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县扶贫现状调研及发展对策

2020-04-23 09:35宋瑜何水平任国华陈小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产业扶贫问题对策

宋瑜 何水平 任国华 陈小忠

摘要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2019年无疑是关键之年。在此时间节点,了解各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现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咸丰县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一直是国家农业农村部的对口帮扶县,自与杭州市余杭区结对以来,脱贫效果尤为明显。本文通过贫困村走访、政府座谈、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咸丰县依靠茶产业脱贫的传统模式及东西协作过程中的扶贫新模式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以期为咸丰县的长久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业扶贫;东西协作;问题;对策;湖北咸丰

中图分类号    F32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6-024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位于鄂、渝、湘、黔四省市边区结合部,地处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武陵山区、贫困地区、生态功能区“五区叠加”的特殊区域,占国土面积2 550 km2,辖11个乡镇(区)263个行政村。其中耕地面积4.03万hm2,境内生态优良、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82%,是“世界硒都”“华中药库”“鄂西林海”的核心板块[1]。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咸丰县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具有土家族、苗族、朝鲜族、东乡族、蒙古族、畲族等众多少数民族[2]。作为全国重点贫困县及少数民族聚集区,咸丰县的脱贫之路一直被各级政府看作是扶贫任务的重中之重。自1949年以来,作为民族地区的咸丰县,其扶贫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瞄准民族地区普遍性贫困的救济式扶贫 (1949—1977年);瞄准民族地区区域性贫困的体制改革式扶贫(1978—1985年);瞄准民族地区贫困县的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2000年);瞄准民族地区贫困村的综合性扶贫(2001—2012年)以及自2013年沿用至今的瞄准民族地区贫困户的新时代精准扶贫[3]。

咸丰县作为国家农业农村部首批定点帮扶县,也是杭州市余杭区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县。近年来,咸丰县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立足生态优势、抢抓政策机遇,脱贫效果显著。本文介绍了咸丰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现状,围绕茶产业扶贫、旅游产业扶贫及东西部对口帮扶新模式中的“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四大扶贫新模式实地调研情况进行分析,立足实际,为咸丰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在助力咸丰脱贫致富的同时为其他具有类似情况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工作提供参考。

1    咸丰县扶贫传统模式及工作开展现状

咸丰县种茶历史悠久且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因而茶产业是当地落实产业扶贫、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和重要抓手。据咸丰县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全县茶叶基地总面积达1.8万hm2,实现综合产值10.36亿元,同比增长35%。农户现金收入6.8亿元,带动贫困户鲜叶销售现金收入2.14亿元,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8万户8万余人,茶叶收入达10.05万元/hm2,高效助力精准扶貧、产业扶贫,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咸丰茶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多项政策扶持巩固茶业基础

一方面,政府通过与银行协同联动,提速银行贷款的发放,有力解决了企业和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好马配好鞍”,好的加工设备是实现茶叶高质量严要求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利用项目资金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茶企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    充分发挥“以点带面”式发展

通过鼓励茶企建立生产合作社实现“村集体+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三方利益联结机制;与此同时,充分发挥茶企的龙头作用,通过推动“千企帮千村”项目使全县101家茶企带动全县66个重点贫困村脱贫,在茶企做强的同时帮助到更多农户脱贫,实现多方共赢。

1.3    搭乘“科技兴农”顺风车,谋求全面发展

加强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茶叶质量远程监控等现代化管理模式。通过与中南民族大学合作,建立了县级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视频溯源监控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智能化管理来扎实开展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从而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性;推广先进技术理念,完善专业化种植。自2018年开始在全县推广“去夏增春”技术以来,极大地提高了翌年春茶产量和品质,以唐崖镇、小村乡为主的白茶丰产茶园收入也跟着翻了1番。

1.4    充分延长茶叶加工产业链

咸丰县虽然具有发展茶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由于产业链初加工能力不足,导致很多茶叶低价销售或无法销售。近年来,咸丰县通过携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武汉协和医院教授,利用其降压降脂茶专利用于“硒锶黑茶”产品的研发;与此同时,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展系列富硒产品的开发,并积极推动咸丰抹茶生产基地的建设。

尽管如此,咸丰县茶产业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其中以营销理念落后导致的忽视市场和宣传问题、品牌意识不强导致的企业各自为战问题、专业人员短缺造成的茶叶技术推广人员和种植面积不配套的问题等尤为突出,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咸丰茶产业突破“瓶颈”的关键所在。

