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管把瑶山变成“药山”
——记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贺州市昭平县文竹镇七冲中草药种植协会会长陆仁胜

2020-04-21 02:19:04谢青夏莫嘉凌
农家之友 2020年9期
关键词:昭平县黄花种苗

本刊记者 谢青夏 特约通讯员 莫嘉凌

贺州市昭平县文竹镇七冲村是一个瑶族聚居村,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冲原始森林腹地里的一个偏远瑶族山村,这里方圆70 多公里都是原始森林,自然资源丰富。可是在10 多年前,因为交通闭塞,好的东西卖不出去,村民生活拮据。12 年前,在广东外企做高管的陆仁胜,看到了家乡自然资源禀赋好,大部分村民都仍生活在贫困中,所以决心回乡创业。如今七冲村成了中国黄花倒水莲药材的重要生产基地,他终于把瑶族大山变成了“药山”,让村民靠药材致富。

鲤鱼从”龙门”跳回来了

1977 年,陆仁胜出生在文竹镇七冲村,小学毕业后考上了镇上的中学。从村里到镇上有15 公里,每次开学都需要挑着行李步行6 个小时,有时候走路走到脚掌起水泡都还没到,因此他总是学期末才回一趟家。从那时候开始,陆仁胜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冲出大山。

1996 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专业,成了村里第一位大学生。1999 年毕业后回家乡当了一名小学老师。但是一心想改变命运的他,2001 年,辞职到广东一家外资首饰厂上班,从车间工人干起,一步一个脚印,最后成为领着高薪的人力资源部经理。2007 年他回家过春节,当陆仁胜看到村里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以及大部分人都还过着贫苦的生活时,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七冲村有1000 多人,原来都是靠种树砍树或者到树林里采摘点中草药为生。但是自从七冲原始森林成为了自然保护区后,山上的树木被禁止砍伐,村民只能靠上山采摘中药草或者外出打工为活。陆仁胜久居广东发现:当地人极其重视养生,总会拿中草药煲汤喝。中草药那么多人需要,何不回去带领村民种植中草药呢?2008年,陆仁胜便辞掉了广东的工作回到家乡打算发展药材种植,正可谓鲤鱼从”龙门”跳回来了。

“我们好不容易省吃俭用供你上大学,就是想让你在外面有个体面的工作,不用回大山做‘山龟’,你现在居然放弃外面好好的工作不要,要回来种中草药,真是太傻了。”母亲唐莲芳十分反对,但是老人家也知道儿子是那种做了决定就永不反悔的人,只能作罢。而村民在听说陆仁胜回家种中草药的消息后,都认为他是一时兴起。面对家里人的不解和村里人的怀疑,陆仁胜选择了沉默,他希望用事实说话。

经过市场调研,陆仁胜选择了黄花倒水莲、走马胎、七叶一支花等中草药种植。想要种植,必须要有种苗,因此他上山把野生的黄花倒水莲、走马胎等挖回来,移到田里培育。陆仁胜心里想:如果总是挖苗,总有挖完的一天,最好的办法就是拿种子育苗。

陆仁胜在查看黄花倒水莲的长势。

2008 年10 月份,当黄花倒水莲果实成熟之际,陆仁胜迫不及待地到山里收集其果实回来晒干,以备拿来繁育种苗。第二年3 月份,陆仁胜把种子撒到田里,并兴奋地想象到种苗发芽后,田里一片嫩绿的景象。然而3 个月过去了,撒下去的种子都未发芽。

这让陆仁胜很着急很失望,而本就冷眼旁观的村民,此时更是冷嘲热讽:“黄花倒水莲本来就是野生的,怎么可能种得!”而最难的是为了回来种中草药,陆仁胜把多年的积蓄都花光了。为了挣点钱维持生活,他不得不经常上山采药卖钱,但是育苗之事从未放弃。

“我大学学的是体育,在广东学的是管理,现在干的是中药材种植,专业差距大,只有靠自学。”陆仁胜说,为了搞清楚原因,他一方面通过网上和书本自学,一方面向广西药用植物研究所等药材专业人士请教,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慢慢掌握了不少药材种植知识。

2010 年春节期间,陆仁胜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种太阳大、草木葱郁的地方,很少有黄花倒水莲幼苗,地块湿润、经常被野猪拱过且植被杂乱的地方,却常能看到黄花倒水莲的幼苗。这时候他突然想到读大学时,见过学校的生物老师为了给一个树种育苗,拿脚搓种子的经历,湿润的环境让他联想也许黄花倒水莲的种子保藏并非传统的晒干保藏,而是冷冻保藏。特别是春节期间就能看到幼苗,下种时间绝非3 月份。

