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睿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海宁 314408)
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节奏与思想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实践创新时代的来临,当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实践应能力培养等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环境设计作为实践应用型专业,其课程改革需要理性科学的探讨,而《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其的教学改革也应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日益提倡思维型、应用型、创新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对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也相应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于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教学现状,以《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为切入点,探讨教学理念,构建较为完善的教学框架,做到传承与创新,以实现人才培养从技术型向思维型转变的应用型教学目标,贯彻即同步又超前于时代的教学理念。
在探讨本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之初,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时代发展对实践应用型教学的内在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因此,深入探索产学研用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机制等问题,对于高校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深入解读上述的发展纲要,我们不难看出,当今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真正的把人才的培养落实到“产学研用”的“实践应用”上。
我院的环境设计专业成立至今有17年的时间,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由于专业教师团队较为年轻化,从业时间不长故而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下面我们就从我院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来进行细化分析。
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我院的教学体系实行“平台+模块”的教学模式,分设公共教学、学科教学、专业教学三个教学平台。
一是公共教学平台(图1),即文化公共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身体素质课程(体育课)、心理素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素质和能力素质课程(外国语课、计算机课和文化基础课等)。
二是学科教学平台(图2):学科教学课程是引导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必修课程,包括三大构成、设计基础理论、设计软件等课程。
三是专业教学课程(图3),其中包括专业教学平台与专业教学模块二部分,其中专业教学平台为必修课程,主要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本文所讨论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就处于专业教学模块之中(即专项设计(二)的课程教学),该模块还作为专业教学平台的延伸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和提升,突出了该专业系统性、整体性的优势,通过专项设计一(办公空间设计)、专项设计二(居住区规划设计)、专项设计三(商业空间设计)、专项设计四(景观规划设计)、综合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课程的精细化学习,使学生深入掌握环境设计的理论知识、设计程序和方法,与专业教学平台课程相辅相成,是专业教学平台的衍生板块。
图3 专业教学模块学分制教学计划表
从以上课程体系设置来看,经过十七年的探索,我院环境设计方向的整个教学体系较为合理,课程框架搭建也比较完整,就我们探讨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来看,该课程处于专业教学课程模块中的必修专业课程,对其的应用型教学方法研究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再则,东方学院作为独立院校,一直以来都秉承着“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理念,故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我们较为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思维能力较为局限等问题,是我们现今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与探讨的重要问题。
以《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为例,在之前的人才规格培养方面,我们的重点基本都放在如何培养设计人才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上,以学生获得设计技能为导向进行教学。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电脑绘图技能、手绘技能以及最终的出图效果。虽然学生的课程作业看起来较为赏心悦目,他们到了工作单位也会因为高效的电脑绘图技能及较为优秀的手绘能力得到初步的认可,但是从长期发展来看,学生所掌握的仅仅是制图的能力,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设计、创新能力。从近年来我们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回访以及社会需求的调研情况来看,这样的设计人才在短期可能会得到认可,但从长期而言,则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再则,虽然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将专业课程教学以一个连续性的“平台+模块”的框架展开,课程设置较为连贯性,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独立教学,忽略课程连续性和系统性的问题。比如我们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之前我们设置《景观设计初步》课程,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之后我们设置了《综合设计》等课程,如果教师对于课程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够明确,就极有可能出现课程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这不仅会影响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也会导致学生产生思维倦怠和厌学的情绪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也是我们在应用型教学改革过程中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在之前关于课程教学体系的探讨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对一门专业课程内涵的理解以及其教学思路定位对于一门课程来说意义深厚,故在该章节中我们将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思路进行重点的探讨。
