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现在与未来:数字游戏档案的社会记忆功能

2020-04-22 20:37王昊
兰台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档案

王昊

摘 要 从社会记忆理论视角出发,探析数字游戏在记录与保存个人、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记忆的过程中所具备的档案属性。以Sid Meiers Civilization系列游戏为切入点,总结归纳数字游戏档案在传承文明记忆、构建社会原貌和憧憬未来生活中发挥的社会记忆功能。作者建议,通过形成共识、增强关注、重视载体、完整保存、建馆设展和深度体验等途径加强数字游戏档案的保护与开发,使数字游戏档案有效实现社会记忆功能。

关键词  档案 数字游戏 社会记忆

21世纪伊始,社会记忆理论开始进入档案领域的研究视野,众多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在社会记忆理论的指引与帮助下,取得了一系列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数字游戏引入(直接或间接)档案元素的做法日渐增多,它们在增强游戏真实性和历史感的同时,又客观上彰显了档案在数字记忆空间的独特价值,数字游戏在保存社会记忆方面已经体现出极其鲜明的档案属性,应该作为档案被妥善地收集、保管与利用,发挥其应有的社会记忆功能。Sid Meier's Civilization是席德·梅尔创作的《文明》系列游戏,每一部作品都是经典的回合制策略类数字游戏。Sid Meier's Civilization系列从1991年初代游戏到2018年第六代游戏发售已经有27年的时间,近30年的时间跨度使得Sid Meier's Civilization在承载社会记忆的同时也在随时随地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Sid Meier's Civilization为具体案例,解析数字游戏档案的社会记忆功能。

一、社会记忆的新载体:数字游戏档案

1.明确主体:数字游戏档案的内涵。研究数字游戏档案的社会记忆功能,重要前提在于数字游戏确实具有档案属性,只有满足这个前提,此项研究才有意义。

数字游戏兴起于20世纪末,并且在21世纪的第一个20年的时间里大放异彩,受到数量众多的游戏者欢迎。笔者认为,数字游戏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的吸引力,原因在于数字游戏借助计算机、网络、创意、编剧、美工、音乐等技术手段和小说、戏剧、影视、动漫、服装、音乐、文学、绘画、建筑等表现手段将用户放置于来源于现实又不同于现实的虚拟环境之中,进而为用户提供愉悦的、交互性的沉浸式体验[1]。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对档案的定义表述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2]出于学术严谨性的要求,档案的定义可以进一步表述为:“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3]从档案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历史记录”“社会实践”和“原始记录”都是判断一件事物是否具有档案属性的重要的客观标准。

笔者发现,数字游戏的整个生命周期,可以概括为制作开发与投放市场使用两大时期,而在这两个过程中数字游戏本身真实、自然地成为记录社会实践过程的可靠载体。例如,某时期的游戏开发技术、游戏使用题材内容和社会玩家在数字游戏中的相关数据等一系列历史信息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由此看来,数字游戏十分吻合档案属性的判断标准,换言之,数字游戏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档案属性,因此作为档案而存在。

2.宏观研究:“社会记忆”视角下的档案。由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思想和美国学者保罗·康纳顿的社会记忆论延伸发展而来的社会记忆理论强调运用心理学、精神分析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领域的知识来保护、建构和传承珍贵的社会记忆,并且这种社会记忆的主体由国家向群体、个人等边缘化方向发展[4]。所以,当从“社会记忆”的独特视角出发重新审视“档案”时,人们会发现档案的定义和社会记忆理论有很多相通之处,例如“记录”与“记忆”就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将众多历史记录进行归纳与整合将可以建构出有价值的社会记忆。21世纪活跃在档案学界的“档案记忆观”充分体现了档案与社会记忆理论的紧密联系,是以“社会记忆”视角看待档案的最好例证[5]。

3.微观探析:档案承载社会记忆。当前,中外档案学界已经更多地着眼于将档案与国家、社会、民族、社群、家庭的历史记忆连接起来,强调档案是一种社会记忆,并强调档案在社会记忆产生、构建和传播过程中的关键作用[6]。笔者受徐拥军和丁华东有关档案社会记忆功能的思想的启发,将档案的社会记忆功能归纳为“传承”、“建构”和“憧憬”三大部分。

首先,以档案传承文明记忆。由甲骨档案、泥版档案、金石档案、石刻档案、纸质档案、胶片档案、光盘档案等诸多类型档案构成的档案集合通过文本、图形、视频图像、声音乃至动作等方式传承着全面而系统的历史信息,档案在充当传承社会记忆载体方面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7]。

