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北省经济创新发展的能源制约及突破路径研究

2020-04-21 02:54:20郑明慧陈姣姣李成娟
经济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京津冀河北省一带

郑明慧 陈姣姣 李成娟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河北省着力增强有效供给、推进清洁替代、提高利用效率、完善基础设施,能源发展由速度消耗型加速向质量效率型转变。但当前河北省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较为严重的能源制约问题:一是河北省能源消费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环境污染问题依旧比较严重;二是经济创新发展的能源困境难以突破;三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冬奥会、大气治污攻坚等新形势、新任务,对河北省提出更高要求,加快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势在必行。可见,当前河北省不仅面临着能源短缺与需求增长的叠加效应,还同时承受着环境治理与发展过程中化石能源使用增加的双重困境。

“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新机遇,能源资源领域的合作被视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通过能源合作,可以促使河北企业“走出去”,这不仅有益于解决长期困扰的高能源消耗、高污染问题,同时,促进河北省消解过剩产能,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创新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优质、清洁能源,突破能源制约困境,也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

表1 河北省2007—2017年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构成

一、河北省能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河北是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重化工业占有较高比重,对能源需求持续且强劲。尽管河北省有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海洋能等资源,但从能源生产现状来看,原煤、洗精煤、焦炭等传统能源生产持续下降,河北能源的自有资源严重不足,一次能源省外依存度高且逐年扩大,二次能源加工能力不足,输配保障设施不完善。从能源消费来看,河北省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巨大,能源消费严重依赖煤炭,煤炭消费占比超过80%,石油消费、天然气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2%,“一煤独大”成为能源消费的显著特征(见表1)。河北能源供给偏紧与综合利用效率偏低现象并存,单位GDP能耗较全国平均水平高。从消费分布来看,河北偏重的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锁定效应明显,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建材等为河北省的主要工业支柱产业,此类工业部门是能源消费的“第一大户”(见表2)。

表2 2017年河北省高耗能行业能耗现状单位:万吨标准煤

从河北省的能源现状及存在问题来看,近年来河北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耗能产业,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环境状况取得明显好转。但目前来看,产业结构偏重的情况下,河北省仍存在着自有能源供给不足、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量较大、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效率低等问题。随着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和雄安新区的建立,对河北省的环境状况和能源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北省经济创新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制约。

二、河北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能源自给率低,能源供应主要依靠外地调入。为实现经济创新发展,突破能源制约,河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势在必行。

(一)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个工业大省,河北省正处在工业化转型过程中,由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转型升级成为了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然而长期不合理发展形成的产业结构偏重的问题尚未改变,经济发展与能源矛盾日益突出,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继续,创新产业结构升级迫在眉睫,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河北省出台了众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包括推动产能转移,促进转型转产,加快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等。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等新任务、新要求,推进河北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成为重大现实任务。要实现河北省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则必须加强能源国际合作与开发,加快解决河北省能源的供需矛盾,有效降低污染。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能源制约,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落实“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二)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实现首都经济圈的新腾飞、新跨越,促进其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于河北省更是意义非凡:有利于河北省优化产业结构分布,升级产业形态,可以享受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带来的红利。科学的产业结构有助于推动河北省经济快速持续增长。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一项特殊“使命”是加快发展成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随着一体化进程加快,河北省必须在能源与经济相关的战略规划上实现与北京天津两地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与共赢发展;因此,河北省需要加快转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消费方式。

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能源结构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河北省能源消耗集中在煤炭的使用,导致环境污染严重。河北省需要调整能源产业结构,保证清洁能源的供应链条,打通合作通道,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真正达到京津冀协同发展。

(三)雄安新区建设的需要

雄安新区的建设是高点定位,致力于高质量发展,追求绿色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因此,雄安新区的建设应该实现清洁能源的全面使用,实现绿色发展的既定目标,97%的电力供应需要通过调入区外电力来满足,河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能源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显现。

总的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能源海外进口的主要来源地,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不仅可以为河北省经济创新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优质、清洁能源供给,有利于河北省突破能源制约困境,解决长期困扰的环境问题;还可以充分利用河北省现有的产业优势,通过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行业产能合作有效加速河北企业“走出去”,消解过剩产能,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为河北省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进而,河北省还可以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便利条件,大力推动京津冀区域能源一体化建设,优化河北省能源系统,提升运行效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三、河北省融入“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的基础

(一)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为河北省能源国际合作提供新平台

一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倡议提出要加强能源产能合作,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为河北省与沿线国家进行能源合作,转移输出优势产能,调整能源结构提供了基础。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为河北省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是“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推动能源互利合作,助力各国共同解决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推动政府间政策交流与合作意向沟通,推动能源领域务实合作。“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为河北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提供了合作与技术交流平台。

(二)多个国家级战略部署为河北省国际能源合作提供新机遇

河北自贸区、雄安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级战略部署叠加助力河北国际能源合作,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河北省参与对外能源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新机遇。

其一,2019年8月《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支持开展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等主要任务和措施;明确将开展煤炭、天然气等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建立大宗商品期货保税交割仓库、跨境交易平台;发展国际能源储配贸易,允许商储租赁国有企业商业油罐,支持开展成品油和保税燃料油交割、仓储,允许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不同税号下保税油品混兑调和;支持建设液化天然气(LNG)储运设施,完善配送体系等具体措施,自贸区建设将为河北省融入“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其二,作为开放发展先行区,雄安新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将会大大提升京津冀尤其是河北省开放型经济水平,为河北省融入“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其三,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构筑面向国际的开放平台、共同构筑国际门户和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多种形式的跨地区合作,为河北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提供便利。

