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是喜剧

2020-04-22 00:30毛亚楠
方圆 2020年5期
关键词:莫瑞韦恩亚瑟

毛亚楠

在一些历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眼里,任何骚乱之徒和私刑暴民都遵循着一套文化的“脚本”,比如通过吊死代表不受欢迎的人物形象的模拟像,把自己的抱怨搞成一出大戏,或是高举着棍棒游行,棍尖上戳着面包,以此抱怨食品价格的高涨等。

所谓文化的“脚本”,还有一种说法叫“社会戏剧”,这个术语是由英国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提出的,用来指能够揭示整个社会中潜在张力的某种小范围冲突。历史上典型的案例有1647年那不勒斯反抗西班牙统治的反叛,当时反叛者的领导人是一个名叫马萨尼埃洛的渔夫。

所以人们在电影《小丑》中看到,象征秩序混乱的犯罪之都哥谭市里,当底层市民们高举起牌匾戴着小丑的面具示威游行,抗议着贫富悬殊时,他们利用的文化“脚本”就来源于一名叫亚瑟的脱口秀喜剧演员的故事。而底层人亚瑟是如何一步步“沦为”正义之士蝙蝠侠的宿敌“小丑”的,这正是导演托德·菲利普斯想要展现的主题。

如果不是看演员表,看相关媒体报道,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小丑的扮演者华金·菲尼克斯和电影《她》的男主角是同一个人。曾经身着红衬衣寂寞而深情的男人,摇身一变成为以扮演小丑为生的瘦削底层人,据说华金·菲尼克斯为了这个角色疯狂减重暴瘦了47斤,这才有了片中肩胛骨向内,像被折断鱼鳍一样的身子。仔细又想,无论他扮演哪种角色,那种骨子里透出的孤单凛冽感是一致的,只是小丑的孤独以更激烈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底层人亚瑟

作为片中底层人的代表,亚瑟的困境其实较其他人来说更甚。故事背景设置在20世纪80年代的哥谭市,电影一开始,伴随着电视广播播放的新闻,观众能了解到亚瑟这个人物身处的环境:垃圾工人罢工,城中老鼠横行,高级住宅与贫民窟一样沦为垃圾沼泽,全市进入紧急状态。我们的主人公亚瑟坐在他所供职的Ha-Has 事务所一隅,独自在镜前化上小丑的妆容。

此时的小丑妆可算作是亚瑟营生的一副面具,而他需要利用这副用油墨涂成的永远上扬嘴角的面具来掩饰他被生活压迫而真正下垂的嘴角。随后观众们看到,工作中亚瑟的广告牌被几个年轻混混抢走了,跑去追讨的亚瑟在巷子里遭到无端的殴打,影片压抑的基调得以建立。

下一幕,亚瑟与社区福利局人员对话,呈现出亚瑟的笑病。笑病,又叫库鲁病,得了笑病的人,会控制不住发出痛苦、可怕的笑声。华金·菲尼克斯也是花了很长时间去琢磨,才有了托德导演想要的那种“几乎是痛苦的笑声”。

很多人凭借这点来判定亚瑟是个不可控的精神病人,我认为首先要明确一点,精神上存有疾病并不代表他人就是个神经错乱的疯子,从亚瑟与福利局人员的谈话及他在公车上试图逗笑愁眉不展的孩童都能看出,他仅仅是个苦苦挣扎但仍心怀善意的可怜人。

这种人在哥谭市的处境必定是艰难的,那是个充满了漠视的世界,他获得不了丝毫的尊重。无端被打,想去逗乐孩童却被孩童母亲认为是骚扰,老板也不听他的解释还认为他极不合群,同事假装好心给他枪支实际是为了排挤和陷害他……如果把哥谭市看作一个舞台,彼时的亚瑟对自己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是有清楚认知的——虽然被无视但依然顺从不敢反抗,因为他无能为力。

所有的困境持续对他造成着阻碍,唯一的解脱是陪同患病的母亲在家看“莫瑞法兰克现场秀”。在亚瑟的幻想中,观众能看到主持人莫瑞实际上是亚瑟心目中的偶像人物,他幻想着莫瑞支持和鼓励自己成为喜剧人的梦想——这也为亚瑟最后真正见到莫瑞埋下伏笔。

彼時亚瑟的第二人格小丑是处于蛰伏状态的,其实小丑面具并不是区分亚瑟两种人格的唯一工具,从渐进的故事营造出的张力中可看,小丑人格是被一点点拉出真容的。具体在表演上,亚瑟原先无论是化妆、抽烟、递卡片还是给母亲洗澡,用的都是他的右手,但当他对着爱慕的女邻居玩笑式地比出举枪自杀姿势时用的则是他的左手,片中利用左右手的交换来象征他两种人格的交互是在那一幕里:亚瑟从酒吧学习脱口秀技巧归来,在家中书桌上先用右手写下“心理疾病”,之后思索片刻换成左手,写下“有心理疾病最糟的是人们希望你假装没病”这句话,并画上小丑的笑脸。

