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政金课品牌传播研究
——以《深度中国》为例

2020-04-24 03:14黄岭峻许换换
湖北社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深度思政时代

黄岭峻,许换换

(华中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我国教育大计中思政课化人育人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高校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不断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当前,面对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出现的种种困境,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挖掘并利用媒介融合信息传播优势,积极打造高校思政金课品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增强思政课程亲和力,提升学生获得感,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最大程度化弊为利,切实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

一、全媒体背景下打造高校思政金课品牌的必要性

网络与新媒体高速发展,信息传播已进入全媒体时代,全媒体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代高校思政金课品牌打造、传播和示范效应能够有效促进全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接受,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不断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旗帜鲜明地强化大学生思想引领,是新时代深入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策要求,是有效打破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困境的现实需要,是新时代增强“四个自信”、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一)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策要求。

全媒体时代有效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力,事关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再次明确了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战略目标和前进方向。新时代狠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系列重要讲话和精神的时代需要,也是我国教育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全媒体时代打造高校思政金课是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举措,对于深入推广高校思政教学成功经验、强化品牌教学示范效应、高效宣传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多元思潮的存在使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环境愈加复杂,在坚持高校思政理论课基本教学方向基础之上,仍需大力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金课教育大格局,不断增加高校思政教学含金量,使主流意识形态于大学生教育中着实有效入脑入心。当前,我国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打造高质高效、全方位育人的高校思政金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扭转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不利形势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3](p5)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迎来了机遇,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互联网具有开放共享的主要特征,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可控性较差,而大学生是思维活跃的网络强用户群体,极易接受各种网络新思想、新内容、新事物,这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导地位产生了强烈冲击。在当今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频繁的新时代,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变思政“水课”为“金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自觉性和获得感极为重要。此外,面对全媒体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仍有不少高校思政课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思维方式,其教学模式、授课内容不能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无法对接时代热点和学生群体关注点,导致思政课堂出现漫灌不进现象,使得高校思政教育主阵地的使命无法真正落实生效。因此,全媒体背景下打造高校思政金课品牌,是有效增强高校思政课程思想性、理论性和引导性,以及思政教学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的重要举措。

二、《深度中国》视角下高校思政金课品牌的输出过程

《深度中国》是华中科技大学在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教育系列讲话和精神基础上打造的爆款思政课程,目前已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成功入选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是大学生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当前,该课程受众范围广,已形成金课品牌示范效应,经过成熟后的经验总结和推广,已带动并孵化系列创新型思政教学课程,如《当代中国》《加油中国》《生命长江》《尚美中国》《温情中国》等,有效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力和引领力。“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终点”,[4](p172)从传播学视角考察《深度中国》“产品”萌芽、“产品”成型并最终金课“输出”的整体过程,能够凝练先进思政教学和传播经验,深入推动周边地区高校思政课程“课堂革命”,最终形成“圈式涟漪”的波动改革效果,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借鉴之处,为新时代我国思政课程建设深入推进、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添足动力,进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形象识别:《深度中国》思政课的品牌雏形。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是作为接受主体大学生的自觉反思和对知识的内化吸收程度,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效接受的前提是受众学生群体对课程的认知、识别和认同程度。一门好的思政课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和情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内心自发式和自觉式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变高校思政教育“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在既有“无聊”“乏味”思政课标签的学生群体认知和评价中,创新思政课教育和传播方式,提升思政课识别度、趣味性、艺术性和吸引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新鲜感和关注度。因此,课程形象识别系统便成为高校思政金课品牌打造和传播的必备要素,该形象识别系统主要包括理念识别、视觉识别、行为识别和听觉识别四个维度。高校思政金课拥有自身品牌的战略定位、核心识别以及品牌传播的必备元素。金课品牌的战略定位具有方向导向作用,其核心识别是课程品牌的根基所在,代表了课程品牌的价值主张和最初使命,课程品牌传播的必备元素则包含课程名称、课程理念等等。

