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创业导师的培养机制

2020-04-23 03:52俞林辉
销售与管理 2020年24期
关键词:产教导师融合

俞林辉

产教融合是在应对时代变化的一种教育分类的体现,如今许多高校为了在将来可以适应行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开始把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生产进行高度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这将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面对社会发展的各项能力和技能,例如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在未来的高校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学校与当地的企业合作为重要方式,便于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从而获得锻炼和累积社会经验。对于高校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创业导师,其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概率。在目前看来,我国许多高校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很低,这与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中缺少良好的创业导师资源有关。而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建立创业导师队伍,并需要国家、企业和高校的联合促进。

一、产教融合的实际作用

通过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把教学活动和企业生产结合,以培养专业人才,这是实现创业教育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高等教育广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对于高校培育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其可以提升高校输送到企业的人才质量,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企业发展与专业人才需求的深度对接,也使得学生早早地具有规划和发展方向,目标也会很明确。

产教融合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高校的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可以较早地接触到社会生产实际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动手能力,以及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更好的了解和熟悉企业的整个管理理念和模式,累积更多的创业经验,拥有一定的创业基础。产教融合是企业与高校的共赢,企业在其中能够获得稳定专业的人才输送,实现企业生产力的转化,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和提升竞争力,获得企业应有的效益。

二、导师对于学生创业的意义

创业导师在学生创业中起到引领和启发的作用,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十分重要。师资力量对创新教育拥有主导性的作用,创业导师着重于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在课上对理论知识的阐述和启迪以及课下引导学生用理论去联系实践的方式,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水平的提升。而在有了这些基础后,更重要的问题是在这个就业难度大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创业的成功率。

创业导师团队可以是高校中具有高技能的专业教师,也可以是以往已经成功创业的校友、成功的投资人和具有专业知识的行业专家等。他们往往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公司运营管理的理念、相对应的专业技能和较多创业资源。如果将这些有益的因素汇集到创业教育中,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成功率也能得到提升。创业导师具有的专业知识和创造能力,拥有的良好道德品质,是学校的宝贵资源,所以,高校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应重视对创业导师团队的打造,培育一支站在前沿的师资队伍。

三、创业导师培养机制的基本内容

创业导师在学校培育人才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学校来说,创业导师的地位不可替代。但是,整个国内高校的创业导师资源是相对缺乏的,即使高校中有设置创业导师职位,很多导师却存在创业经验不足和创业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对创业教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必须加快对创业导师人才的选拔,让更多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创业实践能力的人进入创业导师团队,广泛地吸纳到人才资源储备库中。

而在选拔之后,还需要对师资队伍进行专业培训和培育,不断提高队伍中创业导师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创业导师的引领和启迪性的作用,加强并完善对导师的管理,强化执行力,使得导师团队高效、有序地实现教学目标。创业教育环境对于创业导师的培育人才也十分重要,一个好的创业教育气氛对于创业导师和学生是有积极影响的,有利于创业导师对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而且,好的创业导师依赖于好的创业环境,这两者存在着互惠的关系。

四、创业导师培养机制的建设

创业导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创新创业教育事业中起主导性作用,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创业导师培養机制的建设,以下将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选拔相关的创业导师团队

在选拔方面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严格选拨的方式,以美国和德国为例,他们的创业教育发展条件总体来说是完善的,他们对创业导师的要求有学位限制,至少是博士,还需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或者有一定相关的创业学术研究经验。有的高校还有更高的要求,直接提出要求创业导师是社会中的管理精英或成功的企业家。这些创业导师进入高校,必然以自身丰富的创业经历和较好的创业能力去教育学生,激发学生对创业的兴趣,从而获取他们的经验并拥有同样的能力去创业。

再结合产教融合的国内实际,在企业中聘请专业的、经验丰富的、实践能力强的创业人员,打造一支在知识上与实际教学相辅相成的优秀的创业导师团队,让学生在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构建属于自己的创业发展路径。

(二)培养和培训创业导师能力

创业导师这个职业出现地相对比较晚,所以对这个职业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以至于从事这样工作的人很少,而且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较为缺乏。社会对创业导师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我国的创业导师水平普遍不高,优秀创业导师资源也是不足的。而优秀的创业导师队伍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创业发展问题。

想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力量,就需要高校设置创业导师的培训组织,主要围绕通识性与专业性两个方面。通识性培训是指对非专职于创业教育的人,但在创业领域有经验和能力的领导干部或专业人员的培训,专业性培训是指对专职创业导师,或者从企业中雇佣的具有知识能力的人的培训。培训的内容是创业精神、创业经验、创业能力培养、创业政策、创业杰出案例、产业发展、新经济发展的趋势等内容。也可以发挥产教融合的平台优势,派遣创业导师到企业中参与管理和创业,以亲身经历传授创业经验。

(三)管理创业导师的主要措施

管理创业导师主要是要完善管理制度和强化执行力。首先,要在创业导师的选取方面建立合理的筛选体系,也要完善科学的教学计划。且要建立良好的创业导师培训方案,在学习教育中定期进行创业问题交流,分享心得和教学经验成果。其次,派遣优秀的创业导师到国外考察和学习创业教育经验和先进理念,开拓他们的眼界,拓宽思维。实现扬长避短,把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我国的创业教育中,增强整体的教学能力。再次,针对创业导师建立一个考核制度,要不断地探索并建立起科学且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个制度。要把创业导师和普通教师的考核区分开来,设立专门的小组去考察创业导师的业绩成果,以及从学生的角度设立学生评价导师制度,以加强对创业导师的管理。可以通过提高福利待遇,激励创业导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创业的教育事业中。最后,可以建设双导师制度,也就是结合校内外的创业导师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联合推动。校内的创业导师负责对基础创业知识理论的传授和创业思路的构建,而校外的创业导师可以利用产教融合平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创业经验。

(四)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除了建立创业导师制度之外,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校在这方面需要加强并完善学科教育体系,在当下的产教融合平台上,探索适合于时代的创业课题。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建立起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综合体系,在提高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关于创业实践能力的一套培养模式,实现高效、稳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创业教育的资源投入,为创业者提供合适的场地和相关设施,有条件去进行创业交流,开展一些不同等級的创业比赛、校际创业交流和国内外学校的相互派遣学习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在如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产教融合是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改革,目的就是提升学生在创业创新历程中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和企业培育和输送专业人才,这也是高校主动顺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发展理念。在产教融合的角度下,对于创业教育我们需要加强对创业导师队伍的选拔和培育制度的建设,以配套于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

(本文作者单位: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社政处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研究——以江西省为例,(项目编号:GL1531)。)

猜你喜欢
产教导师融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V eraW a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