在观众看来,从亚瑟获得同事给予的那把手枪开始,“亚瑟开枪杀人”就成了一个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唯一悬念是他会在何种情况下开启手中那把象征自主权力的手枪,将心中的小丑释放出来。

赢得尊严的小丑

接下来观众看到,扮成小丑的亚瑟在儿童医院给患儿表演,枪支一不小心从他身上掉了出来,亚瑟因此被老板解雇。失业的亚瑟乘上了返家的地铁,却碰到3个年轻人调戏侮辱一个女孩,此时亚瑟笑病发作,而以为被亚瑟嘲笑的年轻人走了过来,对亚瑟进行辱骂和殴打,为了自保,亚瑟不得不掏枪杀人。

感知到亚瑟“不得不”的情绪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对于开枪杀人这件事,亚瑟的潜意识其实是拒绝的,这从他之前在家中拿枪表演却不小心走火而表现出惊慌失措的样子可以看出,亚瑟从未积极主动地迈入暴力的世界。

这样的一次偶然杀人事件,使得亚瑟内心的小丑不请自来,亚瑟杀人后看似舒畅地在公厕里独舞,那其实是第二人格小丑的登场仪式,也唯有小丑才具备敲开暗恋已久的黑人女邻居的勇气,扑上去亲吻她。

小丑杀人成了哥谭市的新闻,得到了一些底层市民的支持和关注,因为所杀3人皆任职于竞选市长的托马斯·韦恩所在的公司,韦恩于是在电视节目上发表斥责小丑的言论,这让亚瑟对其嗤之以鼻。

随后,通过亚瑟与福利局人员的对话得知,市政府在大幅裁减预算,福利局面临关门,这意味着亚瑟再也拿不到稳定自己病情的药物。亚瑟颓然地告诉福利局的女工作人员,曾经他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存在,但他现在很确定了。这句话意味着已然无望的普通人亚瑟肯定了小丑的价值,是邪恶的小丑通过暴力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重和关注,此为亚瑟进入颠倒世界的标志。

反派的诞生

从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顺从善良的亚瑟其实是一个抱有梦想之人,他的梦想是做一名脱口秀演员,并得到偶像莫瑞的肯定,他还有个爱慕的对象,就是那位黑人女邻居。

既然小丑在他杀人后苏醒了,接下来观众会看到第二人格小丑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而这同时也是平凡人亚瑟希望之火如何被一点点拧灭的过程。

首先是亚瑟去参加了一次脱口秀表演,结果因为笑病发作以失败而告终。之后是对他身世的揭露,通过母亲给托马斯·韦恩寄出的书信,亚瑟得知母亲曾在韦恩家做工,而韦恩是自己的生父。亚瑟坐火车找韦恩确认,却在韦恩家门外被韦恩管家制止,管家称亚瑟的母亲患有妄想症,这让亚瑟难以接受。紧接着亚瑟的母亲心脏病发作被送进了医院,回来守护母亲的亚瑟通过电视看到自己失败的脱口秀表演被莫瑞拿来放在节目里嘲弄,亚瑟心中的偶像形象突然崩塌。

与此同时整个哥谭市正在掀起一轮以小丑为中心的暴动,市民们戴着小丑面具抗议着贫富悬殊的现实,韦恩在电视上称这些市民为“小丑”,认为自己才是拯救他们的人。

亚瑟从电视上得知韦恩出席活动的场所之后,扮成服务生混进剧院,在洗手间见到了韦恩。他本不希求任何,只想得到“父亲”的认可,却遭到韦恩的否认,韦恩称亚瑟其实并非其母亲所亲生,而是被领养长大,其母因患有妄想症才被韦恩开除。承受不了打击的亚瑟情绪失控,却被韦恩一拳打伤。

随着亚瑟一再地被抛弃、被否认,被漠视,故事营造的情绪也骤然紧张起来,谁也不知小丑又会在何时出现以及出现了会做些什么。

当受挫的亚瑟躲进冰箱想要逃避一切,却接到了莫瑞脱口秀节目的邀约电话,亚瑟意味深长地答应了邀约。但所有人和亚瑟一样明晰,曾经的心之所向之所以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实际是为了节目效果消费和羞辱他。

亚瑟终于在母亲曾经待过的疗养院里得知了自己的身世真相,自己果真如韦恩所说是被领养的孩子,残酷的是他还知道了自己一直以来深受母亲和母亲男友的虐待,此情节为亚瑟的笑病找到了病因。亚瑟的笑病或许就源于儿童时期遭受虐待而产生的躯体化症状:孩童遵从母亲的要求“时刻保持着微笑”,如果不去微笑,将会面临被成人抛弃的绝境——这种从根源上的否定终于使得亚瑟的内部世界彻底地瓦解。