《深度中国》高校思政公选课自开创以来便以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政教育系列思想为指导,输入金课实体打造意识,并于无形之中将课程品牌形象符号化,在运行之中巧妙设计、创意执行,目的在于“积极试水”,打破高校思政课程既往刻板印象、创新教学内容方式、攻破课程效果困境、推进课程思想入脑入心。该课程创意设计了四个形象识别子系统,即课程理念和口号为“深度地了解中国、了解深度的中国”,这是课程的理念识别维度,使得课程有了独特的身份和自我;其课程LOGO也经过精心设计,制定了标准色和标准字,这是课程的视觉识别维度,使得课程理念得以更鲜明化地视觉表达;其课程教学方式也更为新颖多样,“一课多师、多师同堂”的教学模式是其行为识别维度,使得课堂教学更具识别性;另外,“乡愁四韵”作为课程的听觉识别维度,歌曲中自有的家国情怀也于无形之中激起了大学生满满的爱国情怀。每一季的开官歌唱都能够带动大学生的现场合音和情感共鸣,这种认知与情感上的深度体验使得课程留下了“季季相传”的高认同和好口碑。其中,媒介的重要作用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之中。总之,《深度中国》思政公选课通过品牌自身完整的形象识别系统和新媒体的充分运用,使得课程品牌内容和形式得以深化,品牌雏形得以显现,品牌思想得以传播。

(二)议程设置:《深度中国》思政课的品牌深化。

全媒体背景下媒介教学和媒介素养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媒介效果理论中传播者的主导和把关作用不容忽视。高校思政教育中议程设置应用能够助力传播者有效提升课程导向性和实效性,在传播主旋律过程中对学生思想和行为进行主动性影响和把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学生思想价值进行正向塑造。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取决于受众学生群体对教育内容的有效接受程度,议程设置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大众传媒可以借助“特定内容”传播对社会大众实施“既定影响”,[5](p83)高校思政议程设置能够优化事件、理论等接受客体,并在保证正确价值导向基本前提下提升课程内容质量、满足学生知识诉求、提高学生课程获得感。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应积极运用议程设置功能,结合受众学生群体心理认知规律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主动设置具有时代性、生活性、网络流量型的正向课程议题,于思想文化多元交织的网络中获取正能量教学素材,将主流意识形态话题置于“非主流”怪谈之上,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真正内化和有效接受。此外,应用高校思政课程议程设置,能够使教师对知识内容、时效和范围有效选择和适当掌控,于万千网络思想话题中主动筛选学生兴趣关注点,从而有效提升思政课程的可控性和实效性。

《深度中国》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学工作,课程口碑和品牌效果的深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课程议程设置的运用。课程聚焦新时代中国理论与实践中的时事热点问题,内容含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等各个方面,“一课多师、多师同堂”的教学模式与专题、对谈、问题等的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通过多视角、多层次、多方位对所授问题进行全方位透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获得了较强的传播力度和良好的传播效果。课堂学生的积极参与互动、课后学生“更爱祖国式”的情感抒发和大量“良心好课”的效果反馈则是课程传播力度和传播效果的最佳说明。《深度中国》每季课程十二讲内容,开课前的议题选取和每节课前的集体备课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思政课程的可控性和实效性。在充分把握大学生思政特殊教育价值基础上挖掘每节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的趣味性,以及关注现实进行情境教育,避免大而空的理论说教,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润物细无声”式地输入了主流意识形态,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深度中国》课程始终坚持举旗导向、内容为王,在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基础上提升教师和学生媒介素养、合理设置议题、深化教学内容,其课程议程设置既“接地气”又“接仙气”,既有“下沉”又有“升华”,使大学生高校思政教育印象得以改观,提高了大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增强高校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的同时又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三)“五W”模式:《深度中国》思政课的品牌形成。

