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风险对金融体系的作用机理及对策研究

2020-04-22 20:29谭林高佳琳
金融发展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机理金融风险气候变化

谭林 高佳琳

摘   要: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自然灾害风险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导致的金融风险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在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气候变化与金融风险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并重点围绕气候变化对银行、保险等金融体系风险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导致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气候变化;金融风险;机理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20)03-0013-08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0.03.002

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之一。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成为全球首个将气候变化作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合作协议,明确提出到21世纪中叶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降低50%。2016年,全球170多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巴黎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进行安排,承诺2100年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以内,努力把温度升幅限定在1.5℃以内,到21世纪下半叶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等目标。为实现该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4会议于2018年正式通过《巴黎协定》实施细则,从监督机制、配套资金、技术发展与支持等方面明确了相应措施。

我国面积辽阔,各地气候环境迥异,自然灾害易发多发,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各类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和居民财产造成的直接损失巨大。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1.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018.7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18478.1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826.7千公顷;倒塌房屋15.3万间,损坏房屋157.9万间。环境治理成本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商品和服务等生产成本。世界银行2017年研究成果显示,未来10年中国的碳价格可能会上涨10—15倍,高投入成本将使企业总产出下降、盈利能力下滑,进而影响经济增速。马骏(2019)假设清洁能源比传统能源的价格高30%,运用DSGE模型预测,研究认为2017—2030年能源转型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会下降0.5个百分点;综合考虑能源、水、土壤等与环境有关的成本上升,未来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预计将会下降1个百分点。

伴随气候变暖加剧,国际投资者逐渐开始将气候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分析框架,气候金融(Climate Finance)作为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的理念逐渐得到业界的认同。我国政府较早就意识到气候变化对实体经济、金融机构等的影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绿色经济发展。2007年,原环保总局、人民银行和原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明确利用信贷手段保护环境;要求商业银行根据环保部门提供的信息,严格限制污染企业贷款,及时调整信贷管理,防范企业和建设项目因环保要求发生变化带来的信贷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对环境风险识别能力。2012年2月,原银监会发布《绿色信贷指引》,并于2013年公布《绿色信贷统计制度》,为金融机构更好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制定统计标准,做好框架设计。2016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建设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建立绿色发展基金。2016年8月,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作为全球首个政府主导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将绿色金融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展顶层设计。2017年6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7年末,为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发展绿色金融业务,人民銀行将绿色金融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绿色贷款比重较高和发行过绿色债券的银行有机会获得更高得分。

在加强自身防范气候风险和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同时,我国也积极参加和引领了国际绿色金融治理体系建设。2017年,人民银行会同法国、德国等8个国家中央银行,发起设立了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旨在共同研究绿色资产风险权重、绿色信贷融资成本、环境风险所引发的资产风险等问题。

一、文献综述

(一)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

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已逐渐被认为是挑战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风险之一。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Nordhaus(1982,1994)基于气候变暖的全球性、长期性、外部损害性、技术依赖性和不确定性等复杂属性,从经济视角构建了包含经济、排放、气候变化的动态集成气候经济模型(DICE),以反映经济活动碳排放改变大气循环系统和生态系统,再反馈作用到经济系统的全过程,研究发现人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必须由经济系统方能发挥效力。Chris Hope(1992)构建了温室气体影响政策分析模型(PAGE),研究了气候政策对欧盟经济发展的影响。Fankhauser(1994)、Mendelsohn(1999)等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定量关系的研究框架进行了探索。Debelle(2019)认为由于气候变化加剧了干旱、洪水和飓风等造成基础设施破坏、农业损失以及商品价格飙升,可能会对宏观经济产生更大、更频繁的冲击;气候风险可通过信贷利差上升、预防性储蓄增加以及金融危机来影响经济。