就《居住区规划设计》这门课程而言,“技术型”与“思维应用型”这两个培养目标从本质上来说并不冲突,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思维应用型”能力的培养不仅更为基础,也更具发展潜力。
现在高校的设计课程教学基本都延续“设计理论、规范讲解——案例分析——方案设计——出图”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这样的教学进度安排基本符合课程教学的需要,但从近几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往往会出现如设计雷同,没有创意,设计图纸东搬西凑,为求高分而过分注重手绘及电脑制图能力等问题。虽然从图纸效果看来,许多学生的作业看似系统完整,但一旦深入推敲,许多作品难免会暴露设计元素琐碎、设计风格不统一、没有原创性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系统的思维能力。
纵观我系的培养方案,在景观设计类课程之初,学生已完成《设计思维与表达》、《景观设计初步》等专业课程,这些先修课程的学习已经让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设计能力,所以对于《居住区规划设计》这门课程而言,教学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
基于此,我们可以灵活变动课程教学安排,比如我们可在方案讲解过程之初切入“快题考试”对学生的基本功进行摸底,在考试过程观察学生的图纸绘制能力,如学生对透视的掌握程度、学生对空间尺度感的认知度、学生的创意能力进行全面细致摸底。在考试结束后,可根据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以便在后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讨论。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将前期的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回顾,纠正现下大部分学生“学一门,忘一门”的懒散态度,建立“系统、连续”的课程体系思维。
3.2.1 走出去—实地调研,加强实践
3.2.1.1 项目实地考察走访
由于设计类课程对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仅从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只能达到纸上谈兵的效果,故而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实体项目的真题真做训练。
首先,在接触实际项目之初,我们需要打破以往课程直接给予学生完整的居住区CAD图纸的方式,而改为由学生自己考察真实的小区并绘制完整的平面图实践教学。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际考察中了解到不用年代、不同区域居住区建筑及景观的空间尺度,教师也可以在带领学生实际考察中进行现场教学,对居住区道路宽度、植物配置、景观节点设计等进行细化讲解。学生亦可通过现场空间尺度与实际场景的反复调查思考、对比了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国家标准,明确消防登高面如何设置、植物如何进行四季造景、老幼活动区的多功能设计等问题,为下一步的居住区空间规划等设计做好准备。
3.2.1.2 现场施工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主要将精力放在对学生设计图纸的表现、制作以及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大都在教室或图书馆完成方案,这样的教学模式弊端在于思维创作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对居住区空间环境的关系缺乏了解,对建筑体量、景观节点、植物配置的尺度感把控能力也不够精准。
故而我们在课改过程中把“理论—实践创作—思维拓展”纳入一体化教学,安排现场施工的教学环节。以便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对项目的实际运作能力,达到“思维先导,应用铺垫”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实施现场施工教学之初,我们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安全等问题有较多的顾虑,但在课程正式开启之后,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向技术人员请教材料、施工细节、植物配置及景观节点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配合教师讲解,学生也会很快发现他们在课堂上完成的方案设计当中有很多实际的漏洞。这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让他们在实践当中真正的了解到所有的设计都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做无限的遐想和创新,在有限的条件限制下寻求多种解决方式与可能性,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设计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3.2.2 加强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培养思维与实践的综合能力
对于《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而言,思维与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一直贯穿于我们的教学过程当中。故在我院的课程教改过程中,我们打破以往给予虚拟课题的教学方式,而改为真题真做的实训课程教学。在课程中我们会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与教学进度给学生安排课题,比如将老师将居住区按照建设年代做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48-1978)、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1979-199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2-至今)三个阶段的分类,安排学生进行3-5人的组队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团队分工,如项目负责人、设计总监、文案策划等,并在考察结束后上交一份细致的考察报告,对不同年代的小区进行建筑、景观、户型、绿化的分类比较,为了使学生能将分析深入细致的完成。通过这样全方位的实践应用型教学,学生学习到的不仅是技术,更多的是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整体项目运作的流程以及全面的思维。经历了一个系统完整的项目实践以后,学生会真正的了解到设计、施工的系统性,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结合起来。
3.3.1 横向探讨式教学
之前我们讨论了很多思维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在思维培养方面我们是如何进一步进行探讨教学的。
