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二维码在水文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2020-04-23 09:37李潇
卷宗 2020年6期
关键词:一站式实现功能

摘 要:随着二维码技术在我国各行业领域的深入融合与渗透,有效转变了当代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尤其是二维码技术在档案管理方向的应用,为相关档案查阅索引工作创造了极大便利,有效提高了档案查阅的工作效率。基于此,本文就我国水文档案管理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二维码在相关水文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机理,以期能为推动我国水文档案现代化管理建设提供部分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二维码;水文档案;管理

目前我国水文勘测单位所实行的档案管理模式,尤其是针对档案查阅中的索引分类版块,多是采取“大类索引”的方式,即在档案室的资料柜上标明资料大类的署名,而后检索人员再根据自身资料需求,利用电脑或相关档案文件夹查询对应资料,这种索引模式非但耗时耗力,检索效率也十分低下。而二维码技术的引入及应用,有效简化了传统人工索引的操作流程,在节约时间、人力成本的同时更全面提高了检索效率。

二维码技术作为新时代科技发展的尖端产物,其伴随着当代互联网科技和智能终端的推广,获得了在我国多行业范围的融合与应用,尤其是该技术与手机的有效兼容,更是开发出了其在档案管理应用领域的独特优势,开创了全新的发展前景。

1 二维码技术概述

所谓二维码,即通过利用特殊的几何图案,在参照一定排序规律基础上,所组成的黑白交纵的二维平面矩阵图形。二维码技术实质上是一种条码技术,即通过特定的二维规律图形来收录部分相关信息数据。广义上的二维码共由二维码矩阵图、二维码编号、二维码文字备注三部分构成。较传统条码技术相比,二维码技术在信息储备量、容错率、识别速度、识别范围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目前,我国应用最频繁的二维码制主要有QR Code,Code 49,Data Matrix,PDF417,Maxi Code等,而这些二维码按照表现形式又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1.1 堆叠式二维条码

此类二维码主要是以一维码为基底,而后根据实际需求行数进行逐层累叠。常见的形式有PDF417,Code 49等。

1.2 矩阵式二维码

顾名思义,矩阵式二维码的主要构成核心就是矩阵图形,其编码原理主要是利用矩阵内的元素转换来排列构成相应的代码,即在保留二进制算法的基础上,以“点”代“1”,以“空”代“0”,构成点、空之间的排列组合,用以表示二维码的特定意义。此外,矩阵式二维码除了融合了相应的组合编码原理,还有效引入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矩阵式二维码在自动识别解读方面的创新性功能,其中最为典型的应用形式就是QR CODE。

二维码是基于一维码所发展、延续起来的。传统一维码的功能仅限于对某个物品编制一个相应代码,从而方便扫描设备根据代码信息识别物品,但是该代码本身内部不包含物品的任何属性信息。而使用者若想获取对应信息,其前提必须要实现条码和物品数据库的有效对接,用户通过扫码获取入库资格,而后才能查阅相关信息。二维码则对此进行了有效更新,二维码本身能够承载物品文字、图像或是网址链接等多种数据信息,无需关联数据库,只用把关联信息储存到二维码内部,使用者就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扫描二维码,快速读取相关信息。

2 二维码在水文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2.1 档案分类

现阶段我国水文水质勘测单位所实行的档案管理模式主要为三级管理,其中一级管理为大类管理,二级为小类管理,三级则为详细的档案资料。大类管理主要包括水文、水质、测绘、基建等各项基础性内容;而小类管理中,以水文档案管理为例,又可细分为水文年鉴、整编资料、水位整改、水资源公报、水土保持及墒情监测等多个细化项;三级管理则主要针对二级管理内的分项内容作出进一步的详细化处理,划分具体的工作事项。

2.2 二维码制作

当下我国水文档案管理中二维码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其中二、三级管理项目所设定的,通过分类编码或是列表编码的方式,来优化相应的索引目录,简化索引流程,从而提高资料查询效率。

二维码的制作方式大体共分两种,其一为线上制作,其二则是通过软件进行线下合成。但不论是哪种方式,都需经过三项主要流程,即准备环节、制作环节以及最后的识别检验环节。

首先,准备环节需要提前置备好二维码所需转换的文字、图片等内容资料。以档案查閱为例,水文水质勘测部门需根据分类属性把大类中所涵盖的二级分类项转换为文本,而后按照同样方式对三级分类中的详细材料内容进行文本转换操作,最后再根据大类内容制作相应的二维码分类LOGO放置于二维码中间。具体呈现效果如图1所示:

其次,在制作环节中,有关部门可积极借助一些外部二维码生成软件、工具等来协助完成,如最为简便的“二维码生成器”,档案管理工作者可在各大门户网站上搜索相关应用,选择合适的制作方式,并将文档转换内容录入其中,附贴大类LOGO图标,从而生成所需二维码。二维码制作完成后,档案管理工作者可对其进行打印,在打印材料选择上,相关部门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打印于普通纸张上或制成二维码标签,并按照档案类级,分别张贴于各个档案柜、档案盒、档案袋上方,以便档案室来往人员进行直接扫码查询,快速了解档案基本信息,找到对应详细资料。

最后,识别检验环节。档案管理者可通过各类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等对制成二维码进行扫描检验,查看能否识别成功,核验二维码内容是否准确。

3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扫码支付”概念的兴起,二维码技术在我国各行业领域的应用愈发深入与娴熟,“二维码生活”成为当下我国国民生活的主流形式,二维码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字信息识别,大量图片、视频、网页链接的添注也极大丰富了二维码的应用方式。

但就现阶段我国水文档案管理二维码应用现状来讲,其应用程度尚处初级阶段,亟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对此,相关水文水质勘测部门可大力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二维码技术与移动终端和网络信息科技的有效融合,构建网络水文档案信息管理、查询一体化平台,开通线上索引、查询渠道,依托“关键词”功能,实现“一站式”查询。

参考文献

[1]徐诗玚.水文档案信息化建设策略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6(17).

[2]刘敬伟,谢运山.二维码在水文单位宣传的应用[J].治淮,2017(05).

[3]唐中华,孙莹.浅谈数字化技术在水文地质单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09(24).

[4]杨蓉.二维码技术在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1).

[5]赵旭,王丹.二维码在档案信息化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8(04).

作者简介

李潇(1983-),女,汉族,江苏省东海县人,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一站式实现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