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丁善德钢琴作品的音乐创作风格

2020-04-22 05:59高艺
北方音乐 2020年2期
关键词:钢琴作品创作风格

【摘要】丁善德是我国近代音乐上最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钢琴作品是他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体裁,他所创作的钢琴作品对我国本民族钢琴音乐创作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本文通过对丁善德先生的生平简介、钢琴作品创作的巨大成就以及对中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巨大贡献等方面的阐释,分析他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特点,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精神,为中国年轻作曲家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丁善德;钢琴作品;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1-0021-02

【本文著录格式】高艺.探究丁善德钢琴作品的音乐创作风格[J].北方音乐,2020,01(02):21-22.

丁善德(1911-1995),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我国近代史上享有崇高地位。钢琴音乐的创作给了他音乐创作的灵感,他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目前发现的有36部,这些音乐作品涉及面广,已经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丁善德先生钢琴作品的创作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但有鲜明的时代感,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民族风格,为音乐作品的创新树立了典范,使我国的音乐文化变得丰富多彩;他还非常注重技法的传承,在教学的同时记录下那些精彩的教学瞬间,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范例。他的作品大多融入了浓郁的民族特色,目前已被世人接受和传颂,他的钢琴作品文献也对世界钢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丁善德先生在创作中继承和发扬西方创作技法的同时,也注重本民族的传统民族特色,为了创作出更完美的作品,他将西方技法和我国传统技法融合在一起,目前已经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他不断创新的精神激励着后人继续努力。而他努力发展民族风格的经历,也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宝贵经验。

1911年,丁善德在江苏昆山出生,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崭露头角,16岁开始学习钢琴,师从著名钢琴家鲍里斯·查哈罗夫,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所弹奏的外国钢琴作品居多,就决定开始学习作曲,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本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从1945年他创作第一部钢琴作品《春之旅》开始,丁善德的钢琴音乐创作生涯持续了47年之久,留下了18部优秀的钢琴作品,这些钢琴作品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音乐财富。他47年的音乐生涯可以划分成三大阶段:早期、成熟期及晚期,在这三个不同的时期,作品体现的风格也不尽相同。1935年,丁善德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毕业后,辗转多个地方开个人音乐会,在演奏的过程中,他深深地感到民族钢琴作品太少,远远满足不了个人的演奏需要,这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这个阶段属于创作的早期。为了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他于1941年开始跟随弗兰克尔继续深造,由此开启了他的创作之路。

钢琴作品《春之旅》和《晓风之舞 》的问世标志着丁善德开始由演奏家逐步转变为作曲家,作品极具浪漫色彩。他在创作的过程中融入了我国的古典风格,使作品呈现出浓郁的浪漫情怀。1947年,丁善德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总谱读法及作曲,在老师们的启发与指导下,他将许多新的创作技法和观念融合在一起,怀着对祖国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创作了首部以民歌为主题的作品,开启了民歌创作音乐的先河,作品以《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为代表。丁善德用民歌的主题进行变奏, 用对位技术处理了民族音调,使音乐充满了起伏变化。在不断的研磨过程中,他的技法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创作风格也有所变化,音乐创作逐步走向成熟。

1949年,丁善德回到祖国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后来任音乐学院副院长兼作曲系主任,他满怀热情地投身于音乐创作之中,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主要有《托卡塔—喜报》等钢琴作品,作品内涵丰富、旋律优美。这个时期是丁善德的创作高峰期,钢琴作品都是以标题音乐为主,内容明确且体裁多样, 音乐形象具有鲜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丁善德的《第二新疆舞曲》描绘了新疆人民热烈欢快、欢度节日的快乐场景,充分体现了新疆人民的生活的幸福;《快乐的节日》是一组儿童音乐,主要展现了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由游戏、玩耍等几个画面组成,展现新时代儿童的幸福童年。这个时期丁善德在创作技法上已经非常成熟,他成功地把技法和民族风格结合在一起,展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为我国音乐史奉献了数不清的经典作品。

由于历史原因,丁善德的音乐创作中断了近三十年,1984年起他重新开始创作音乐作品,陆续发表了十几部作品,在沉寂三十年后,他的作品更加成熟,技法也更加熟练,主要有《中国民歌钢琴曲三首》等作品,这个时期他的音乐创作更多体现的是少数民族色彩,作品篇幅短小,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风格,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丁善德在新时期的创作更多地体现出抽象的内心感受,他一改往日的创作风格,在新作品中,善于通过丰富的色彩展现作品的意境,从而给人以耳目一新新的感受。他一生致力于民族作品的创作,并且具有独立的审美思想,这在他的作品中有深刻的体现。丁善德的审美思想贯穿于整个创作阶段,虽然具体到各个阶段会有一些差别,但他的民族主义精神却始终没有改变。这一精神构成了他创作的灵魂,也是研究他作品的抓手。

