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娜 唐孝东 杨威 胡兵
(1.辽宁省生态环境厅辽西北区域监察局,辽宁锦州 121000;2.锦州市环境监测实验中心,辽宁锦州 121000)
2019 年锦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排名辽宁省倒数第一,其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监测子站(以下简称开发区子站)所监测的PM2.5浓度在全省76 个环境监测子站中排名倒数第二,该地区PM2.5超标不仅严重影响了锦州市空气质量,同时也制约了辽宁全省空气质量整体改善。为找出该地区大气环境问题,在开展2020 年1 月大气强化督察时,笔者对开发区PM2.5超标的原因进行量化研究,调查了该点位周边固定源、移动源、扬尘源的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对策。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排名,2017 年锦州市为辽宁省倒数第三,2018 年、2019 年为辽宁省倒数第一,锦州市近3 年环境空气质量基本没有改善。2017年锦州市 PM2.5年平均浓度为 48 μg/m3、2018 年为46 μg/m3、2019 年为 47 μg/m3。2017—2019 年辽宁省PM2.5年平均浓度见图1。2017 年锦州市优良天数为255 d、2018 年为 276 d、2019 年为 286 d。
图1 2017—2019 年辽宁省 PM2.5 年平均浓度
锦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共有5 个子站,分别为开发区子站、南山子站、天安街道子站、百股道街子站、北湖公园子站[1]。
开发区子站PM2.5日均值浓度2017 年超标64 d,2018 年超标 74 d,2019 年超标 70 d,均为锦州市当年超标最多的子站。2017 年开发区子站年平均浓度为 53 μg/m3,2018 年为 48 μg/m3,2019 年为 53 μg/m3。通过对锦州市近3 年PM2.5监测数据对比,开发区子站年平均浓度最高,相对于其他4 个子站恶化程度明显,对锦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2017—2019 年锦州市 PM2.5年平均浓度见图 2。
图2 2017—2019 年锦州市 PM2.5 年平均浓度
2019 年锦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与南开大学共同编制了《锦州市PM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研究》(初稿),对锦州市PM2.5污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2.5的累计分担率:二次粒子>扬尘源>移动源>煤烟尘>生物质燃烧源>餐饮油烟>未知源>钢铁冶炼尘>石化尘>海盐粒子[2]。为此,笔者重点对开发区子站2 km 范围内的固定源、扬尘源以及移动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图3。
图3 锦州市2019 年PM2.5 来源解析结果(分担率)
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约161.06 km2,为国家级开发区,是锦州市工业企业的主要分布区域,主要有锦州港区、西海工业园区、娘娘宫临港产业区。锦州港区为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西海工业园区以石化、冶金、粮食加工等企业为主,临港产业区以化工、装备制造和机械制造、光电半导等企业为主。通过对该地区进行现场调查,发现主要存在5 个方面的问题。
开发区子站2 km 范围内有规模以上涉气企业6 家,分别为港口1 家、化工企业3 家、供暖企业1家、制糖企业1 家。燃煤量约41 万 t/a,建有20 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22 台,其中8 台使用简易除尘,2台无脱硝设施,存在颗粒物排放浓度高、氮氧化物直排的现象(表1)。通过调取2017—2019 年自动监控数据,辽宁嘉合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大气污染物累计超标2 000 多小时,锦州华粮新能源供热服务有限公司累计超标400 多小时。
表1 开发区子站2 km 范围内规模以上涉气企业情况
开发区子站2 km 范围内有42 家粮食仓储企业,原生产用的烘干炉均已停用或改造成生物质锅炉,调研时发现部分企业料场堆场未苫盖,装卸货物时产生大量扬尘。
开发区子站北侧约1 km 处(天桥街道梁屯村),有棚户住宅区620 户,尚未实现集中供暖,燃煤量约1 240 t/a。此类污染源多为分散式燃烧,无除尘、脱硫、脱硝等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量大,日常环境监管难。
开发区子站周边有2 条主干道,分别为疏港公路(204 省道)、长白山路,多为进入锦州港以及西海工业园区内粮食仓储企业装卸货物的重载货车。据统计,日均流量达3 000 余辆次,重载车辆大多燃烧柴油,尾气排放浓度高。2019 年锦州市尾气办与公安部门联合路检车辆95 辆,其中超标22 辆,超标比例达23.15%,平均超标倍数为排放标准的3~5 倍,对开发区子站PM2.5监测浓度影响较大[3]。
一是开发区子站周边2 km 范围内道路两旁、树坑裸地等地方均存在较多的裸露地面,植物覆盖率较低。二是道路扬尘严重,主要表现为疏港公路(204省道)通行的部分重载货车货仓封闭不严,煤炭、矿石、玉米粮食等货物遗撒现象时有发生,遗撒后道路未能清扫,来往车辆通过导致扬尘污染。
以开发区子站2 km 范围内规模以上涉气企业为重点,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制定“一厂一策”,确保企业达标排放,避免均衡发力。一是根据企业产排污特点,调整管控重点,精准施策。比如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可以以散货港区为重点,防控其装卸、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扬尘。二是对8 台使用简易除尘设施、2 台无脱硝设施的燃煤锅炉制定提标改造计划,确保达标排放。三是充分利用自动监控数据,加强执法监测,及时发现超标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从重、从速处罚。
摸排开发区子站2 km 范围内现有裸土裸地,确保裸土地块覆盖到位、绿化到位,切实减少裸土裸地扬尘污染。提高开发区子站周边道路清扫频次,及时清理重载车辆遗撒的货物,尤其是粮食储运高峰期,对进入西海工业区的主要道路加大洒水和清扫频次,以降低扬尘污染。推进道路铺装,尤其要解决锦州港卸货区公路段坑洼不平问题,同时加强对洒落、超载车辆巡查力度,以实现对扬尘污染的控制。
对开发区子站周围支路展开高排放车辆区域禁行、限行工作。通过设置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车,对重型柴油货车通行量较大的疏港公路(204 省道)、长白山路等重点路段每日开展尾气监测工作,提高检测效率,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管控。另外,应加大路检频次,对冒黑烟及超标排放车辆依法予以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