部分机构和学者从中观层面研究气候变化对不同行业产生的影响。Cline(1992)从成本—收益角度,测算了受长期气候变暖影响,农业、林业、水资源等行业的经济损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006年发布报告指出,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电力、汽车制造、农业、造纸与林业、商业房地产、医疗保健等行业受气候影响较为明显;不同行业受气候变化风险影响,主要体现在政策与监管、投入品价格、产出品价格、物理风险等方面。Madan等(2016)研究认为,气候变化会对渔业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对斐济等水产养殖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大的国家影响巨大。Sheng等(2018)研究发现极端天气事件会对一个国家部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例如,干旱的气候将会使一个国家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降低。Phil Kirshman等(2019)研究发现,有超过60%部门的资产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其中,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受自然环境风险的影响最大。

(二)气候变化与金融风险

Gai(2010)等研究认为,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风险与金融风险不是相互隔绝和独立的,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风险常出现跨市场、跨区域性的交叉传染,并会急速扩散至整个金融市场,负面作用由此被放大,严重时将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英格兰银行行长Mark Carney(2015)认为,气候恶化将成为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产生影响。Misa T等(2016)研究认为,气候变化可能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Schoenmaker等(2016)研究发现,传统的金融风险研究倾向于关注短期内的经济和金融风险,考虑环境因素的金融风险具有长期性而易被忽略或低估;将环境风险纳入定价的金融机构,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会面临因产品定价高而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等造成更多不公平竞争。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2017)研究指出,金融市场主要面临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并对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的定义内涵、划分种类和可能对金融机构的影响进行系统总结。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年全球风险报告》称,环境风险已成为全球可能性最高的风险,极端天气事件、自然灾害、未能调整和减缓气候变化等自然环境风险及转型风险,是导致企业财务损失的潜在因素,会造成市场波动加剧和金融部门不稳定。陈雨露(2019)认为,气候变化是导致经济和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的重大因素之一,具有“长期性、结构性、全局性”特征,正在引起全球中央银行的重视。法国中央银行行长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2020)指出,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气候风险可能危及各国中央银行在价格和金融稳定方面的作用,甚至危及我们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并将其命名为“绿天鹅”,建议将气候变化纳入经济和预测模型,重新修订已有风险评估机制。

近年来,部分机构和学者从金融细分行业角度出发,研究了气候风险对金融不同子行业的影响。中国工商银行环境因素压力测试课题组(2016)研究了环境风险对银行信用风险的传导机制及量化评估,构建了包括环保标准提高和气候变化、银行承担污染连带责任、声誉风险等维度的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对银行风险影响的理论模型框架。英格兰银行审慎监管局(PRA,2015,2018)先后研究了气候变化对保险业、银行业风险的影响,将气候变化给保险业带来的风险分为物理风险、转型风险和第三方为寻求规避前两种风险带来的间接风险,认为上述三方面风险均对保险业产生重要影响;将气候变化给银行业带来的风险分为物理风险、转型风险,指出气候风险将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Emmanuel B(2018)研究发现,气温上升、气候变化等可能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财务状况恶化、违约概率升高、银行资产损失及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增加。

部分机构和学者对各金融部门在应对气候风险并加强自身金融风险防范建设方面进行研究。国际清算银行Luiz(2017)研究认为,气候变化蕴含了巨大的风险,是当今最大的负外部性来源;金融部门可以通过确定和识别金融领域与气候变化相关风险因素、为私营部门投资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新技术提供支持、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在气候变化中将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1月,欧盟委员会高级专家组(HLEG)发布《可持续金融高级专家组最终报告》指出,提高金融对可持续包容性增长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贡献,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以加强金融稳定,是可持续金融发展的两个必要条件。马骏等(2018)使用Thomson Reuters Deal Scan提供的5612項全球贷款数据和MSCI提供的ESG数据,研究发现绿色贷款信用风险相对较低,投资绿色化可以帮助银行和机构投资者避免污染性、高碳投资所带来的环境风险,尤其是转型风险。Phil Kirshman等(2019)建议对农业、交通运输、公共设施服务业等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的行业在金融支持时可采用保险等方式分担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支持过程中,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行业赋予更高的风险权重,有效提高风险发生时的覆盖程度。

