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秀珍
摘 要:文章主要依据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情况,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创新;转型
“互联网+”环境对各个行业的发展所提出的要求更加严格。大学生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就是高校图书馆,能够有效推动现代化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应当强化创新与转型发展工作,进而将图书馆的具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
1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的意义
1.1 “互联网+”与图书馆二者融合生成新发展理念
近年来,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处于飞快发展时期,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概念、新理念与新技术应运而生[1]。随着这些技术的飞快发展与创新,信息行业的压力变得更加沉重,为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飞快发展进步,高校图书馆应当凭借“互联网+”理念与信息技术的强有力支撑,全面保障现代化管理与服务优化工作的开展,通过技术支持图书馆软件与硬件升级工作,不断改并补充服务内容,拓展服务空间,健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方法,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1.2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读者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时间具备碎片化特征,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途径,获取有关内容,显著提升空间、媒体、时间等多维度的扩展性。
对于学生而言,在获取相关文献与信息的机构中,高校图书馆居于重要地位。高校图书馆要想取得转型发展,其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将图书馆由传统的资料提供服务模式转变为知识内容提供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关于高校图书馆与读者的关联,应当重新开展相关思考活动,不断对深层次的服务内容进行发掘,促使传统服务模式得到转变,构建全新的服务体系。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当逐步发展为智慧图书馆,以智慧技术为依托,确保智能化服务与感知的完成。在用户信息需求的反馈方面,智慧技术具有突出优势,能够利用纵向深度,发掘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定制相关专属服务方案,确保读者诉求得到满足。
2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概念转型问题
现阶段,转型是高校图书馆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应当转变服务环境、模式、观念、安全性等内容。在“互联网+”发展环境下,倘若高校图书馆不开展改变与转型工作,那么很难取得发展,情况严重的还会对其生存造成威胁[2]。实质上,转型工作难度系数非常高,不仅要转变有关概念,还需要学校所有部门对有关工作给予配合和支持。许多高校图书馆通过学校有关部门发布相关文件,其实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2.2 高校图书馆信息更新滞后
当前网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人们利用终端设备就可以获取网络中的海量数据信息知识,其中有许多信息资源图书馆是没有的。通过互联网云端技术,能够确保共享信息和交流工作的完成,推動了信息更新与工作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大学生,大学生基本利用互联网获取所学知识内容,然而,图书馆内的信息与网络信息资源很难满足其发展需求。图书馆不能利用短时间更新信息资源,数据信息缺乏后台的有力支撑,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这样学生进入图书馆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少,减少了图书馆的读者数量。
2.3 高校图书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现阶段,社会处于变革与发展之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造成了冲击,减少了大学生进入图书馆的次数,降低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度。但是,高校图书馆内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与综合素养未得到转变,自身的服务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全新的服务理念。我国正朝着服务型社会发展,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若不能明确认识个人工作,就很难给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不能对大学生产生一定吸引力。
3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策略
3.1 创新服务内容与方式
(1)互联网已经普遍应用于各个行业中,高校图书馆应当不断将互联网引进来,尤其在“互联网+”环境下,能够提高图书资源更新与传播的速度。为了帮助大学生获取更加丰富多样的知识资源,高校应当强化图书馆数字化更新与应用分类工作。为了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当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水平,发掘新资源,并在短时间内开展科学的分类与整理工作,促使其能够与当前资源融合起来,帮助大学生快速获取所需的资料,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
(2)针对在校大学生,可以开展资源分类工作。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与教师,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设计相关模块,还可以依据其他方式方法,针对所制作的不同模块,开展相关的模块分割工作,将更加丰富多样的资源提供给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图书馆服务效率的提高。
(3)利用互联网平台,能够提升资源更新速度,有助于资源传播工作的开展,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互动[3]。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可以建构网络交流平台,加强大学生之间知识内容的交流。对于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该平台开展相关讨论活动,能够提升问题解决效率,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3.2 创新服务模式
(1)当今社会的竞争愈演愈烈,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具备一定的时间观念。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能够缩短服务时间。在“互联网+”环境下,业务办理效率越来越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对有关工作程序进行简化,如借书还书、借阅证办理等,这样能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工作效率。
(2)大部分大学生会借出图书进行阅读,为了确保读者的读书需求得到满足,高校图书馆应当实现信息流通速度的提升,有关工作人员可以加快图书加工与上架速度。高校图书馆可以与书店合作,对于自身比较感兴趣的书籍,学生可以直接到书店借阅,能充分体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基础作用,提升信息流通速度。
(3)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产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明显转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兴趣也随之产生了变化。面对该情况,高校图书管理员应当认真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报刊阅读、线下借还书等。在此基础上,还应当依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强化服务模式创新工作,以互联网模式为依托,构建相关网络信息平台,确保读者获得全新的阅读体验。为了实现读者阅读效率的显著提高,高校图书馆还应当通过设备平台,全面掌握学术讲座、交流活动等信息内容。
3.3 强化人才培养
(1)在“互联网+”环境下,为了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与水平的提升,确保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针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图书馆应当认真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并依据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不断对培训内容作出优化与创新,确保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与针对性,以此来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与水平。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具体培训工作方面,由于其要负责比较广的工作范围,应当进一步强化相关宣传工作,制定科学的培训流程,完善保障方式方法,提高培训体系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程度。
(2)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的高校图书馆要想确保转型升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一定的发展,应当认真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在此過程中,高校图书馆应当立足于自身具体情况,依据部门设置、发展趋势等内容,系统考察所需要的人才,明确人才引进类型。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还应当制定人才评价选拔机制,包括道德品质、知识构成、发展潜力、职业能力等内容。
4 结语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得到了飞速提升,加强了信息之间的交互性,进而促进了网络文化的生成。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们传统的学习方式与信息查阅方式得到了转变,也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高校图书馆应当积极应对挑战,确保服务开展创新与转型工作的顺利完成,以此来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为其可持续、和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安妮.“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信息服务问题[J].传播与版权,2019(10):140-141,144.
[2]宁锐,张明强,秦世霞,等.“互联网+”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路径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5):211-212.
[3]崔爱红,靳艳华.“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全人教育探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9):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