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珠
2019年10月,《少年的你》热映,重庆再一次随着大银幕火遍全国各地。
中山四路、皇冠大扶梯、苏家坝立交……这些在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镜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前来“打卡”。
重庆为什么能获得电影人的青睐?这些又为重庆带来了什么?
电影界“宠儿”
成就热门旅游地
2006年,《疯狂的石头》上映。这部小成本电影不仅带火了黄渤等演员,也把重庆这座城市的魔幻3D效果展现给了观众。
剧中,谢小盟从长江索道上丢下一个可乐罐而引发“蝴蝶效应”——让世人知道了重庆有一个神奇的交通工具,通过一根钢缆、一个“箱子”,把乘客送到长江南北两岸。从那以后,长江索道这一重庆本地人的交通工具,成为了外地游客们必须“打卡”的热门景点。
与此同时,一批又一批外地剧组来到重庆取景,让重庆成为电影界“宠儿”。近年来,从《火锅英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再到《少年的你》,这些在重庆取景拍摄的电影,又将重庆的独特吸引力推向了阶段性高峰。
2019年10月,《少年的你》上映,总票房15.45亿元,创下国产青春片最高票房纪录。这部电影上映后,重庆独特的景观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甚至还扒出了具体的取景地点。
影片中,小北(易烊千玺饰)默默守护陈念(周冬雨饰)的方式,就是站在相邻的一部电梯上,跟着陈念上下学。他们乘坐的是重庆皇冠大扶梯。这座扶梯连接了两路口和重庆火车站,是重庆特色交通工具之一,更是近年的热门旅游“打卡”地。
此外,影片中小北独自走过的临江门魁星楼,也因为新建的两座悬空天桥和旁边一栋新建的高楼连为一体而走红网络,成为新晋热门景点。
有数据显示,2019年国庆节,重庆的游客接待数量达3489万人次,摘得了“接待游客最多”的城市桂冠。其中,长江索道日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刷新了其自运营以来的最高单日游客接待量。
独特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
构成重庆“电影脸”
被嘉陵江和长江环抱的渝中区,孕育了重庆的母城文化。
从空中俯瞰,渝中区就是一个舌头形状的半岛,舌尖的位置便是朝天门——重庆最大的水路客运码头。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将朝天门的夜色定格,江岸边高楼参差林立,两江交汇处波光熠熠,两者共同拼凑出一幅自然和城市融合的山水画。
从朝天门往西走,有一条路叫中山四路,被誉为重庆“最美的路”。这条街上历史遗迹很多,除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特园外,还有桂园、周公馆等,就连从路边墙上伸出来的树枝,似乎都在诉说它前世今生的故事。
在中山四路求精中學就读的张海最近发现,从这笔学校街对面的墙上透出的树枝,竟然也因为《少年的你》曾在此取景,而成了热门景点,每天吸引着上百名游客前来“打卡”。
继《少年的你》后,《受益人》再一次占据了大银幕。
“这个镜头就是我们南岸区曾经的造船厂。”在电影院,熟悉的画面一出来,不少观众开始小声议论。
据统计,2019年以来,来重庆取景的影视剧组就有200多个,高峰时期,同时在重庆拍摄的影视剧组多达十余个。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导演张一白对记者说,重庆是一座将现代都市风光与人间烟火气息结合得最好的城市。
在张一白的镜头里,观众能看到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重庆:一眼望不到头的石板阶梯,阶梯两边住着朴实的老百姓,街上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都是重庆市民的真实生活写照,市井又温暖。
而在重庆取景拍摄的《三峡好人》《江湖儿女》的导演贾樟柯则认为,重庆的城市现代化和自然风光结合得很好,这对导演来说,场面调度会很丰富。
此外,贾樟柯表示,当初来重庆取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重庆人好像天生会演戏、爱演戏,“这为我们挑选群众演员,组织大的群众场面,提供了很多便利。”
影视产业链“冷”
文旅发展任重道远
近年来,如此多的影视剧组来重庆取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重庆已经具备接待和协拍影视作品的一定能力。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重庆市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平台。
2018年,由市电影制片人协会打造的重庆市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平台正式入驻电影创客小镇,配合影视项目对接政府资源,从消防、公安、医疗、城管、景区等需要协调的方面,为剧组提供取景、拍摄、运作等环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这个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的电影创客小镇,是重庆市文化产业“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
据了解,以前在重庆取景拍摄电影,需要办理剧本备案、版权登记等,手续比较繁琐。现在,影视剧公司只需要向重庆市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交拍摄申请书等相关材料,就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统一办理,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目前,文旅产业已经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之一。而这些年重庆的旅游发展和城市宣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电影。
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庆假期间,重庆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4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1亿元。
但相比较取景胜地、热门旅游“打卡”地而言,重庆在影视产业链延展等方面,就显得比较单薄。
“电影取景并不是影视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重庆的电影‘热并不是产业‘热。”南川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电影《大梦难忘》编剧刘先畅表示,重庆影院多、票房好,来渝取景的剧组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影视产业链核心环节,即制片、发行、院线、终端影院等方面,重庆缺乏前端优势,未来需要在这些环节上发力。
中国著名电影制片人王智表示,重庆在影视产业发展涉及的政策税收、专业设备、影视制片人才、本土企业作品四个领域存在明显短板,“特别是相比其它地区,重庆目前没有一个配套完整、极具竞争力的电影普惠政策。”
“重庆是中国最具山水性格的城市,这里既有现代化的高楼,也有历史沉淀下来的生活痕迹,造型独特,可以满足各种题材影视剧的拍摄。”王智说,重庆拥有这些独特的资源优势,但想要发展影视产业,还需要更多的政策优惠,才能吸引人才和企业,完善影视产业链条。
如今,重庆市电影主管部门和电影从业者已经意识到,产业链条欠缺制约着重庆影视产业的未来发展。
近年来,重庆市也在这些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目前,重庆市一方面抓影视剧生产,健全完善创作扶持奖励机制,吸引优秀创作者和相关企业落地重庆;另一方面,全力补产业链条,打造以“一核两带”为中心的全域影视基地,以全域式、组团式影视基地品牌建设辐射周边相关产业,带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