(三)研究方法与工具

中国工商银行环境因素压力测试课题组(2016)构建了基于“环境—企业—银行的压力传导路径”且考虑多因素、反馈效应的压力测试方法,选择火电、水泥、钢铁、有色、化工、造纸等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全社会排放量50%的重点污染行业进行研究,从政策标准和执法力度、环境风险价格因素、自然灾害影响等三方面开展压力测试。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2017)在《2017年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中列举了全球金融机构的9个案例,研究方法包括气候影响模型、资产配置投资模型、结合综合评价模型、环境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EEIO)、干旱模型、SOTP估值法(DCF+EV/EBITDA)、风险敞口分析法、情景分析和信用评级等。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7)以沪深300资产组合为研究对象,运用敏感性分析与情景分析方法,对碳、水资源、空气等污染风险及环境处罚进行压力测试,发现碳风险对股票收益率与市值影响显著。周月秋(2018)梳理发现,不同金融机构常采取不同方法对环境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如保险业运用的精算法、银行和资管行业运用的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VAR等方法,第三方机构运用的绿色评级、指数法。英国金融政策委员会(FPC)和审慎监管委员会(PRC)2019年首次将气候、宏观经济和金融模型进行整合,揭示了英国金融系统抵御气候金融风险的能力,开发了一系列针对各种气候变化的前沿风险管理方法,明确将于 2021年完成对英国金融系统基于不同气候风险冲击的压力测试。法国开发署(2019)建立生态变化的一般货币和多产业宏观动力学(GEMMES)模型,基于微观经济与金融研究,对物理和转型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国别研究。

二、气候变化风险的作用机理

(一)气候变化风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

气候变化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和风险主要表现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等两个方面(见图1)。物理风险是指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实体经济产生直接负面影响,具体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自然资本退化、自然灾害、空气、水、土壤污染等。气候变化会大幅提高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导致企业的产能下降、成本上升、劳动力缺失、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建筑物受损及需求下降等。物理风险按照作用效果和影响时间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风险发生时间持续相对较短,但对实体经济冲击非常明显,即短时期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水灾、飓风等;另一类是缓慢发生,对实体经济短期内影响不十分显著,但长期来看将会制约经济增长潜力和潜在产出能力,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具有影响面广、范围大等特点,如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升温、海平面上升等。从行业看,物理风险将对房地产、石油天然气、农业、林业、电力、医疗等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转型风险是指由于政策调整、技术更替、消费者偏好变化等人为因素,造成温室气体排放定价提高、市场需求和结构改变等情况,最终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违约风险和概率的增加。例如,随着监管力度加大,高污染排放企业将面临环保处罚、购买配额成本增大等风险,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利润下滑、估值下降。又如,伴随清洁能源政策的陆续出台,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及其下游、相关配套行业将面临转型压力,设备更新换代需要新技术、新设备,将增加企业的技术研发、新设备购置成本。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环保、低碳已逐步成为新消费模式,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更倾向低碳环保的消费品,对传统高耗能产品的需求量逐渐下降,将影响传统行业的销量、营业收入和利润。从行业看,转型风险将对煤炭、水泥、钢铁、冶炼等产能过剩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二)气候变化风险对银行业的影响机理

气候变化对银行业影响主要体现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见图2)。

信用风险方面,气候变化带来的物理风险将会使企业的财务负担加重,从而增加银行风险敞口。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通过影响企业产品销售、降低企业营业收入,影响企业利润率、现金流和还款能力。实物资产作为抵质押品因受气候变化影响,会产生损毁、破坏甚至灭失的风险。对银行而言,违约概率会有所增加,信用风险增大;若房产等实物资产为银行抵押物,则项目贷款风险缓释将大幅下降,违约损失率会大幅上升。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极端气候会造成房产等实物资产的损失甚至灭失,将对资产所有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资产所有者作为借款人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下降,银行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均会有所上升。此外,银行开展信贷业务时,也会向一些污染和能耗相对较高、商业模式传统的企业发放贷款,这些企业可能会面临因环保政策变化等带来转型风险,导致企业出现业务中断、收益下降、价值缩水等,进而无法偿还贷款。