首先,我们的探讨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学”,在“学”这一模块中,我们延续了传统的“名师作品解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授与培养。思维训练的第一步便是结合实践课题让学生寻找国内外优秀设计案例,就其设计风格、设计元素、创新性、可行性等进行分析。在该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资料查阅、网络搜索等方式进行广泛的阅读,这样,学生即可以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从中借鉴成果,也可以杜绝作品抄袭和雷同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其它课程的案例分析不同的是,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课题分析以外,还切入了临时性的课堂考试,要求学生将居住区的优秀案例进行平面、立面、剖面的草图绘制,在考试过程中,可以发现哪些学生是在真正的做研究,哪些学生是在进行单纯的复制粘贴工作,通过课程之初的严格把关,也可以给学生敲响警钟,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也会更加刻苦专研。
探讨式教学的第二步我们将其定位为“思”,在“思”这一模块,我们尤其注重学生的思维、推敲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我们给予学生课题之后,就让学生就课题进行设计风格的定位、分析,然后按此方式进行设计。而在现在的教学中,本人采用了探讨式教学的方式进行推敲、对比,比如,学生喜欢简约风格的设计,那么在我的课堂中,即要求学生对他们意识当中的简约风格进行探讨,在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该学生就“简约”的对应“繁琐”进行探讨。再比如设计界经久不衰的议题如“形式与功能”、“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国际性”,近年来流行的“可持续设计”、“生态设计”等等课题我们都可以拿到课堂上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
通过这些议题的讨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最重要的是同学们在进过正反议题的推敲与讨论中加深了认识,丰富了设计作品的内涵与外延,进而推陈出新,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探讨式教学的第三步为“议”,即让学生就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讲解,我们的学生在前期“思”的阶段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设计作品,在此阶段,我们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在平行班同学及老师面前就设计方案的设计、实践与可行性等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在学生表达与教师提问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思维与沟通能力。同时,为了锻炼学生的方案解说能力、现场应变能力,我们还对汇报的时间、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听取汇报的任课老师和学生可以就方案的优劣进行提问,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项目汇报的现场氛围,老师也能从学生的现场表现来感受学生对方案的熟悉程度、深入程度,以便于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指导。
3.3.2 纵向专题式教学
纵向模块式教学主要是针对我们大学四年的培养方案而言的,在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本人也力求将所有的课程进行衔接,故而在教改过程中,本人除了担任《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以外,还在此期间有意向的选择了《景观设计初步》、《公共艺术设计》、等课程进行教学,力求将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梳理,通过这几年的课程教学下来,本人也跟本专业的教师一起就大学四年的培养方案做了探讨,总结出了纵向教学模块式教学课程体系。针对本专业现阶段的实际教学情况,结合在校生及毕业生的线上线下调查问卷情况分析,本人就如何构建“产学研用”递进式多维度课程体系做了初步的构想,于此同时,就如何进行渐进式的校企结合,本人也将初步整合后的课程分布图做了一个较为直观的图表(图4),具体如下:
图4 环境设计专业拟调整教学模块分布表
根据实际调研数据,将原有专业教学模块设置不合理的课程进行细化调整,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将递进式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思路植入课程系统,按照学生对课程体系的接纳度,进行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安排以达到实践与教学立体化、递进式的结合与衔接,在真正意义上达到校企合作“产学研用”体系的优化,不仅可以科学高效的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而且可以更加全面的精准化制定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迅速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准(图5)。
图5 近两年的部分应用实践教学成果
由于环境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在接受教育后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过程中我们对其职业性思维的培养。以往我们对于学生的培养主要注重于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对于绘图、软件、技术能力,把职业性与实践性混为一谈。
在笔者看来,培养学生的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认同感才是当今我们艺术类专业需要做的更为重要和迫切的事情。那么,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这门课程中,我们应该如何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呢?
首先,在以往的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采用实际项目教学的形式,整个课程基本采用“案例讲解——方案设计——学生绘图——老师分析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但是殊不知在大学四年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专业课程都采取同样模式的教学形式,如此循环往复,即使课程内容不同,教学形式也会让学生感觉雷同和疲惫。所以在经过几轮课程探讨和教学尝试后,本人认为对于《居住区规划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可以采用“横向纵向多维度融会贯通的头脑风暴式教学”和“实践实训制项目教学”方式进行。因为在大三的这个阶段,让学生接触实际项目没有问题但要求学生精确的掌握所有的设计规范,设计技能全凭课堂教学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即使是一名较为成熟的设计师,也需要在工作岗位上历练两到三年,如果我们在切入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机会,让他们从简单的技能型思维转变为艺术性发散思维则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也有利于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国家经济竞争的核心动力,环境设计作为一个功能性、艺术性、技术性以及经济因素综合运用的专业,专业教师必须多方面、多维度的探讨实践教学方法,不仅需要关注“技术型人才的可用性”,更应该关注“思维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性”,只有为学生树立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科学思想观念,我们的教育体制才能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