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秀丽
(徐州丰县中医医院 心内科,江苏 徐州 221700)
各种心血管疾病演化为终末期阶段或严重阶段被称之为心力衰竭,心悸、心绞痛等是该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会造成心功能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从而降低心功能水平,甚至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1-2]。现阶段,扩张血管、强心或利尿等措施均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且通过上述治疗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但有关研究指出,上述治疗极易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临床应用范围有较大限制。而另有研究报道指出[3],心力衰竭病人应用中医配合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促进心功能康复。对此,我院将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西医与联合中医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建议与帮助。现将方案汇报如下。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有男27例,女18例,年龄47~79岁,年龄区间(60.84±7.53)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4.47±1.18)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Ⅲ级21例、Ⅳ级8例。观察组有男29例,女16例,年龄49~76岁,年龄区间(61.02±6.98)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4.52±1.09)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9例、Ⅲ级17例、Ⅳ级9例。此次研究已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且于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础资料相较趋于平衡,具有可比性(P>0.05)。
1.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且经常规影像学检查确诊;(2)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3)入院前7 d未服用其他中成药或中药汤剂治疗者。
排除标准:(1)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衰竭引起的心力衰竭者;(2)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者;(3)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严重精神疾病者;(4)对此次研究药物过敏者。
西医诊断:结合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作为评断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标准;中医诊断:结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标准,患者出现乏力、喘促或心悸等症状。
1.3.1 对照组
该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口服呋塞米片20 mg/次,每日1次;口服螺内酯片20 mg/次,每日1次;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每晚1次;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次,每晚1次;口服倍他乐克缓释片47.5 mg/次,每日1次;口服地高辛片0.125 mg/次,每日1次;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次,每日1次。
1.3.2 观察组
该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下增加中药真武汤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组成药味:白术、白芍、生姜、茯苓各15 g,生地黄、当归、川芎、赤芍、桔梗、枳壳、柴胡、桃仁、红花、炮附片(入药前煎煮30 min)各10 g;川牛膝20 g、灸甘草6 g。上述药物加水700 ml,浸泡半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取汁200 ml,分早晚饭前2次服用。2周为1个疗程,2组患者均治疗2周。
(1)结合临床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标准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4],经治疗后,患者喘促等症状消失,心功能改善超过2级视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喘促等症状有所缓解,心功能改善超过1级视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喘促等症状无缓解,心功能无改善表现,且带有恶化的症状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LVEF(左室射血分数)。
(3)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胃肠道反应、皮疹及头晕等。
文中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系统软件,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检验行卡方(x2);(±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用P<0.05表明差异显著性。
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下,增加真武汤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则为73.3%,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V、LVESV与LVEF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LVEDV、LVES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对比(±s)
组别 LVEDV(mm) LVESV(mm) LVE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5.73±10.81 56.84±9.45 57.28±8.56 41.39±6.81 34.63±5.79 55.67±8.39对照组 65.17±9.84 60.74±8.04 56.97±9.12 53.03±5.96 34.47±4.98 43.76±6.86 t值 0.2569 2.1021 0.1662 8.6282 0.1405 7.3720 P值 >0.05 0.0038 >0.05 <0.05 >0.05 <0.05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冠心病属于临床心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常与心律不齐或心力衰竭等疾病共同发生,若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极易演化为急性心力衰竭,最终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不同种类的心脏疾病都可随着病情发展,最终归类为心力衰竭,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强心剂、血管扩张剂及利尿剂等为西医常见的治疗方式,上述治疗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在药物的长期作用下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从而影响其预后恢复。因此,临床逐渐对该疾病引用了中医疗法,且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中医通过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辨证疗法,在调节患者机体的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6]。
冠心病、心力衰竭被中医隶属于“喘证、心悸”的范畴内,认为该病的出现主要是由血瘀、肾虚所引起。因此,活血、补气、补肾与通络已作为中医的主要治疗原则。随着近几年医疗技术的超前发展,使得医学研究更加深层次。有学者指出,真武汤配合血府逐瘀汤中,其白术、茯苓能够健脾益气,祛湿;将湿气通过尿液排出体外[7],生姜则起到驱寒的功效,并能温中健脾、化气;白灼则能调和药方中诸位药材,形成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药效发挥,并制止制附子对患者形成阴伤。大大提高了药物安全性。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下,增加真武汤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则为73.3%;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V、LVESV与LVEF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LVEDV、LVES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与白宇明等人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8]。表明,在常规西医的治疗下,增加真武汤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总而言之,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使用西医治疗,增加真武汤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心功能改善,且大大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大力借鉴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