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李 明
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明
经过全国人民近两个月的努力,尽管我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与新冠病毒的战斗终究接近了尾声,曙光已在眼前。制造业已在复工的路上,我们不但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失去的产值抢回来,更要在所经历的困境中深度思考,在反思中前行、在困境中突破、在复元中转型,使制造业变得更高、更快和更强。
从人类历史上看,瘟疫总是周期性地跟随着人类,尽管人类的医疗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瘟疫依旧阴魂不散。大的瘟疫甚至会影响人类历史和社会进步。如公元2世纪的瘟疫就直接影响到了古罗马帝国的存亡,公元14世纪的瘟疫则影响了欧洲文艺复兴的进程。在与瘟疫的斗争中,人们可以说是越战越勇,不断提升着技术和治理水平,这就是反思的作用和力量。
事实上,每一个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都应该掌握工程的思维方法,它将在应对疫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1)由于疫情的快速变化,一般都会形成信息模糊、甚至谣言四起的状态,此时,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就能起到甄别真伪的作用,特别是在信息不足以做出判断时,更需要定力,这是拥有工程思维的人员应有的技术素养和职业操守的表现。
2)大的疫情需要系统的应对,特别是像这次全国性的应对动员,除了战斗在前方和逆行增援武汉的英雄们外,每个宅在家里的人实际上都是战士。此时就需要有系统思维,除了不外出添乱,我们更会利用时间休整、学习,利用网络办公,一切都是为了复工后的雄起。
3)创新和反思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反思是痛苦的,但更是必须的,这种反思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它涉及到人文、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它的作用不仅仅是亡羊补牢,更可能是重建羊村。
事实上,有许多工程和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可以用于反思。我们可以通用5W2H法,通过全面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式把所有的问题都发掘出来,以便进行全面检讨和处理。在中国航天界,有一个“双归零件”的管理方法,即当问题出现后,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审视。从技术上,要求对问题定位准确、搞清基理、问题复现、改进措施并举一反三。在管理上,要求从理清过程、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严肃处理到完善制度。通过这样的反思和处理操作,就可以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出现。中国航天多年的工程实践证明了这套方法的有效性,目前它已成为ISO 18238标准,这是中国航天人对全球工程实践的贡献。
对问题的追责同样十分重要,它同样涉及到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1)首先是技术决策的过程和决策结果的来源问题,它涉及到所有的原始数据和证据、有关各方来自不同角度和思维方法的逻辑性判断、历史经验的参考和判断,以及更为广泛的分析判断。最后形成综合判断结论,提供给管理者决策建议以及风险评估(这是必需的),这一切结论都是基于事实、数据和逻辑。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一种科学合理的会议制度和管理下获得的,比如“罗伯特议事规则”和“六顶帽思考法”等。
2)管理决策则在既定的法津规范框架下,根据技术方面给出的决策建议和风险评估,以及预先制订的危机等级和行动判据进行决策,并由明确的责任人签发最后决策,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决策一定是可操控的、可度量的、可交付的,这也是ISO标准中对管理决策的最基本要求。
根据上面对决策流程的描述,追责应该不是件难事。如果在当时决策时没有现存法律规范,没有可操作的危机等级和行动判据,或者没有明确的责任人,那就往上追一级,责任人同样十分明了。
通过追责,不仅可以稳定军心,更能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全面提高我们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疫情进入尾声,对于制造业而言,复工就成了主旋律,而事实上,复工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核心在于组织(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变化,这种环境变化包括了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这也是ISO 9000明确要求组织在行动前首先需要考虑的。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外部的环境变化:
1)从总体疫情看,除了严防死守境外输入性病例外,国内已几乎结束。但国外的疫情却不容乐观,这种情况会对国内企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事实上,今天制造业已全面一体化了,相互间的影响是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重要因素。