其次,以档案建构社会原貌。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视角出发的档案记忆观认为档案是建构社会记忆的不可替代要素,并且是社会记忆的一种重要形态[8]。在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上,众多学者对档案的社会记忆建构功能达成了一个共识:“档案在文化记忆、个人记忆和基因记忆的遗忘、构建、重构和恢复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寻找遗忘记忆和发现过去记忆事实真相的重要载体,是知识的存储器,是知识咨询和转换的媒介,是保护过去、记录现在和联系未来的桥梁。”[9]

最后,以档案憧憬未来生活。对于档案而言,我们一定要区分社会记忆和历史事实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由档案工作者通过档案工作建构出来的社会记忆是能动的、带有主观性的,而档案本身直接承载与反映出的历史事实则是客观的。换言之,档案工作者通过解读档案信息,按照一定思路建构出的社会记忆中蕴含着具有时间跨度的清晰的发展脉络与规律,这种“脉络”与“规律”其实就是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暗示和对未来社会的憧憬。

4.总结归纳:数字游戏档案具备社会记忆功能。数字游戏想要达到理想的沉浸式体验效果,必须要在游戏的内涵上深度挖掘,即有持久生命力的数字游戏在情节和内容上一定是独特的、有吸引力的。从Sid Meier's Civilization(席德梅尔的文明)系列游戏、Hearts of Iron(鋼铁雄心)系列游戏和Europa Universalis(欧陆战争)系列游戏等深受玩家喜爱与追捧的数字游戏中不难看出,开发商在数字游戏的开发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原型叙事”概念的应用。

“原型叙事”并不是把真实历史、神话传说机械地照搬到数字游戏当中,而是将其中符合大众基本认知,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和强烈认同感的人物或事件挑选出来,融入数字游戏设定的人物与事件当中[10][11]。从社会记忆理论的视角来看,数字游戏运用的“原型叙事”手法,其实就是将公众内心认同的历史事实、社会百态、神话传说等载体中承载的记忆分离出来,按照玩家的心理诉求和开发商的实际需要重新组合,建构出新的记忆体系。而此时,数字游戏就成为社会记忆的新载体,其蕴含的记忆、情感、哲理、精神引发了玩家的强烈共鸣,进而形成情节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由此可知,数字游戏是具有社会记忆功能的,生命周期完整的数字游戏即数字游戏档案也具备社会记忆功能。

21世纪以来“档案记忆观”在档案学界的认可度逐步提升,档案与社会记忆理论之间的紧密联系也越来越得到认可与支持,从社会记忆理论的视角出发来看待档案,档案的确具有实实在在的社会记忆功能,即“传承”、“建构”和“憧憬”。因此,笔者将社会记忆理论、档案记忆观、档案的定义和数字游戏的社会记忆功能这几大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整合与分析后得出,数字游戏在某种意义上具有鲜明的档案属性,可以作为数字游戏档案来看待,并且数字游戏档案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记忆功能。下面,笔者将以Sid Meier's Civilization为例分析数字游戏档案的社会记忆功能。

二、数字游戏档案的社会记忆功能

当Sid Meier's Civilization被放置于“档案”“档案记忆观”和“社会记忆理论”的视野下,我们会发现这款数字游戏不仅可以作为档案,而且还在社会记忆层面具有“档案记忆观”和“社会记忆理论”所涵盖和未涉及的诸多功能。

1.铭记往昔——传承文明记忆。作为社会记忆重要形态的档案,主要通过物质文化载体的形式传承与传播社会记忆。常见的现代档案载体主要集中在纸张、胶片、磁带(盘)、光盘等物质材料的范围内[12][13],相比之下,把数字游戏本身作为档案载体的思路在国内还是相对少见的。目前档案学界并没有对“数字游戏档案”形成共识,研究“数字游戏档案”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但是通过深入体验与细致分析Sid Meier's Civilization后我们可以发现,数字游戏档案很真实地记录并传承往昔的文明记忆,而且国外相关机构已经开始重视数字游戏档案的收集、保存与利用。

尽管在Sid Meier's Civilization系列的开发过程中先后更换过多家游戏公司,但无论是哪家游戏商,都在开发数字游戏时就大量搜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等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丰富历史资源。随后这些历史资源被整合并融入游戏的每一个环节,赋予了数字游戏新的内涵与生命力。Sid Meier's Civilization系列总计包含了中华、法兰西、印度、日本、英吉利、俄罗斯、美利坚等数十个文明类型,并将各种文明的鲜明特征例如特色单位、特色建筑、文明标志和语言等展现给玩家,图1为部分文明一览图。

