到,而君子则是我们平常人可以践行和追求的。无论是君子还是圣人,都具有超高的道德标准。孔子把德行看得特别的重要,孔门四科中,德行放在了第一位,由此可见一斑。颜回作为孔子最喜爱的弟子也被列入德行科中。而《论语》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不孤,必有邻”等语段也层出不穷。最终,儒家为人们构建了一条从常人到君子,直至圣人的修行之路,而这条路又是以求仁来践行的。
仁在论语中并未做出具体的定义,究其原因,仁乃属于形而上的“道”,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这是很难准确定义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仁”的基础是爱人,而这种爱与墨家所倡导的“兼爱”还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一种一视同仁的爱,而是有疏亲远近的爱,一种推己及人的爱。这种建立在宗法血缘制度下的思想价值当然是具有其合理性存在的。在马厩焚毁,不问马先问人的行为中,人们可以看到一种朴素的人文关怀。仁作为儒家追求和奉行的“道”,只要须臾不离其身,也就近于圣人了。
君子一直都是儒家所追寻的理想人格,在笔者看来,君子最重要的两个特征用乾坤两卦的象传解释最为合适,一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二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刚好作为君子人格的两个方面,来塑造和完善君子。作为君子,必须要以强大的道德情操来要求自己,就如大地那样宽广而厚重,故而君子能“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此外君子还应该有价值上的追求,所谓生生不息,奋发向上才是完善其人格的最终目标。“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虽然站在孔子的立场,君子所追求的是“仁爱”之道,是求学为政之道,具有强烈的济世安邦的意味,但对如今的我们来说,何尝不能把它理解地更为宽泛呢?理想人格的追求或许距离人们太过遥远,但把它作为内心的一种坚守和信念也未尝不可。既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又要有奋发向上的意志,并让这样的信念不会因时因事而改变。
孔子最大的贡献在于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河。虽然受儒家学派理念的引导,孔子所传授的教学主要以“君子之学”为主,也就是如何把人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管理者和统治者,但他“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的思想理念对后世的影响也是相当深远的。
中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度,是其他文明所无法比拟的。“教”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说明至少远在殷商时期我们的先民就有这样的意识了。《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上行下效的过程就是教的主要流程。又班固《汉书·艺文志》云:“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说明在周时,贵族阶层已经有这样完备的识字教学流程了。或许正是从远古就有这样的传统,所以直至今日,华夏文明才成为了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绵远数千年的古老文明。而孔子的巨大贡献在于,在官学衰微,私学兴盛的时代,他成为开百家之学的先行者,同时促进了这种文化传承和教育至上的理念在民众中传播。
孔子的的重要理念有两点:其一是浓厚的诗教传统,其二是把道德培养作为首要任务,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周代诗歌不仅是作为“主文谲谏、考察民风”的一种手段,同样还发挥着“陶冶情操、启迪情志”的作用。所谓“诗言志,歌咏言,律合声”,诗歌是用来抒发内心情志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通过这种中和之美,儒家最终要達到的目的是把人培养成君子。
孔子洞悉人的本性,他意识到了人性具有共通的地方,同样人性具有共同的弱点。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就指人天生所具有的本性,他认为所有的人都是相近的,习是指后天积习已久的习性。那么为什么后天的习性会相差如此之远?这就是教化和学习的力量,所以《论语》开篇就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快乐的过程,他是一种不断求道的过程,是一种反求本性的过程,是让人趋于完人的过程。
德育的本质是一种内心的自我约束,而儒家倡导的“求仁”实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如今的时代,德育似乎在很多地方都是缺失的,有有才无德的人,这样的人地位越高,对于社会危害越大,他们缺少了一种内心的自我约束。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但不以道得之,则“不处”“不去”。能安贫乐道的人心中一定是恬淡的。而如今还在坚守的人时常会感到困惑,正如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感叹的那样:“‘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但事实也证明,恶必有恶报,没有受过良好道德教育的人最终的结果都不会好。有孔子那样“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的信念,十分必要。
(北方民族大学)
作者简介:何雨盎(1993—),男,四川广汉人,硕士,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