2)今天大量的企业都采用负债经营模式,近三个月的停工,债务并没有停,而且疫情也直接影响了全球资本市场和资金流向,因此如何获得充足的运营资金同样是许多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
3)必须看到这次全国停工抗疫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国内外的需求、全球供应链、所有协作方的走向都值得密切关注。
从上面几个方面看,复工的外部环境较以往是有明显变化的,其机遇和风险值得重新评估。这是考验经营者的时刻,也是考验政府和管理者的时刻。一定要思定而后动,可以说,复工是一个战略问题,需要有战略的思考。
从内部环境来看,变化同样可能是巨大的,它同样涉及到领导、全员、技术和管理等各个方面:
1)人类每次经历大的变故后,人们的心理都会产生极大的变化和调整。换句话说,经历了这次劫难,企业经营者的三观和心理有没有发生变化呢?员工的三观和心理有没有发生变化呢?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如果不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将会从根本上撼动复工的效果。这实际上是ISO 9000中领导和全员积极参与的问题,从这次我们能战胜瘟疫的场景来看,正是全国上下一心、全民积极参与的结果。
2)对于经营者而言,复工后的劳资纠纷也许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人性化处理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
3)在这次疫情应对中,对企业内部在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同样需要反思,尽管这次只是一次突发事件。
4)根据外部组织环境的变化,企业还必须考虑到应对可能全新的外部环境,去进行相应调整,要想清楚原有的一切是否还适用?
组织(企业)的健壮性和灵活性,源自经营者的战略、积淀的文化,核心的专注、全员的参考、相关方的支持以及规范的管理。此次疫情中许多企业所暴露的问题和一些企业从容的应对,都呈现出企业转型的必要,同时也向企业和经营者提出了到底如何转型的问题。
1)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从经营者的理念转变开始的,战略以及战略的应对是发展和应对所有生存、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希望能引起经营者的深度反思和必要的调整。
2)知识更新是确保企业战略得以有效实施的支撑,这不仅需要从经营者和管理者抓起,更需要从全员抓起,它不仅能让全员统一思想,同步提升,更能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文化和个人价值,从而实现真正的全员积极参与。
3)技术更新是基础,从国内制造业应对疫情的情况来看,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成趋势,基于网络的协同研发、协同调试及协同服务等都为疫情时的居家办公提供了强大支持,此外,基于价值的网络平台构建和应用也显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如何根据企业的特点和转型升级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适时开展转型和升级操作,应该摆上企业的议事日程。
4)需要强化顾客、供应链及有关相关方的管理,通过基于文化生态圈的构建和融入,进一步固化相互关系,做到这一点的核心是组织(企业)文化,用领先的理念和文化意识去感召和会聚顾客、供应商和相关方。
5)需要强化企业的管理机制,管理的基础和使能是标准和规范。这里除了需运用ISO 的基于风险的思维进行必要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外,还需要针对突发事件进行必要的防控。事实上对于突发事件的防控和应对,国际ISO也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和工具,包括面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ISO 22300系列标准,面向供应链安全管理的ISO 28000系列标准等。学习这些标准,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更新,更是为企业从容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了法宝。
6)需要进一步强化组织(企业)的日常和现场管理,员工是企业的根本,要将对员工的关爱落到实处,这不仅是以人为本的一种表现,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就防疫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方面包括通风、洗手和良好的防范意识,针对这些细节,企业完全可以将其融入到日常的现场管理,而其最有效的抓手就是5S管理,从清理、清扫和整理、整顿做起,最后培养员工素养,从根源上防范,甚至杜绝相关问题的发生。
黑暗终将过去,曙光已在前方,当我们在一个越来越多变,充满着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前行,自身的健壮和灵活是极为重要的,而更为重要的是战略思考。商场如战场,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希望这次疫情能让我们足够清醒,并触发深度反思。在复工时“谋定而动”。根据组织(企业)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实际情况去操作,去实施技术、管理,甚至经营模型的转型升级,强化核心能力,此即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