2    西部扶贫协作,创新扶贫新模式

杭州市余杭区作为电商产业的摇篮,自与咸丰县形成东西部扶贫结对帮扶以来,本着“咸丰所需,余杭所能”原则,积极探索扶贫新想法、新思路。

2.1    “产业+扶贫”模式

“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产业扶贫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余杭区在对口援建咸丰的过程中产业扶贫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一方面,通过引进余杭径山茶龙头企业进驻咸丰,合作开展径山茶加工工艺开发咸丰白茶新品系,邀请全国知名茶学专家前来授课,大力发展咸丰特色优势茶产业;另一方面,通过两地合作共建“咸丰余杭现代农业园”和“咸丰余杭电商产业园”推动产业扶贫升级提速发展。目前,“两园”项目在推进咸丰县招商引资、发展电商、硒品入杭等东西协作领域中已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通过“两园”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也使咸丰走出了产业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先进的农业智慧“物联网”体系、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优良的浙大“彩色水稻”、临安“心香”小香薯新品种相继引入农业园,成功打造咸丰“硒香薯”品牌,电商助销约25 t,为贫困户提供新的增收渠道。与此同时,咸丰县以咸丰余杭电商产业园为“总抓手”,引进余杭良中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农淘优选”专业运营公司,大力发展电商。通过打造电子公共服务平台、电商交易平台、农产品大数据平台、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四大平台,为咸丰县农产品特别是茶叶品牌品质培育网络营销和售后等提供数据和技術支撑。极大地促进了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近3年来,咸丰县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共发展电商平台9个、物流配送中心30个、电商网点7 225个,累计带动66个贫困村、1 800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4]。咸丰县富硒产品也正在通过“硒品入杭”等项目一步步走出小山村、走进余杭、走进东部、走向全国各地,让越来越多的家庭享受到咸丰富硒产品的健康美味。

此外,咸丰县旅游产业也在积极蓄力,迎接新的发展机遇。咸丰县以恩施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为依托,全面推进“全域旅游·5A咸丰”战略。咸丰县生态环境优良,森林、湿地、洞群等地形多样,吸引大批游客观光。目前,全县已建成45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20个景区式美丽乡村;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鼓励村民发展民宿产业,着力打造打造百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5]。

2.2    “金融+扶贫”模式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金融就是发展的“粮草”,是发展经济的核心要素,金融扶贫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但从传统意义来看,由于各金融机构的主要目标是创造高价值的客户,所以为保证自身的利益发展,农村微形企业及贫困农户难以得到重视,致使他们无法享受到金融带来的便利服务。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微小企业,自身发展不足且存在发展困难的问题,难以引起投资者的青睐,而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得不到改善,又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现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出了答案,即鼓励普惠金融政策、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利用普惠金融来解决农村融资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普惠金融+智慧县城”项目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咸丰县在金融脱贫方面的伟大尝试。2018年9月,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与杭州蚂蚁金服达成共识,并在杭州成功签约,蚂蚁金服的“普惠金融+智慧县域”项目走入了咸丰。据咸丰县扶贫办介绍,目前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已累计向普通农民、小规模种养殖户和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免担保、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2.4亿元,极大地解决了咸丰县普通群众在脱贫道路上融资难的问题,这也是咸丰县在金融脱贫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2.3    “教育+扶贫”模式

教育是指路的明灯,所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若想真正摆脱贫穷的帽子,切实提升咸丰县的“造血”功能,必须狠抓教育。杭州市帮扶恩施州工作组针对咸丰当前教育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在咸丰县开展了一系列社会爱心帮扶活动,不仅改善了咸丰县各中小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在教育教学、德育工作、学生管理、志愿服务等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截至目前,余杭各界已为咸丰县教育累计捐款捐物500多万元。

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咸丰县民族实验小学的多功能报告厅从无到有,先进的教育技术使教学画面更加形象生动,得到诸多师生的好评。不仅如此,由杭州纬米科技有限公司斥资开发并无偿援建的“神奇课堂”,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理念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带到了咸丰县中小学的课堂。从“神奇课堂”进入学校的第一时间就备受好评,其具有实时、远程的双重优势。“神奇课堂”打破了教师提问问题的局限性,通过系统随机分配的方式使每个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机会均等,照顾到每一位学生。除此之外,其强大的系统记录功能可以让家长实时、远程了解到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解决了多数在外务工的咸丰家长无法参与孩子学习、生活的难题,更拉近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此外,余杭区与咸丰县学校进行结对帮扶,其结对领域包含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高、职高等各个层级,逐步开展帮扶活动,以期从各个层次改善咸丰当地的教育观念。一方面,余杭派出优秀师资到咸丰县直接进行支教,帮助咸丰县改善教师资源短缺和师资匮乏的问题;另一方面,咸丰县也派遣各级优秀人员前往余杭接受培训,定期学习,一直保持“新鲜血液”的补充,以期逐步建立长效的学校互访、干部互访、教师互访、学生互访机制,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4    “健康+扶贫”模式

农村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多数人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尤其是本身生活在条件比较艰苦的贫困山区的农民更是如此。为解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病就医的负担问题,在对口工作组的帮扶下,咸丰县卫计局采取志愿医疗服务活动,组织各级医院积极推行“健康扶贫山乡行”等活动,为群众提供免费诊疗和咨询,并为部分困难群众发放免费药品,积极帮助解决贫困县看病难的问题。据统计,该活动已覆盖全县11个乡镇(区)263个村,不仅如此,医疗部门针对贫困人口采取“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不耽误贫困人口就医,切实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使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得到有力的医疗帮扶。此外,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邀请台湾全人照顾协会来恩施、咸丰开展“扶贫助残送光明 两岸携手共帮扶”活动,为100名白内障贫困户患者捐赠价值28万元人工晶体和16.8万元手术费用,营造出“两岸联手—其乐融融共助脱贫”的美好画面。