中国传统音乐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我国音乐的一个传承。纵观各国的民族音乐,都和本民族特有的精神内涵与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丁善德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创作,在其作品中更是烙下了民族精神的烙印,也体现了我国独有的创作风格。而民族性要通过旋律、素材等形式表现出来,他的钢琴音乐主要以曲调优美、流畅动听的旋律为特色,常常对民歌、戏曲、舞蹈等音乐片段进行整理和加工来塑造音乐形象,体现民族神韵。在丁善德中后期的钢琴作品中, 他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各种创作手法,但大多采用民间的创作理念展现民间的生活场景。比如《捉迷藏》,巧妙地抓住儿童害怕被发现的心理,使用五声音阶,既有孩子们担惊受怕的心理展现,也有孩子们开心玩耍的音乐体现,表现了新时代儿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而在《喜悦》这部作品中,他使用了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曲调更富于民族风味,给作品增添了时代的精神和气息。丁善德早年师从外国老师学习钢琴,因此在创作风格上也是受西方的影响,善于使用多样化和弦,看重和声使用效果。丁善德在创作中还十分重视和声方法与五声性曲调风格互相融合的创作手法,在《郊外去》这部曲子中,為了展现儿童快乐的场景,他多处使用了和声,并且还不停地转换,使曲子更加欢快,符合儿童的玩耍场景,这种细致的和声手法。令作品的民族性韵味更加浓郁;在《第二新疆舞曲》的开始,他采用了大、小主和弦并置的复合和弦不断加强,其中还融入了新疆手鼓击打的节奏,一方面烘托出欢快的氛围,另一方面展现出人们豪爽的性格。丁善德在创作上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善于使用色彩性和弦,不但可以成功地塑造音乐作品中的人物,还能够使和声结构更加丰富多彩,充分展现音乐作品的内涵。丁善德在自己的钢琴作品创作中,把和声语汇作为音乐语言,根据旋律、风格、等方面对和弦的运用灵活多变,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华民族的和声风格的孜孜追求。

丁善德在创作中运用调式调性转换的手段非常丰富, 他广泛运用各种音程关系,不仅成功地避免了传统作品的单一,还可以增强作品的色彩感,使作品呈现出独有的民族特质。另外,丁善德还善于使用大小调,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这种现象十分多见并产生色彩的鲜明对比,这是他极具个性化的创作手法。在《钢琴简易练习曲十六首》中的一个片段,一连串大小三和弦的对峙使音响对比色彩更加强烈,增强了五声性语调的趣味性,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他晚年的创作中。他既能够娴熟地使用色彩性调式,也能够在作品中频繁地进行不留痕迹的转换,在《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的主题片段,他多次转换音列,不但增加了曲调的色彩,还使作品产生了更深刻的影响力。丁善德在创作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作品内容,选择不同的作曲技法,但总的创作风格是民族风格。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他开始使用复调技法进行创作,这种技法对于民族音乐作品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他开始把复调技法运用在各类作品中,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也对塑造音乐作品起到关键作用。在《小奏鸣曲》第二乐章呈示段,他采用了二声部的模仿手法,一方面从色彩上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民族性风格,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给观众丰富的感受。

丁善德为了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在音乐旋律上进行了创新,从而创作出一批带有民族性的音乐作品,对旋律进行对比和补充,体现出中国音乐旋律的民族性特点。比如在《序曲三首》的第一段,对低声部采取特殊的处理,引进了国外的不协和和弦,从而把音乐作品的厚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音乐表现因素之一就是音乐织体,在音乐作品中融入民族性和声和曲调,会使作品的民族性更加突出。而丁善德为了更突出地表现出音乐的民族性,还成功地使用了表现色彩的织体。他在创作的过程中,积极地在民间搜罗创作素材,然后根据不同的素材选择不同的曲调,甚至还在其中加入国外的创作技法,使作品的民族特色更加鲜明,从而展现出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使音乐作品体现独特的民族魅力。

综上,在丁善德钢琴作品的音乐创作中利用民族风格与现代精神的协调和融合,使他创作出大批既具中国韵味又具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可以看出,丁善德一方面努力地创新作曲技法,另一方面不断地研究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不断努力他积极地拓展了我国音乐的词汇。研究丁善德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与现代精神的联系,还有助于学习现当代的钢琴作品,使更多钢琴学习者和工作者能深切地体会中国民族音乐与当代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有所差异的。而丁善德的创作理念也为我国民族音乐的继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民族特色的展现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戴鹏海.丁善德及其音乐作品[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

[2]钱亦平.丁善德的音乐创作—回忆与分析[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3]丁善德.作曲技法探索[J].音乐艺术.1986:1-4.

[4]王伟.丁善德钢琴作品的和声语言[J].黄钟,2000(3).

作者简介:高艺(1980—),女,内江师范学院音樂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钢琴作品创作风格
张晓风散文的阅读体会
中国学院派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
简析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特色
钢琴作品中对情绪情感的巧妙运用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舒曼钢琴作品中的文学性探究
舒伯特钢琴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研究
从《夕阳箫鼓》和《梅花三弄》看情绪情感在钢琴作品中的运用
浅谈普契尼歌剧的音乐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