(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情况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可能,各国间的合作愈发密切,能源合作成为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重点关注的合作领域,在传统能源方面,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卡塔尔、土库曼斯坦的油气资源丰富(见图1),中国与这些国家的传统能源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可能性较大。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亚、东盟地区的可再生资源储量丰富且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中国与这些国家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潜力较大;对于部分西亚国家,可再生能源的合作前景也不容忽视。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东盟、西亚以及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进出口和油气管道建设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合作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但东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及不匹配的技术水平为近年来中国飞速发展的光伏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国与西亚的能源合作主要体现在贸易合作上,同时,西亚地区长年由于战乱等因素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制造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纺织服装,新能源汽车等方面与西亚地区有极强的互补性;尽管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由来已久,油气管道合作建设不断发展,但俄罗斯出于本国能源安全考虑,与中国的合作也常摩擦不断,近年来的“页岩气”革命导致俄罗斯的能源地缘政治地位下降,而中国在目前页岩气开采技术不够成熟,能源仍无法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应适时把握住与俄罗斯谈判的筹码,加强两国的能源合作。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框架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快速发展,尤其是与东盟、西亚和俄罗斯等地区的能源合作,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技术合作进入新阶段,中企与沿线国家能源基础设施的合作也愈发密切。一定程度上为沿线国家解决了新能源开发方面的技术难题,为河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奠定了基础。

图1 “一带一路”沿线主要石油产出国的石油产量变化趋势

四、河北省融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优势

(一)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卓有成效

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创新优势明显,拥有晶龙、英利等世界级光伏生产商;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能源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拥有全国首个百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和风电集中输出检测基地,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风光储试验中。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向纵深发展,光伏、风电、氢能全产业链已经形成。

(二)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河北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物流、销售与服务等多层次产业圈已经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显现,河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迅速发展,产品涵盖纯电动轿车、客车、SUV、物流车、动力电池、电池材料等领域,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已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甚至世界先进水平,产品远销海外。

(三)河北省石化产业基础雄厚,为国际合作提供重要支撑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石化产业历史悠久、种类齐备,发展态势良好。河北省内有多家大型炼油企业,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石家庄炼化分公司,现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油气开采、炼油、煤化工、精细化工为主的产业体系。

(四)河北省具备比较完善的港口集疏运体系

河北省环绕北京和天津,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港口运输方面,河北还是“三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也是“新丝绸之路”重要的出海口,有着连通国内外贸易航线的唐山港和黄骅港;在航空运输方面,河北省内有石家庄正定、北戴河国际机场、邯郸机场等五个机场,周边更有北京、天津等地的多个大型机场,在航空运输方面优势明显;在铁路运输方面,河北省高铁及铁路建设完善,干线高速公路畅通。2019年10月,交通运输部确定雄安新区为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之一。

此外,在能源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能源相关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河北省同样具有显著的优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处于工业化不断推进阶段,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都急需完善,钢铁水泥等建设原材料需求大,而这些正是河北省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业,因此河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具有较强的产业互补性及合作空间。

五、河北省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合作路径选择

(一)合作领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盟、中亚地区、西亚地区可再生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但技术水平有限。河北省的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技术处于领先水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新能源方面的合作前景广阔。具体来看,东盟地区相对匮乏的传统资源迫使其不得不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寻求发展,但在新能源发展前期技术水平有限,加之融资约束等背景下,大量的新能源开发产品需要从他国进口。河北省应该努力开拓东盟国家的光伏市场,借此推动河北省能源产业结构升级;河北省与西亚各国的能源合作重点可以放在互补贸易方面,进口油气资源,出口纺织品及新能源产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技术方面的交流合作,在改善了本省能源结构的同时,提升了西亚地区的环境水平,是为双赢之策。

(二)合作模式:河北省一方面可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进行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交流,输出相关技术和产品来满足其进口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引导长城汽车、新奥燃气、英利集团等重点企业通过投资入股或者兼并重组等方式在境外建立合作园区及营销网络、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以此来降低投资设厂的成本;部分(西亚)国家由于政局不稳,建议尽量避免在外设厂或者并购以降低风险。同时,也可以建立政府主导的多边能源会话机制,从政府层面加强能源合作交流,鼓励各国分享能源信息,增强各国间的能源互信。

(三)合作机制:作为国际产能合作示范省,河北省应密切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在项目推动、信息、融资、信保等多方面的支持;应加强与央企海外业务的合作,努力搭建与能源相关央企的合作机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主动搭船出海;应加强领导人的工作会晤,为河北省企业“走出去”提供新的路径;积极搭建各种信息服务平台,整合资源,为企业提供多方面公共信息服务;建立能源贸易结算机制,降低各企业在能源贸易中的结算风险;不断提高政府间的互信程度,为我国其他省份能源企业“走出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京津冀河北省一带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一带一路”我的梦
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4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中国(俄文)(2019年6期)2019-07-05 07:02:56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32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专用汽车(2015年4期)2015-03-01 04:08:45
京津冀一化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