市场风险方面,转型对碳密集行业能源价格产生影响,导致大宗商品、公司债券、股票及衍生品等价格的剧烈波动。气候变化会使基础设施受到破坏,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和通胀压力增大,导致国家或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下滑、主权风险上升、市场国债收益率价格波动加剧,使银行所持有的国债等面临价值缩水。相关政策的重大调整风险、投资组合变化风险将可能导致投资组合与预期气候路径不一致,从高污染高排放经济转型至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银行体系所面对的市场风险将会增加。气候变化还可能造成能源、水和保险等投入品价格上涨,增加银行的经营成本。

操作风险方面,恶劣天气事件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主要包括对银行的分支机构、办公场所、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影响。恶劣天气可能还会导致停电、断网等事件,造成客户数据丢失等情况发生,均会产生操作风险。此外,气候变化产生的转型风险可能给银行机构带来声誉损失,例如信贷业务中高污染、高排放占比高的银行机构,在外部审计、监管检查过程中,相关利益方、监管部门会对其所支持企业转型风险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审查。

(三)气候变化风险对保险业的影响机理

气候变化对保险业影响主要体现在资产风险、保费定价风险、利率风险等方面(见图3)。

资产风险,主要指保险资金使用者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时履行其合同义务,或者保险资金的使用者信用状况发生不利变动,导致保险公司遭受非预期损失的风险。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导致保险机构投资的目标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影响、企业产量下降、盈利能力下滑、偿付压力增大、违约概率上升,保险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会上升。气候变化转型风险方面,对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而言,在传统制造行业、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过度集中进行资产配置可能会因企业的转型、倒闭产生较大信用风险。以汽车及其相关行业为例,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车辆破坏、损毁甚至灭失,交通运输等为主业的被投标的公司价值遭受极大损失;伴随国家新能源补贴、传统能源汽车限号限行等政策的出台,原有传统能源汽车将存在代际转换和加速折旧的情况,传统汽车生产企业存在转型风险,上述情况均会导致保险公司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气候风险还可能带来房地产、汇率等价格波动,产能过剩行业市场规模和保险需求下降等,均会导致保险行业市场风险增加。

保费定价风险,主要表现在因气候及自然灾害的发生,被保险人要求索赔的频率有所增大、金额有所增加,保险公司自身也可能遭受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影响而增加管理运营成本等。保费定价依赖于一系列精算假设,保费定价水平是保险公司保险支付和债务偿付能力的集中体现。严重的环境事件可能使实际发生的偿付情况与预定假设之间存在较大偏差,从而增加定价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保险公司商业行为的连续性。以人身险为例,气候变化会导致投保人生活质量和环境的恶化,呼吸系统等相关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等指标升高,基于历史大数据的精算可能出现偏差,导致保险机构存在超出预期损失的赔偿风险。保险公司自身机构、人员可能受到气候变化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影响,导致其自身偿债能力出现问题,影响正常的到期兑付。

利率风险,主要指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动影响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导致资产、负债不匹配,产生结构性的流动性短缺。当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实体经济体的冲击,部分国家中央银行可能采取调整利率等相关措施,当利率下调时,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价值都会上升,此时负债价值上升可能会超过资产价值上升。在气候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投保人风险意识会提升而追加保险的购买,保险公司因保单资金增加被迫购买更多价值更高的资产。

气候变化导致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的风险,两者会相互作用产生风险放大,对宏观经济系统造成更大冲击。最终,金融部门风险和实体部门可能由于金融加速器的作用机理,形成负向反馈,放大风险(见图1)。具体来说,气候风险对金融部门形成负向冲击导致宏观经济下行,这又会进一步加大金融部门的风险暴露,据此形成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相互影响而螺旋下行,对经济发展造成系统性冲击。另外,金融系统内细分行业之间关联密切,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风险相互传染、产生共振,导致风险进一步加剧和扩大。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金融机构对气候变化导致风险意识的培育,构建绿色金融的文化理念