拉斯韦尔“五W”理论表明传播是具有企图影响受众的目的性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旨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价值导向性。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是衡量思政课程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课程建设中课堂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关键。“五W”理论的五个环节体系应用于高校思政课建设,能够创新课程教学体系,提升思政教学质量。分析“五W”模式系统的五个环节,能够更好地运用其理论内容指导高校思政实践教学传播过程。拉斯韦尔认为,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可以分解为“谁”(传播主体)、“说什么”(传播内容)、“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媒介)、“对谁说”(传播对象)、“产生什么效果”(传播效果)这样五个部分,[6](p31)这五个环节在高校思政教学传播过程中分别对应教育者、教学内容、教学媒介、受教育者、效果反馈这五个要素。教育传播者是知识传播的起点,也是思政课程传播过程中最富主动性的一环;教学传播内容是思政课程传播的核心;教学传播媒介是思政教育双向互动的重要平台和纽带,是教学传播实现所依赖的物质手段;受教育者是思政教育有效接受的关键主体和最终目标;传播效果反馈是受众思想观念转变程度的直观反映。

《深度中国》课程至今已成规模体系,其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深度融入“互动”要素,如图1所示,每个课程建设环节都实现了全员战斗和全员深度互动的良好传播效果。《深度中国》在构建课堂教学“五W”模式中,变课堂被动灌输为学生自觉主动吸收,把握了全媒体时代学生思维导向的主动性,着实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学生群体中的有效传播。基于“五W”模式的《深度中国》深度互动式思政教育传播已成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为主,积极吸纳其他领域优秀教师团体,充分挖掘教师团队才能智库,促进其主观能动性充分融合课程议题,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将“控制”和“把关”的主动权牢牢掌控,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强实效性互动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听课和思考兴趣;第二,在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受众特点前提下,围绕议题设置精心组织每周团体备课,选取鲜活素材同时代主旋律深度契合,潜移默化地传播教育思想内容;第三,课程始终进行传播渠道分析和运用,结合新时代特征发挥新媒介传播优势,在媒介融合基础上进行线上线下思想教学深度互动传播。如“深度CN”微信公众号是对自媒体平台的深度运用,主要用以推送每节课前预告和课后总结,与学生实时“交流”思想。“微助教”“雨课堂”“微弹幕”“电子邮箱”等新媒体的使用更是深化了课程交流和互动效果;第四,课程高度关注受众学生群体所思、所需、所感,创新多种途径和方式对教育者、教育内容、教学传播媒介进行拔高和提升,并以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和实效性为目标,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教学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如“新三十六计——我为祖国献计策”的课程结业作业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就是以受众学生群体为中心,进而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接受的重要举措;第五,课程也对传播效果反馈加倍重视,“深度中国工作坊”的开展和运作,“微助教”感想与建议的收集和反馈,以及课后学生反馈体系的建立都大大推动了课程发展和主流思想传播。

总之,“五W”思政教育传播环节的自成体系与有效运转推动了《深度中国》思政金课的体系化和品牌形成。该课程通过对五个要素的深入分析、把控和运用,通过高度整合“五W”模式的思政教学体系化过程,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最终建立了深度的互动机制,提升了课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有效促进了《深度中国》高校思政金课品牌形成,并对价值导向性意识成功输出,获得了高校思政教学传播的至佳效果。

三、新时代条件下高校思政金课品牌的打造金律

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全媒体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3](p5)要深刻把握媒体融合发展规律,最大程度化弊为利,推进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使命。新时代条件下积极响应党的高校教育改革号召,在全面梳理课程教学内容时,要不断淘汰“水课”,致力打造“金课”。结合《深度中国》成功经验,打造高校思政金课必须要下“真功夫”,坚守其锻造“金律”。具体而言,高校思政教育必须举旗为向,教育传播者必须坚守新时代思政教育“把关人”角色,在媒体融合新时代必须不断增强全媒体平台传播和教育功能,并建立高校思政课程反馈调节机制,以促进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有效接受,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工作,真正落实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一)坚守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把关人”角色。

