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伟 顾雪松 李贺
[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联合下肢反馈训练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髌骨骨折患者,根据单盲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联合下肢反馈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7.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为(137.72+3.99)°,明显优于参照组的(120.06±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骨折患者应用关节镜下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联合下肢反馈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活动度,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研究推广。
[关键词]关节镜;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下肢反馈训练;髌骨骨折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5.035
髌骨属于骨骼中最大的籽骨,是支配下肢活动的重心,其担负着机体增强股四头肌、稳定膝关节、保护股骨髁等重任,是伸膝系统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髌骨骨折占人体全身骨折的比例较高,但髌骨是膝关节内籽骨,如果骨折后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很容易发生关节炎[1]。髌骨骨折的具体症状为膝关节无法自主活动,髌骨疼痛、骨折区域附近发生肿胀等,严重干扰患者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对髌骨骨折的治疗临床多采用关节镜下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方式治疗,该方式可以显著提高髌骨关节的平整程度,同时很好的恢复伸膝装置功能[2]。本研究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接收的88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关节镜下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联合下肢反馈训练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接收的88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盲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参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2.91±6.05)岁;受伤至就诊时间3h~3d,平均就诊时间(1.31±0.58)d。研究组患者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3.15+5.62)岁;受伤至就诊时间2h~4d,平均就诊时间(1.37±0.88)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患者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髌骨骨折,且均属于髌骨横形骨折;患者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自愿参加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2排除标准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心肝肾肺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者;认知障碍或者沟通障碍者;神经疾病者;粉碎性髌骨骨折;免疫功能障碍者;凝血功能障碍者;遗传性代谢疾病者;恶性肿瘤者。
1.3方法
1.3.1参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具体方法为:调整患者体位至平卧位,将患者的膝关节屈曲至90°,予以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于髌腱两侧的位置做1个纵行切口,切口长度为1cm左右,将具备钝性穿戳功能的镜鞘穿插到关节腔中,使其和胫骨平台保持平行状态,然后慢慢将患者患侧膝关节伸直,镜鞘随着股骨髁方向滑至髌上囊位置;接着左右摆动镜鞘,使手术切口周围的组织处于松懈的状态,退出钝性穿戳器械,反复对关节腔进行清洗,当有清亮液体流出时置人关节镜,详细探查膝关节和髌骨骨折情况,对血凝块和碎小骨块进行清除,然后调整患侧,使其保持屈膝状态,屈曲角度为30°[3];之后將患者髌骨上骨折位置从皮外起,向股骨髁下压,将髌骨复位,利用X线透视机观察复位情况和关节面平整度,并于髌骨近端穿人克氏针,长度为2mm,轻敲克氏针近端便于进针,直至敲入骨折远端予以固定,再利用电钻辅助克氏针钻入髌骨下骨折处,于髌骨下端皮外穿出克氏针,并在远端导管的帮助下引出,当其复位效果达到满意状态后,利用张力带以“8”字予以固定、抽紧、打结,再将其埋在筋膜位置[4];最后,将关节腔冲洗干净,逐层缝合切口,利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在患者术后对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术后24h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注意控制活动度,避免引起患者疼痛;术后48h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训练的难度,并增加股四头肌和肌力训练[5];术后40d进行扶拐局部负重步行;术后60d独立负重步行。
1.3.2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给予下肢反馈训练,利用下肢智能反馈系统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其训练内容分为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于术后24h对患者进行直立床训练,站立角度为0~30°,每24小时增加5~10°,直到站立角度呈80°;同时,配合起立踏步训练,根据患者的活动能力设置参数,其活动范围0~90°,训练时间为30min/次,进行1次/d,需要持续接受30d的训练[6]。
1.4观察指标随访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
1.5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患者膝关节活动度≥120°,无需借助工具进行体力劳动,且未出现关节疼痛、打软腿等不良反应时,视为优;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在.90~120°范围内,体力劳动是会出现关节疼痛情况,爬楼梯较为困难,且存在一定的关节积液时,视为良;患者膝关节活动度<90°,存在出现关节疼痛、打软腿以及关节积液等不良反应时,视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x100%。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7.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137.72+3.99)°明显优于参照组的(120.06±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髌骨骨折是骨科十分常见的骨折类型,造成骨折的原因多为直接或间接暴力,直接暴力是指外部力量直接冲撞到髌骨,大多会导致多位粉碎性骨折,但股四头肌、关节囊以及受损髌骨旁的腱膜依然可以保持完整[7]。间接暴力则是股四头肌突然收缩导致髌骨受到猛烈牵拉,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多位横行骨折,因髌骨受到牵引位移很大,容易造成髌骨前腱膜的撕裂[8]。对髌骨骨折的治疗重点在于恢复骨折解剖形态进而对关节面展开维持,预防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以及伸膝无力,而采用关节镜下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伤害小以及费用较低的优势,利用关节镜不仅可以更加直观的进行复位操作,还不用反复透视,另外手术切口位于关节外侧,能够预防关节腔在手术过程中被暴露,降低感染的可能性[9]。关节镜下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方式备受临床青睐,但因为该方式术后恢复速度较慢,容易造成患者膝关节功能性障碍,因此,需要尽快对患者展开功能锻炼,加固骨块稳定,促进骨骼愈合。
临床研究显示,对髌骨骨折患者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开展下肢反馈训练,能预防韧带痉缩和粘连,促进肌肉纤维修复和纤维软骨形成,更大程度缓解髌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恢复情况,并扩大关节活动区间,使患者下肢活动功能尽快恢复正常[10]。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的康复训练方式,可知两组患者在治疗方式相同的情况下,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7.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4.1%,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下肢反馈训练作为一种智能的康复训练系统,更具临床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髌骨骨折患者应用关节镜下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联合下肢反馈训练,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唐海斌,黄艳明,宋刚平,等.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联合反馈训练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研究.现代医院,2019,19(7):1041-1043.
[2]李强,王云飞.髌骨骨折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后克氏针松动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分析.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14):34-35.
[3]郭会.消定膏外敷联合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对髌骨骨折患者术后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1):204-205.
[4]孙建梅,杨国君,杨勇.改良动态反馈训练模式在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期的应用.骨科,2019,10(1):54-58.
[5]陈振华,蔡喜传,李新华.单纯空心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对髌骨横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子影像学杂志,2018,41(3):328-330.
[6]孙虹斐,李建强,武强,等.关节镜下微创无头加压螺钉与髌骨针联合张力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33(1):7-10.
[7]李建强,孙虹斐,武强,等.关节镜下微创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与髌骨针联合张力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优势.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8,22(1):37-40.
[8]靳宇,孙虹雯,刘小刚.关节镜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对闭合性髌骨横断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15(1):34-36.
[9]武志佳,王延之,苏超,等.关节活动系统及持续被动运动技术对髌骨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活动受限的疗效研究.成都医学院学报,2019(4):459-462.
[10]尉萍.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中国乡村医药,2019,26(12):29-30.
[收稿日期: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