可以说Sid Meier's Civilization通过相当规模的时间跨度与众多文明的广度把诸多历史文化标识生动形象地纳入整个游戏体系当中,这一理念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游戏本身留下了鲜明的文化烙印,更是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关于人类社会文明的记忆和对先进人类文明的向往。其实,Sid Meier's Civilization系列游戏中承载的大量历史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类的集体记忆与社会记忆,了解历史、感知记忆是人类的本性,当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玩家面对数字游戏中属于自己国家的文明时,内心深处那份自豪感与保护传承优秀文明记忆的使命感就会油然而生。在Sid Meier's Civilization中,玩家可以回到人类文明起源的时代,去感受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每一次艰难的抉择、艰辛的尝试与成功的喜悦,相信这种独特的体验是每一位渴望探寻和了解社会文明记忆的玩家都无法拒绝的。

从铭记往昔、传承文明记忆的维度来看,数字游戏档案的社会记忆功能不言而喻。当我们用“社会记忆理论”的观念重新审视数字游戏档案这一并不被重视的档案形式时,会发现它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传承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民族记忆的全新形式。

2.反映当下——建构社会原貌。从档案的定义,即“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来看,档案在其形成过程中已经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都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了,且这种记录形式是自然的、非刻意的,否则就不是“直接形成”,其档案属性也就无从谈起了。

在数字游戏创作过程中,该时代的数字游戏开发技术、历史社会发展现状、人类精神文明诉求等珍贵信息都被真实而自然地记录下来,与数字游戏本身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此时被完整保存的数字游戏很明显在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它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以数字游戏的形式保存下来,形成了有价值的历史记录,即数字游戏档案。

Sid Meier's Civilization是一款有着27年时间跨度的系列游戏,从“社会记忆理论”的角度出来,与其说Sid Meier's Civilization是深受玩家喜爱的系列数字游戏,不如说它是一部记录着这27年来人类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技发展等诸多方面的珍贵数字游戏档案。笔者对Sid Meier's Civilization系列的六部游戏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游戏本身的变化中领会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步伐与痕迹,列举其中的四项如下。

(1)数字游戏技术的进步。图2为我们展现了Sid Meier's Civilization系列在游戏画面、游戏平台和推荐配置内存上的变化。从图2中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Sid Meier's Civilization系列的画面质量实现从2D到3D的提升,增加了游戏的沉浸感;游戏所依托的平台也由单一的PC平台扩展到NS平台(是任天堂游戏公司于2017年3月首发的旗舰产品,主機采用家用机掌机一体化设计);推荐配置内存的增大和游戏适配系统的增加都反映了游戏本身的不断改进和给予玩家体验感的提升。以上三个数据的变化都可以折射出近三十年来数字游戏技术的快速进步。

(2)世界文化包容性增强。如图3所展现的那样,玩家在游戏中取得胜利的条件由较为单一的军事胜利、科技胜利扩展到含有文化胜利、外交胜利、宗教胜利和时间胜利等等,玩家想要取得游戏的最终胜利,不再是仅仅通过无休止的征战去消灭其他文明,研究科技、搞好外教、发展文化等都成为取胜的好方式。这反映了世界是多元的,世界上存在的各种文明之间关系是相互平等的,人类似乎越来越明白战争不是最好的手段,没有谁能够征服谁,双方甚至多方的共同发展才是实现各文明共赢的好方式。

(3)人类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更为客观。笔者在研究Sid Meier's Civilization系列每一部游戏的内容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Sid Meier's Civilization Ⅱ中科技勝利的取胜条件为殖民半人马座(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而在Sid Meier's Civilization Ⅵ中科技胜利的取胜条件变成了殖民火星,相比之下科技胜利条件的难度放置于现实当中是大大降低的。如果将科技胜利条件难度将这一细节与人类航空事业发展历程相联系,我们就会发现从殖民半人马座到殖民火星其实是反映了人类从太空技术迅猛发展时极度自信到受挫时深度反思后实事求是的转变。

(4)人类更加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图4中列举的为从Sid Meier's Civilization Ⅱ到Sid Meier's Civilization Ⅵ新添加的一部分游戏元素,例如太阳能发电站、环保经济、禁止奢侈品和研究新科技进行碳排放捕集都是近二三十年人类面对环境问题采取的有效举措;火山灾害和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也反映了由部分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自然灾害引起了全社会的足够重视。采取多种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更加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是Sid Meier's Civilization系列游戏展现出的清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其中一条脉络。