环境科学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等官方组织,要进一步加快气候投融资方面的顶层设计,系统性推动气候投融资在中国的发展,在国内金融机构形成应对防控气候风险、发展绿色金融的文化氛围。借助“一带一路”高峰论坛、G20峰會等国际交流平台,与其他国家金融机构加强沟通与合作,将国内实施的绿色资产分类标准、理念、成熟经验在合作国家进行推广,引领国际气候风险的金融防范体系建设。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培育全社会树立绿色文化理念,不断提升金融机构的绿色投资意识,让金融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防控气候风险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有效防控气候变化风险

准确、高质量的数据是进行风险测算、定价及防控的前提,因此,要持续加大气候变化数据披露,提高数据质量,制定相关数据使用和操作指引,不断提升公共环境数据的实用性、适用性,建立金融分析环境数据的共享机制。积极发挥第三方机构作用,借助有经验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环境风险开展评估,对绿色企业开展ESG评级、环境风险分析、披露环境信息等。鼓励机构投资者发布绿色投资的责任报告,对其所投资产相关的环境风险和碳排放能力进行分析,保护绿色投资者利益。加强相关法律体系建设,建立涉及操作实施、监管等的全面法律法规体系,促进金融机构在落实绿色金融政策过程中权利得到保障。完善绿色征信体系建设,建立绿色技术、绿色项目的信息平台和政府服务通道。推动金融科技与气候金融有机融合,为绿色产品、技术和资产提供高效的认证、贴标、评估与融资服务。

(三)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持续加强绿色经济发展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建设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分(支)行等,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积极发展能效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新产品,稳妥开展环境权益、生态补偿抵质押融资这类有助于将环境影响外部性内部化的融资工具,依法合规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探索碳金融、气候债券、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气候保险等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进一步推动绿色指数、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完善收益成本风险分担机制,支持基金投资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和项目。创新绿色保险产品,以分担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及其商业模式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政府应发挥示范作用,引导主权投资机构、社保基金、国有银行保险机构等率先开展绿色投资,设立绿色科技项目孵化器,对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提供担保和其他类型的风险补偿机制,对绿色科技企业提供贴息。

(四)提升机构和人员的绿色金融、环境风险分析能力,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等导致各类风险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

气候变化涉及的风险种类众多,对实体经济、金融机构造成的冲击大小和传导路径各不相同,需要将气候风险对不同金融机构的影响纳入风险管理的分析框架,对不同类型的气候风险影响实体经济及金融程度等进行量化,更加科学地开展定价。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不同评估方法,加强研究对比分析应用,深入探索不同行业可能受到气候变化等气候因素影响的机制,农业、交通运输、公共基础设施等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的行业,在金融支持过程中,要提高风险权重;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等行业过程中,在基于对历史数据审慎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绿色项目违约损失率真实情况,按照成本收益对等的原则,引导金融机构对其给予倾斜支持。加大行业协会等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既熟悉工程技术、工艺流程对环境影响及排放标准等环保政策法规,又精通金融业务的专业人员,有效开展气候变化风险对金融体系的压力测试和模型设计。

参考文献:

[1]Mendelsohn R.,Neumann J.E. 1999.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M].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Misa T,Sandra B,Rhiannon S.2016.Lets talk about the weather: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entral banks.Bank of England [R].Bank of England.

[3]Emmanuel B,Ga?l G,Florent M I. 2018. Coping with collapse: a stock flow consistent monetary macro dynamics of global warming [J].Ecological Economics,147.

[4]Phil Kirshman,Alison R.Smith & M. 2019. Randall Strickland.No Place to Hide? [J].Climate Change and Systemic Financial Risk.

[5]Sheng Y,Xu X. 2018. The productivity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evidence from Australias millennium drought [J].Economic Modelling,2018.

