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至7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开展了“宁波象山渔山列岛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资源考古调查”项目。为什么要在这里开展水下考古工作?难道有古船长眠于此?故事还要从一座古老的灯塔讲起。
渔山列岛位于浙江省海域,处在我国沿海线中段,远离大陆,周围数十海里内未见其他岛礁,是我国领海基点所在地。渔山列岛由13岛41礁组成,以北渔山岛、南渔山岛为主岛。虽然这两座岛上多山峦,平地极少,但已算是列岛中面积较为广阔且适合人类居住的岛屿。在北渔山岛的东南端主峰之巅,屹立着一座灯塔,名为渔山灯塔。
这座灯塔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它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高16.9米,直径4米,在抗日战争中被毁,后一度被修复,但在1955年又再次被损毁,直到1985年4月,才由交通部批准重建,并于1987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标志着这座清朝灯塔终于再一次承担起自己的使命。时至今日,这座灯塔仍在发挥着作用。
灯塔包括塔顶、塔身、塔基三部分。塔顶为1985年重修,16根方形铁柱支撑穹形塔顶,方柱间安装玻璃,内置灯器。塔身呈圆台形,用生铁铸造,上部直径4.7米,下部直径5.4米,呈圆筒形;塔身外侧置两层外廊,近塔身顶部2米处设置一层,以三角铁作为支撑物,周围围以铁栅栏;塔身底部也置外廊,以钢筋条作为间隔,三道铁圈加固;塔身内沿塔体置盘旋式楼梯,塔东南辟有门。塔体外立面以红白相间的油漆作为装饰,并在塔身上布置若干海员望海孔。塔基护坎筑成圆形,以块石砌筑,内以小方块石铺砌。
关于这座灯塔最初兴建的原因,根据《中国沿海灯塔志》记载:“光绪九年十一月(1883年12月)间,曾有华轮‘怀远号在该处(北渔山)附近失事……嗣于光绪十六年五月(1890年6月)复有德轮‘扬子号相继遇险。”鉴于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修建灯塔,并设警雾炮台两处。也就是说,在清朝晚期,由于远洋贸易逐渐增多,渔山岛才作为航线被重视起来。由于该海域海况复杂,岛礁、暗礁星罗棋布,水流变化较大,又不时有大风、大雾天气,所以历代船家航经此处可谓险象环生,沉船事故屡有发生。为此,清政府在此处修建了灯塔,为过往船只引航。
然而,灯塔建成使用后,渔山列岛海域船难事故仍时有发生。《中国沿海灯塔志》就曾提到:仅在民国二十年这一年,该海域就发生了三次海难,一船触礁,一船搁浅,第三艘是日本的打捞船,本来是想打捞这两艘遇难船的残骸,结果自己又命运不济遭遇台风,从而触礁。
至此,大家应该不难理解文章开头讲到的2019年这项水下考古工作的意义了。无论是对渔山灯塔的实地走访,还是对《中国沿海灯塔志》这种文献资料的查阅,都颇有所得。
本次调查工作对渔山列岛下辖的13岛41礁开展了登岛调查,考古队员用自己的双脚踏遍了渔山列岛的各处岛礁,在岛上边走边寻找前人留下的遗迹、遗物。同时,考古队员还对渔山列岛海域进行了仪器探测,海域调查面积约24平方千米。通过勘查,在北渔山岛以北、大白礁西南的位置,发现了一艘近代沉船。
考古队员遂在此地进行潜水探摸,但是探摸了几天之后,队员们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这同一艘船船头、船尾的方向怎么变来变去的,一会儿是南北走向,一会儿又成了西南- 西北走向,难道还遇上了什么邪门儿的事情不成?但考古队员可不信邪,领队邓启江和队员们一商量,采取了同时投两个浮标的方法,在该处同时派出两组队员下水探摸,终于真相大白:原来这不是一艘沉船,而是两艘!
这两艘沉船的船体结构相近,距离也很近,中间只隔了60米。在茫茫大海中,60米的距离几乎很难被判断出来,GPS定位也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才导致一开始考古人员以为此地只有一艘沉船。考古队员们认真地记录下了两艘沉船的信息:这两艘沉船为铁质结构,应属于清末民初的近代沉船。船体较大,有甲板、铁链等构件被发现。后经过水下考古队员对当地居民的走访,了解到其中一艘沉船在2001年被渔民打捞过,打捞出铁质船板、煤、合金锭、船名牌等文物。
不管这两艘沉船是不是文献记载中的“长江”号和“华阳”号,它们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沉船、灯塔,以及这次考古调查所发现的许多文物,共同见证了清末民初远洋贸易逐渐发达、渔山列岛开始作为航线被使用的历史。历史不能重来,但我们应尊重文物,记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