或许一百年后,那时的档案工作者作为社会记忆建构的能动主体对数字游戏档案进行解读时就会发现,数字游戏档案中承载着大量有价值的历史信息与社会记忆,其中包括数字游戏创作的年代里人类社会如何应用数字技术、历史知识,如何利用数字游戏来满足个人对于信息、知识和情感的需求,笔者相信,这就是数字游戏档案应有的构建社会原貌的社会记忆功能。

3.展现向往——憧憬未来生活。“铭记往昔,传承文明记忆”和“反映当下,构建社会原貌”是“社会记忆理论”视角下数字游戏档案具有的社会记忆功能,而且这两种功能都是“社会记忆理论”框架中所涵盖的。但是,数字游戏档案的社会记忆功能难道就仅仅在于“铭记往昔”和“反映当下”吗?笔者认为这样的想法太局限了,“展现向往,憧憬未来生活”同样是数字游戏档案不应被忽视的社会记忆功能。当然,笔者对这一功能的认识不仅是受启发于“社会记忆理论”的思想,更是对“社会记忆理论”的延伸与升华。

对于档案而言,档案学界和档案实践部门似乎更加青睐研究档案所承载的内容,却不自觉地遗忘了档案能够记录社会实践这一重要属性。当我们在探索数字游戏档案社会记忆功能时,考虑到它同样具有记录社会实践的属性时,就会发现玩家的数据也被完整存储在数字游戏档案之中。分析、解读游戏玩家的数据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例如Sid Meier's Civilization游戏玩家的数据包括了玩家的国籍、选择的语言种类、偏好的文明类型以及游戏中的具体操作等海量的信息,笔者将以游戏玩家在游戏中的具体操作这一信息举例,分析数字游戏档案如何发挥“展现向往,憧憬未来生活”的社会记忆功能。

当玩家在Sid Meier's Civilization任意一部游戏中选定好文明类型以后,就开始按照内心的战略与战术开始探索世界,用自己喜爱和向往的方式从原始时代开始逐步建设出理想的文明形态,玩家在每个回合都要对所建立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下一步如何发展进行选择。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游戏玩家在游戏中的具体操作,而隐藏在具体操作背后的是众多玩家们对不同文明发展模式的向往与共鸣。要知道Sid Meier's Civilization的玩家数量是十分庞大的,仅仅是Sid Meier's Civilization Ⅵ一部游戏的累计销售量在2018年初就已经达到了近三百万套,如果运用恰当的工具将这些玩家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玩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对于理想社会的构想和未来社会的憧憬就能清晰地呈现出来。

数字游戏开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固有的观念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转变,数字游戏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娱乐工具。数字游戏承载的内容传承着文明记忆,帮助人们铭记往昔;数字游戏建构的社会原貌,向后人反映当下;数字游戏憧憬的未来生活,展现当代人内心深处的向往。数字游戏在重构历史的同时,也在记载和反映着当下的生活,更在描述着未来社会。或许,当后人想要研究100年前的人类社会是何状态时,笔者相信数字游戏档案可以作为最系统、最生动的教科书之一。

三、数字游戏档案的保护与开发

1.形成共识,增强关注。数字游戏自产生之日起,其诸多负面影响就一直为社会所诟病,尤其是美国游戏产业泡沫和发生在1983年的雅达利大崩溃,使得人们对数字游戏的反对呼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14]。不过近些年,数字游戏在社会上的被认可度有所提高,尤其是数字游戏引起了文化产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内外档案学界、图书馆学界和博物馆学界还没有大规模地介入数字游戏档案的收集与研究,这对于档案学顺应时代发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当然,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很多收集保存数字游戏的机构,例如美国国家电子游戏博物馆、柏林电脑游戏博物馆、中国首个沉浸体验式国际电子游戏博物馆“Game On绽放”等等。所以档案学理论和实践领域需要增强对数字游戏档案的关注程度,档案学界在数字游戏档案的界定方法上形成一定的共识,总结归纳出具有规律性的理论认识;档案实践部门也要主动出击,积极探索保存、利用与开发数字游戏档案的技术手段与工作机制。只有档案学界和档案实践部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抢占先机,实现在数字游戏档案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占领数字游戏档案研究的学术制高点,让数字游戏档案更好地为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发展进步服务。

2.重视载体,完整保存。由于数字游戏的运行与数据的储存需要依靠匹配的系统才能实现,所以数字游戏档案的保存条件相对严苛,尤其是数字游戏档案的储存载体问题,克服这一问题是实现数字游戏档案完整保存的必要前提。蒋术在《我国数字档案存储载体长期保存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对于数字游戏档案的保存保护很有借鉴意义。