[6]Madan M D,Kamal G,Rowena V S,et al. 2016. Economic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fisheries sector in Fiji [J].Marine Policy,67.

[7]Manne A.S.,Mendelsohn R.,Richels R.G. 1995.MERGE:A Model for Evaluating Regional and Global Effects of GHG Reduction Policies [J].Energy Policy,23( 1).

[8]Hope C.,Anderson J.,Wenman P. 1993. Policy Analysis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An Application of the PAGE Model [J].Energy Policy,21(3).

[9]Bosetti V.,Carraro C.,Galeotti M.,et al. 2006. WITCH:A World Induced Technical Change Hybrid Model [J].The Energy Journal,27.

[10]Cline W.R. 1992. The Economics of Global Warming [M].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1]Nordhaus W.D. 1982. The Global Commons I: Costs and Climatic Effects,How Fast Should We Graze the Global Commons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Proceedings,72(2).

[12]Nordhaus W.D. 1994. Managing the Global Commons: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

[13]Fankhauser S. 1994. The Economic Costs of Global Warming [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4(4) .

[14]Bank of England. 2015.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UK Insurance Sector:A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Report by the 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 [R].Bank of England Reprot.

[15]Carney,and Mark. 2015. Breaking the Tragedy of Horizon-climate Change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R].bank of England.

[16]Chris Hope C.,Anderson J.,Wenman P. 1993. Policy Analysis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 An Application of the PAGE Model [J].Energy Policy,21( 3) .

[17]UNEP. 2006. Global Climate Change:Risk to Bank Loans [R].United Nation.

[18]Carney,M. 2015. Breaking the tragedy of the horizon -climate change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Speech at Lloyds of London,London,29 September 2015).London.

[19]Schoenmaker (D.) and Van Tilburg (R.) (2016).What role for financial supervisors in addressing environmental risks?,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Vol.58,No.3,September.

[20]Gai P.,Kapadia S. 2010. Contagion in financial networks,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Mathematical,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466(2120) .

[21]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UK insurance sector,A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Report by the 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available at https://www.bankofengland.co.uk/-/media/boe/files/prudential-regulation/publication/impactof-climate-change-on-the-uk-insurance-sector.pdf

[22]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 2018. Transition in thinking: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UK banking sector,9.

[23]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 2020. The green swan.Centr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n the age of climate change,January.

[24]Debelle,Guy. 2019.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conomy. Speech at public forum hosted by Centre for Policy Development,Sydney,Australia,March 12.

[25]路易斯·阿瓦祖佩雷拉·達席尔瓦. 绿色金融能否应对气候变化?[J].金融市场研究,2017,(10).

[26]陈雨露.在2019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的讲话 [N]. 中证网讯,2019-12-23.

[27]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2017年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 [R]. 2017-7-8.

[28]周月秋.中国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与趋势展望 [J].武汉金融,2018,(5).

[29]马骏.建立支持高质量增长的审慎的宏观政策新框架 [J].中国经济报告,2019,(5).

[30]马骏.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与发展机遇 [J]. 金融发展研究,2018,(1).

[31]中国工商银行环境因素压力测试课题组.环境因素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基于中国工商银行的压力测试研究与应用 [J].金融论坛,2016,(2).

[32]鲁政委,方琦.金融监管与绿色金融发展:实践与研究综述 [J].金融监管研究,2018,(11).

Abstract:Climate change and its natural disaster risk have becom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security and stability. In recent years,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real economy and the financial risks caused by it have been one of the key concerns drown by the financial regulatory agencies of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Based on the review of research methods on climate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climate change and financial risks and other related field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real economy.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climate change on other financial system risk such as banking and insurance is focused. Also,it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perly prevent and control financial risks caused by the climate change.

Key Words:climate change,financial risk,mechanism

猜你喜欢
机理金融风险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TiN夹杂物形成机理研究与控制技术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近年化学反应机理图示题的考查例析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2007:绿色企业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