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
教学方式的自身要素至少由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所采取的形式、所选择的教具、教学技能等六种基本要素构建而成。
何谓目标?是教和学要达到的效果和标准。
何谓策略?是为完成目标产生的点子、主意等,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何谓手段?是为了完成目标,在策略主导下,采取的针对性极强的具体措施。
何谓形式?是为了完成目标,能承载其他要素的载体和所采取的具体言行等。
何谓教具?是为完成目标,与策略、手段、形式配套的,或有机融合后所要利用的教学工具。
何谓技能?是为完成目标,教与学双方自身需具备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对教学方式自身要素的掌握、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设定是否清晰,是教学的关键。教学目标设定好了,接下来就是教学策略的设计。以往,大家对教师教的策略研究得多,对学生学的策略则研究得少。现在的教学,教和学双方都应该有前置性学习,即先学后教,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在课堂中游刃有余。
教学方式自身要素中的形式、手段,關系到将教学方式由抽象变为具象,由概念变成可操作形式的转变。例如,为完成“检查某项课前预习作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了教学策略,用形式和手段加以落实:在课堂导入新课和知识梳理环节中,采用提问的方式,选择PPT和黑板等教学工具,展示问题、分析问题,用观看微课、口头提问等手段,依靠教师自身技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
教学方式自身要素中的教具和教学技能,没有固定的使用要求,更多的时候需要师生根据自身知识与实践经验、所处环境、目标内容、时空特点等加以利用和展现。
具体来说,在课程推进和教学实施时,首先,教师能够完成国家和地方要求的“规定动作”。其次,根据个人特点和喜好,筛选较为成功的“自选动作”。最后,个人自行探索具有独特性的“创新动作”。在都能收到相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这三种方式没有优劣之分,不过,一般情况下,“规定动作”是基础,“自选动作”能拓展,“创新动作”有特色,最高境界是“取其精华,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