小丑被释放了。托德导演用一种完美的呼应呈现了小丑的释放。观众还记得,第一次杀了人的亚瑟获得了勇气,跑去敲开门亲吻了爱慕已久的女邻居。之后的情节里亦穿插了几幕亚瑟和黑人女邻居的交往细节,但直到雨夜中亚瑟走进女邻居的家里,看到女邻居惊慌失措的表情后观众才知,原来亚瑟与女邻居甜蜜的交往全部都是亚瑟的幻觉。此处是整部电影里最大的反转,亚瑟和恍然大悟的观众一样,意识到这个可怜人原来一直以来就是孑然一身,没有被任何人爱过和尊重过。

于是,成为小丑的亚瑟在女邻居的尖叫声里,以左手比枪对着自己的脑袋做出自杀的姿势,死亡的气息终于蔓延开来。

失去所有希望的亚瑟先是将病床上的母亲杀死,这象征着普通人亚瑟终于折断了原生根基,从此以小丑的身份重生。之后被他杀掉的是送枪陷害他的同事,复仇后的亚瑟参加了莫瑞脱口秀的现场,并将代表精英阶层的莫瑞杀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亚瑟其实原本想在节目中说完笑话后自杀的,但他最后选择在摄像机面前枪杀了莫瑞,一个原因是莫瑞的傲慢惹怒了他,另一个原因是他手中本子里记录的那句话提醒了他——“我只希望我的死亡比我的人生更有价值”,这句话让他意识到,自我了结其实毫无价值,因为没人会在意的,所以他改变了主意,将莫瑞杀掉——“凭什么好笑不好笑要由你们来定义,今天要由我来做主。我才是喜剧”。

随着莫瑞的死去,哥谭市的骚乱终于爆发,成为小丑的亚瑟亲眼看到自己一手掀起的混乱,一切秩序和规则都被打破了,一个混乱不堪的新世界来临……

小丑带来的警示

因了华金·菲尼克斯出色的演绎,《小丑》获得第92届奥斯卡11项奖项提名,最终包揽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男主角。虽然好评如潮,但毕竟这部分级为R级片的电影涉及了太多暴力美学,使得很多人担心这种负面影响会挑战到真正的现实秩序。

2017年7月20日在科罗拉多Aurora影院播放的影片《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午夜場所发生的枪击事件还让人记忆犹新,而杀人者就是像小丑这样的社交孤立者。因害怕重蹈覆辙,部分美国院线选择拒绝放映这部影片,而大多上映的城市则加强了影院的安保系统。

托德导演对这些争议和反应感到意外,“这部电影讲的是缺爱、童年创伤和缺乏同情心的世界,我以为人们是能理解这个讯息的”,“对我来说,艺术本来就是复杂的。如果你想要的是不复杂的艺术,那你去写大字好了”。他还说,“即便现实中出现了类似的场景,你们也不能把这归咎于这部电影”。

华金·菲尼克斯则这样为电影辩护,“人们会错误解读歌词,也能错误解读书里的段落,所以我不认为教化观众道德或者是非是电影创作者的责任”。

在我看来,如果这部电影真能影响到现实,那说明我们所处的文明社会该有多么脆弱。但凡异见者愿意复盘亚瑟的一生,就能意识到哪怕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给过他温暖,他也不致沦落入地狱之中。从头到尾,他都最应该是被迫成为小丑的那一个。

影片最后,小丑再次住进了精神病院,此时他的笑容不再是痛苦的,而是一种邪魅的放肆,他已然关闭了交流的通道,踩着心理咨询师的鲜血走出了咨询室,白色的走廊里,那串寓言化的血色脚印在告诫着观者,社会压抑之下,人人都可能是可怜的亚瑟,亦都可能是疯掉的小丑。这样一个反派的诞生,分明是在提醒世人“不要这样去做”。而只有通过了创作者的考验,才能收获其中的警示。

剧情简介

湿冷无望的哥谭市,卑微的亚瑟·弗兰克依靠扮演小丑赚取营生。与之相依为命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而亚瑟深记母亲的教诲,无论遭受怎样的挫折都笑对人生,却因此让自己背负着莫大的压力,濒临崩溃。他梦想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怎奈生活一次次将失望狠狠地砸在他的头上。不仅如此,他因意外丢掉了工作,偶然瞥见母亲的秘密,又使他心中燃起对那个与之地位悬殊却从未谋面的父亲的殷切渴望。命运习惯了事与愿违,空荡荡的地铁内,悲伤的小丑在无法自己的癫狂笑声中大开杀戒……

猜你喜欢
莫瑞韦恩亚瑟
莫瑞吉奥·卡特兰:愿你在此
亚瑟·贾法的非线性叙事述略
亚瑟,收拾房间
ARTHUR'S HICCUPS
侦探推理游戏
一个价值高出350亿美元的选择
“最昂贵错误”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