图1《深度中国》课程设计简图

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学传播者是知识传播的主体“选择者”和“把关人”,主导着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具有重要的信息传播和“把关”作用。在海量网络信息传播中,传者和受众是信息传播的双重主体,两者分别是传播流程中的起点和终点,但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传者与受众之间界限愈加模糊,其角色也在不断转换,加剧了信息引流和控制的难度,也为当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7]在受众获取信息来源和渠道多样化的全媒体新时代,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把关人”,应在信息传播对应环节发挥其角色“把关”作用,凝聚大学生基本价值共识,确立学生价值认同“最大公约数”,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坚守新时代思政教育“把关人”角色,应在“方向把关”和“内容把关”两个方面下功夫。第一,“方向把关”为魂,高校思政教育中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是根本,也是激发伟大精神、塑造价值共识、实现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教学课堂是高校信息传播和价值引导的主要空间,发挥高校思政课堂意识形态建设主渠道作用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课堂教学的兴起和传播,新媒体平台的价值导向作用不容忽视,作为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使用的教师传者,其网络互动行为在大学生中能够产生直接流向引导作用。因此,教师传者应时刻强化“把关”意识,做合格的思想文化传播者和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担当起作为学生人才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职责使命。第二,“内容把关”为要,“把关”不仅是对教学信息的简单筛选过滤,更是对教学内容的再次加工过程,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传道者在明道、信道前提下做好信息的加工和再加工,才能实现知识传授的“内容为王”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教学技能等方面“硬实力”,结合时代所需、学生所想,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学的“内容把关”工作。

(二)增强高校全媒体平台思政传播和教育功能。

全媒体信息时代的交往和信息传播方式已发生巨大改变,媒介融合传播和教育趋势已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当前运用网络空间和新媒体平台传播优势能够有效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高校思政教育应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模式,树立互联网教学思维方式,不断提升教师媒介素养,增强课中、课后等全媒体平台的运用、传播和教育功能。“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8](p134-135)也即传播过程中承载内容的传播工具,对新传播媒介载体的充分运用能够有效融合时代要求、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增强信息传播力度。因此,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教学和传播优势,在提升议题设置能力基础上,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络优势空间载体,主动把握网络舆情发展动态和趋势,积极引导大学生价值判断和思想取向,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和接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2]教学课堂是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要在知识信息和主旋律传播课堂载体中加入新媒体流量要素,在创新知识内容呈现方式同时增强课堂吸引力和说服力,在话语转换同时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力、阐释力和鲜活力,变学生“被动参与”为“主动共建”,变学生“政治冷漠”为“政治热情”,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内化和吸收。另外,除了课堂公共空间的新媒体平台运用,也要加强课后网络空间的媒介使用和传播导向功能。比如在政治定向的基本前提下,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结构和传播模式,使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拓宽主旋律传播渠道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和渗透力。

(三)建立高校思政课程反馈调节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2]大学生是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关键主体之一,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各项工作,实现“教人”和“育人”的相统一,做到“以人为本”办高校思政教育。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接受的关键在于其教育信息和育人理念能够为受众学生群体最终接受、内化和吸收,而以往高校思政教学中常常忽略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即学生课程反馈环节,往往将学生受众中心地位边缘化,仅靠课堂灌输进行教学知识传授,造成教学信息的单向流动传播,无法形成教学信息在各要素间的完整“回流”传播,导致教人和育人双重目标的实际效果较差,阻碍了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接受。因此,要从受众视角着手改进高校思政课传播效果,从受众中心模式出发了解、吸纳学生所需,建立课前、课中、课后以及线上、线下的高校思政课程实时反馈调节机制,打造以“人”为中心的有效思政课程实体,关注、回应并解决好课程反馈环节出现的种种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高校思政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知识和理念传播系统,传播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和调节,以此实现各个环节信息偏差的同向弥补和调整,优化整个思政教育的信息传播过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传播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反馈“不仅是知识层面的反馈,更主要的是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反馈,让反馈切实助力学生的成长发展”。[9](p177)总之,在高校思政教育信息输出、接受、解码、编码等传播过程中,应不断调节与控制,以使教学信息反馈循环系统时时畅通。在反馈调节系统中,要始终对正向反馈积极接受与保持,对负向反馈积极调节与消解,通过反复调节、改进和反馈活动不断完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体系,打造高校思政金课品牌实体,持续保持正向输出,引领正确价值导向,实现高校思政工作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深度思政时代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思政课“需求侧”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