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丽 焦海燕
林州市处在太行山怀抱之中,“人工天河”——红旗渠是林州人民的一个杰作,它是一面精神旗帜,彰显着林州人民乃至中华儿女的强大力量。林州八小自建校以来,一直传承着红旗渠朴实、坚忍的精神,以“行端表正、敬事立信”为校训,以“立德树人、立智育人、立艺塑人”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朴”文化。徐红立校长解释“朴”字的内涵:朴,意为朴实、纯朴、质朴,意为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意为落细、落小、落实,意为真、善、美……具體来说,我们要相融共生,内外兼修,引领八小师生形端表正、敬事立信。
朴实的校园
林州八小2007年建校时,占地面积不足7亩,学校只有4个教学班,180余名学生,16名教师。2013年,学校东教学楼施工,2015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2016年旧楼危房拆除,2018年校内农行家属院拆迁,2019年东西校区合并,面积达14亩,目前有教职员工92名,学生2400余人。10多年来,林州八小从“白手起家”到发展壮大,见证了徐红立校长一班人日复一日的殚精竭虑、年复一年的夙兴夜寐。
学校一进门的石照壁上,写着“立德树人”四个大字,背面是一个“朴”字。校园里最醒目的要数那两处翠绿的竹林了,微风吹拂,竹林沙沙作响,令人心旷神怡。竹林边是整齐的围棋石桌凳,是师生课余时聊天、休憩所在。从学校大门一直到各班教室门口,都有黄色的指示标线、区域界线和温馨提示语,那是学校为学生规划的“最美脚印”……
朴实的课程
学校从内涵式的发展中寻找出路,立足自身实际,结合地域特点和教育环境,精心打造“立人”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
立德树人:立足本土的德育课程
红旗渠水滋养着万千林州人,传承红旗渠精神是当代林州教育人的责任。学校十分重视本土文化教育,通过寻访红旗渠源头、走访红旗渠劳模、修订《红旗渠》校本教材、开设每周一节的红旗渠特色课、建设红旗渠智慧馆、培养红旗渠解说员等一系列活动,地方特色文化得以在学生中传承,红旗渠精神也深深扎根在学生心里。
学校还开设有针对学生日常品德习惯培养的课程,精心设计了完整的系列主题班会,巧妙结合重大节日、时事活动(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交通宣传月)等,由知到行,环环紧扣。少先大队的“红领巾小主播”,每周播报国内外大事、校园热点,引导学生从小关注国家大事,关心身边事,传播正能量,弘扬好风尚。最美班级、最美少年、最美课间、最美路队、最美劳动小能手等定期评选,使校园秩序井然。
立智育人:立足课堂的阅读课程
学校很早就意识到大量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及早引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确立“四型三读”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从以往的逐篇教课文向多篇文本交互学习、单元整体推进转变,探索出一条“课内得法、阅读练法、课外用法”的高效语文教学之路,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探索之路总不会一帆风顺,不少教师提及当年的困惑,仍颇多感慨。郭彩霞老师说:“本以为追随着师传身授的教学模式,认真地上完课,让学生考个高分,就算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接触了群文阅读、主题学习,我们不能不思考,逼着自己改头换面。”董佩霞老师说:“我到林州八小正赶上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看到一学期多出的7本配套图书摆在面前,我感到像泰山压顶,这么多书要和教材一起学完,时间怎么够用?”
面对大家的担心,徐红立校长亲自挑选出骨干教师作为第一梯队课改标兵,大胆尝试教研。他给出一个标准:“课堂成不成功要看学生,不是看老师。”语文组加班加点,反复磨课,才开始上实验课。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课堂大量阅读的模式确实使学生改变了。教师让出课堂的主角位置,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自此之后,班里上课从不主动发言的学生变得积极了,一群小学生讨论起来问题有模有样。顺着这个路子,我们对整个语文课程继续进行整合。
学校开放周时,家长应邀到班里听课。董佩霞老师在准备开放课内容时,跟孩子们商量:“下周家长听课咱们学什么好呢?”“老师,学《画风》吧,我可喜欢那篇文章了。”“那我们怎么学这课呢?”“老师,您的意思是让我们一起设计喽?”董老师郑重地点了点头。这下热闹了,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我们课前可以收集一些带‘风的四字词,既和文章相匹配,又积累了词语。”
“老师,我发现其他书上也有很多描写‘风的文章和诗,我们可以一起学。”
“我们自己也可以写‘风的诗。”
接着,孩子们还给这节课起了一个很诗意的名字——“风之语”。
到了家长开放周,董佩霞老师的这节课让家长们赞不绝口:“这样的课堂真好!现在的小孩儿掌握的词汇量惊人,我们家长要努力赶上啊!”
立艺塑人:享受成长的社团活动
林州八小致力于让孩子快乐成长、享受童年,于是,社团文化课程应运而生。围棋、剪纸、戏曲、机器人、编程、合唱、乒乓球等14个校级社团和36个年级社团全面开花。年级社团面向全体,以培养兴趣为主;校级社团长期培养,以发展特长为重。
“乐学”英语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活动,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老师带领大家读英语故事、表演情景剧,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大大增强。
“乐创”写作摄影社的成员是四至六年级各班推荐的写作爱好者。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大自然的美妙瞬间被学生用镜头记录,选景、调焦、赏析……生动有趣的校园逸事在学生的笔端化作出彩的篇章,大家定期交流讨论,图文结合,充分受到了美的熏陶。
“乐活”豫剧社团唱念做打样样行。每周五下午的豫剧课是小戏迷们的时间,练习一招一式十分勤奋。文艺会演时,豫剧社团的小社员们齐登台,展示身段,认真地唱完大段唱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剧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感受艺术之美,也是对他们意志的磨炼,为校园生活增添了色彩。
朴实的校长
徐红立校长朴实中透着儒雅,为人随和,谈吐风趣。他要求全体教师“以一盘棋的思想共谋事,以一船人的齐心共发展,以一家人的情感共荣辱”“以文化自觉改变自己,以行动研究超越自我,以专业救赎寻找出路”。作为校长,他不甘平庸,坚持用实际行动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徐校长每天几乎都是第一个到学校,有时站在校门口微笑着向师生问好,有时在校园各个角落转一转,查看各种设施,随手捡拾落叶、纸屑。师生都对徐校长的“事事人先”有体会。
在学校管理上,徐校长提出“条块结合、四心合一”的思想。“四心”指一线教师、教研组长、副校长、校长这四条线要保持一致,上下联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德育、教学、安全、后勤等各“块”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这样的管理策略使学校各项工作泾渭分明,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形成发展合力。
“给平台,给压力,才能引导好教师参与新课改。”徐校长率先投身课程改革,带头把新课程的理念吃透,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动;收集教育教学前沿信息,带着教师去学习,并请专家到校讲课,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平日,徐校长只要在校,就会参加评课议课。为了让更多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快车道,他提出“整体推进、分层提高”实践研究策略。“整体推进”要求教师全部进入学习状态,实现新思维、新模式、新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全覆盖;“分层提高”就是成立课改攻关小组,承担观摩课,带动其他教师融入教研教改实验。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培养出一个个优秀教师,使林州八小的语文教学百花齐放。
面对语文的几轮课堂改革,徐红立校长和林州八小的教师且行且思,他们坚持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应该有独属于八小的特色、品位与文化,各种校本课程的设置,也是围绕这个理念进行。一路走来,林州八小始终立足一个“朴”字,扎根教育沃土,他们用朴实的行动进行深入的思考,一步一步踏实提高,坚定从容,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