首先,将载体保护作为数字游戏档案保护的核心。如图5所示(见下页),在Sid Meier's Civilization系列中总共涉及Windows XP、Windows 10、IOS11等16种操作系统,数量众多的操作系统为数字游戏档案的保存造成了不小的困难。所以档案部门要明确数字游戏操作系统的适用范围,与操作系統相对应的数字游戏档案和计算机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保存。

其次,将环境保护作为数字游戏档案保护的基础。“有机整体”中最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是操作系统和计算机,档案部门要对操作系统做好防火墙功能,对计算机也要做好必要的防尘、防水措施,为数字游戏档案的储存提供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最后,将标准规范作为数字游戏档案保护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游戏正在被社会所接受与认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数字游戏档案也会成为档案队伍中的“正规军”,所以档案学界与档案实践部门要及时联手推动数字游戏档案载体保护标准体系的制定与出台,未雨绸缪,以便档案部门有章可循,有效地保护与保存数字游戏档案载体[15]。

3.建馆策展,深度体验。保护数字游戏档案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将它们妥善完整地存储,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采取何种方式开发利用能够为人类文明、社会记忆的传承作出更大的贡献。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借鉴我国沉浸体验式国际电子游戏博物馆“Game On绽放”的经验,建立一个独立的专题档案馆,即数字游戏档案馆。当然,数字游戏档案馆的功能不只是为数字游戏档案提供安全可靠的保护场所,它更应该成为一个有深度的体验馆。

把数字游戏档案馆建设成为深度体验馆,在理念上可以借鉴博物馆展览中运用的“阐释系统”,将物、人、媒介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建立有效的“阐释系统”,即在策展过程中要强化对数字游戏档案内涵的展示,体现出它“铭记往昔”、“反映当下”和“展现向往”的社会记忆功能;同时档案馆工作人员还要深度分析参观者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行为,总结出有指向性的规律,进而改进档案馆的策展方式;最后,传播媒介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档案馆可以在搭建数字人文平台的基础上,融入虚拟现实技术,进而提升参观者的参与感、体验感和代入感,身临其境,感知与触摸珍贵的社会记忆,产生情感上的强烈认同与共鸣,达到“沉浸式”体验的效果[16]。

数字游戏档案已经在人类发展科技、提高生活质量的实践中悄然产生,并在社会记忆理论视角下展现出传承文明记忆、建构社会原貌和憧憬未来生活的社会记忆功能。不管档案学界和实践部门是否做好了准备,具有显著社会记忆功能的数字游戏档案已经加入到档案“大家庭”之中。然而,当今国内外对这一新兴的档案形式并没有展开系统的研究,本文也只是就数字游戏档案的社会记忆功能进行探析,提出的保护开发手段也相对有限,其定义和功能仍需要去探索挖掘。不过,我们无需恐慌和抗拒,应当以积极的心态、充足的准备迎接“数字游戏档案”这一新成员的到来,通过合理的保护与开发手段,让当代人也让后世拥有和享受这一珍贵的社会记忆和文化财富。

………………………………………………………………………………………………………………………………………………

参考文献

[1]柴秋霞.论数字游戏艺术的沉浸体验[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1(5):119-123.

[2]本刊编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J].中国档案, 2001(2):21-22.

[3]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11.

[4]高萍.社会记忆理论研究综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3):112-120.

[5]徐拥军.档案记忆观:21世纪档案学理论的新范式[J].山西档案,2017(4):5-12.

[6]谭必勇.中外公共档案馆发展路径比较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7]丁华东.在社会记忆中思考档案——档案学界之外有关档案与社会记忆关系的学术考察[J].浙江档案,2010(3):24-28.

[8]徐拥军.档案记忆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20-25.

[9]安小米,王淑珍.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及其主要启示[J].档案学通讯,2004(6):88-90.

[10]金霄,金昌庆.原型叙事:数字游戏艺术感染力提升的重要手段[J].传媒观察,2019(1):47-52.

[11]冯驭.数字游戏的社会文化现象探析[J].学术界,2016(7):224-229.

[12]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65.

[13]黄霄羽.外国档案事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77-78.

[14]朱小枫.数字游戏研究的多维探索——“第二届数字媒体研究年会”游戏圆桌论坛会议综述[J].全球传媒学刊,2018(1):134-138.

[15]蒋术.我国数字档案存储载体长期保存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6(2):89-93.

[16]周婧景,严建强.阐释系统:一种强化博物馆展览传播效应的新探索[J].东南文化,2016(2):119-128.

猜你喜欢
档案
档案工作的创新服务势在必行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煤制油和煤化工建设项目的文件控制与档案管理
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探讨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拓展节能档案数字化利用的探索
刍议供电单位档案管理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