帮扶工作组对咸丰县的健康扶贫不仅是简单的资金输出,余杭区作为咸丰县的对口帮扶结对市,深切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为此其从方方面面引进东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从根本解决医疗问题。如开通远程医疗,让贫困县的一些老百姓能够享受到和东部一样的医疗条件,对一些疑难杂症采取会诊的形式。自咸丰县实施健康扶贫以来,城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3    发展对策

3.1    提高茶叶资源利用率,延长茶叶产业链

咸丰县发展茶产业的历史悠久,但是茶叶深加工领域却几乎没有涉及,茶叶资源还有大量可以开发的空间。目前,从事茶产业种植、经营、加工的茶叶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茶叶加工还停留在“种、采、炒”阶段。因此,应充分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是引进优秀企业驻扎,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将茶叶深加工技术、抹茶制作工艺、茶多酚提取技术等引入咸丰;二是使茶叶从业人员走出去,进行茶叶深加工方式、茶叶的保健功能等诸多方面的茶学背景知识的培训学习。

3.2    拓展茶叶销售渠道,打造“唐崖茶”经典品牌

由于根深蒂固的“重生产轻市场”的思想,使咸丰县茶产业长期受到市场因素的制约,造成茶叶优质却销售无门的尴尬局面。因此,要想突破茶产业发展的瓶颈,打开销售市场则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咸丰县应充分利用好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与余杭区东西协作的良好机遇,将茶叶实体店覆盖面拓展至东部乃至全国;另一方面,搭乘电商扶贫的顺风车,充分利用好咸丰余杭电商产业园开展茶叶线上销售,拓展销售渠道,创新销售模式。

3.3    招贤纳士,同时吸引在外劳动力回乡就业

人才是咸丰县实现完全脱贫的“火车头”“领头羊”,咸丰要想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吸引人才、广纳贤士是重要一环。一方面,政府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咸丰目前亟待发展的电商产业相关人才、茶学深加工领域相关人才,实施人才新政,出台更多政策,为人才在咸丰干事创业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应重视“新型农民”的培养,定期举办农民培训会,更新农民的思想认识和知识体系,培育一批专业技能过硬的“土专家”。与此同时,应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倡导市民下乡、带动乡村消费和就业;扶持能人返乡、鼓励自主创业、发展产业,实现多方位人才战略。

4    结语

本次调研,不仅了解咸丰县的致贫原因、脱贫情况,而且以小观大,总结出很多与咸丰有类似情况地区的脱贫方法。首先,咸丰脱贫致富行之有效的方法离不开“因地制宜”这一原则。余杭区在对口帮扶咸丰的过程中紧抓其土壤富硒、生态优良、茶产业发展基础好等优势,充分挖掘发展潜能,为咸丰县脱贫致富提供了良好契机,也为其他贫困山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模板;其次,注意抓住各种扶贫政策机遇,谋求快速发展。咸丰县充分利用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及杭州市余杭区东西协作的良好机遇,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管齐下,加快发展步伐,完成脱贫的蜕变。最后,咸丰县脱贫攻坚之所以成效显著离不开无数“咸丰人”的辛勤付出[6-8],是他们修起了一条咸丰通往小康的“康庄大道”。越来越多的贫困山村、贫苦农民们争相摘掉贫困“帽子”,因为越来越多的扶贫政策、致富机遇更加坚定了咸丰农村群众们对于脱贫奔小康的信心,百年老城咸丰正在焕发着勃勃生机。

5    参考文献

[1] 李春国.民族文化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对策:以湖北省咸丰县借力“世遗”文旅融合做强旅游产业为例[J].民族大家庭,2019(1):81-83.

[2] 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N].人民日报,2015-02-15(001).

[3] 邢中先,张平.民族地区70年扶贫政策回顾与展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7(5):38-46.

[4] 袁凌,余川.聚焦产业扶贫  决战脱贫攻坚:咸丰县产业扶贫的做法[J].农民科技培训,2018(10):12-14.

[5] 郑东来.聚力生态保护 加快绿色发展[J].政策,2018(11):25-26.

[6] 罗玉龙,宋海燕,胡立超.“拼命”老支书谢启田[J].中国老区建设,2017(2):44-45.

[7] 牛震.挂职路上走出扶贫精彩:记农业农村部青年挂职干部祁睿[J].農村工作通讯,2018(11):30-32.

[8] 陈清御.走进西部,他们都是当代“白求恩”[J].杭州(周刊),2018(38):21-23.

猜你喜欢
产业扶贫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广西省产业扶贫探析
践行“产业扶贫”农民增收超10倍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浅析迪庆州精准扶贫情况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