第二年,陆仁胜根据自己的猜测,在春节前就把种子撒下去。保持湿润的状态。1 个月后,果然出苗了。而且整齐度极高,这让他欣喜若狂。此后,每年秋天都大量的收集黄花倒水莲的种子回来冷冻保藏,以便年底育苗。

2011 年,陆仁胜移栽种植的第一批黄花倒水莲获得丰收,根茎以每公斤80 元的价格被外地药商抢购一空,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让每一片叶子都成为“金子”

陆仁胜种中药材赚钱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2012 年春节,陆仁胜家挤满了来讨教种植中草药方法和预定种苗的村民。开春后,陆仁胜带着50 多户村民上山种起了中草药。

“那几年,每天早上一吃过早餐,我就带上工具上山。遇到特别好的药材我就发QQ 发动态、中国药材网等。药商看到后纷纷跟我联系收购事宜,因此我们种的药材都不愁卖。”陆仁胜说。

随着规模的扩大,2015 年,陆仁胜申请成立了七冲中草药种植协会,并对会员统一培训指导种植技术,这一年,在陆仁胜的影响下当地大部分村民都种上了中草药。为控制产品质量和方便管理,协会的成员又创立了昭平县七冲瑶山源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并建起了加工厂,由合作社统一指导、统一收购、统一加工。2016 年底,合作社创立了昭平七冲瑶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注册了“七冲瑶”商标,建立了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利用多年在药材市场的经验和渠道,帮助会员销售中草药。

“只售卖药材鲜货和初加工的干货获得的经济效益还不足以让乡亲们真正致富,种植药材,如何让村民利益最大化?”这是陆仁胜脑子里经常思考的问题。2013 年秋天,陆仁胜到福建考察,在泉州市德化县,他发现当地的药农利用黄花倒水莲的叶子加工成茶叶,每公斤售价竟然高达1.26 万元。“一亩地的黄花倒水莲就能产2500 公斤左右的叶子,如果把这些叶子都加工成茶叶,那收入岂不是很可观!”兴奋之余,陆仁胜的脑海里快速计算着这一组数字。

陆仁胜马上跟对方讨要了些黄花倒水莲茶回来喝,发现这种叶子加工出来的茶清香、甘甜,喝了之后心境平和。陆仁胜意识到这是进行产品深加工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他决定购置加工茶叶的机器设备,搭建茶叶加工厂房。

陆仁胜召集村民,轮流采摘黄花倒水莲叶子卖给他加工茶叶,他就每天对着机器,反复研究试验如何把叶子加工成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终于创新并加工出了自己满意的黄花远志茶。客户认为这些茶:条索紧细、韧而不脆,在同类茶中属于上品。

很多客户认为陆仁胜做出来的提起制茶的经历,陆仁胜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善于思考,刚开始拿黄花倒水莲叶子制茶,我是直接揉捻,拿去炒,结果是炒出来的茶青味比较重,口感不太好。因此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除青的问题,连走在山上的时候都在思考。有一次我上山采药,发现山路两边的草被人砍下来放路边晒着,使得草本身的味道散发出来很香。脑子里想茶叶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晒呢?回来后,我马上把揉捻好的茶叶拿到太阳底下暴晒,发现发酵后的、真经过太阳晒的茶叶味道果然清香扑鼻”。

陆仁胜依靠他爱思考的习惯,在制茶路上成功迈进了一大步。他制出的茶入口清香甘纯,口腔里满满的清甜滋味。“黄花远志茶用于降低谷丙转氨酸酶,对肝脏疾病有明显作用,适合长期熬夜、应酬多的人。”讲起这茶的功效,陆仁胜娓娓道来,他加工出来的黄花远志茶可卖到700 元1 公斤,可谓是让每一片叶子都成为了“金子”。

三位一体大“卖”瑶山

“中国中草药市场一年的黄花倒水莲需求量是70万吨,但是目前国内一年仅能产10 吨,其中5 吨来自我们七冲村。”陆仁胜2008 年从广东辞职回乡带领村民发展药材种植,如今已经把家乡发展成为国内黄花倒水莲主要栽培基地。

由于他的带动,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回乡参与到药材种植中来,所有参加药材种植的人都得到了很好的收获。比如:七冲药材种植协会副会长邓朝华原来也是外出打工,2011 年跟随陆仁胜种植药材,2014 年收获3 万元,2017 年收获4.5 万元,2018 年收获5 元,2019 年收获6 万元,2020 年估计也有6 万元左右收入。

陆仁胜回乡种植中草药,不仅仅给村里农民致富,更是助推了整个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从村里到镇上有了“产业路”。原来,黄花倒水莲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种苗非常缺乏,而且黄花倒水莲更加适合在大山里育苗,尤其是湿润和高寒的地方育苗,在这种环境下繁育的苗种病毒少。自从陆仁胜育苗成功后,很多种植基地的老板纷纷跟他购买种苗。但是当时通往镇上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距离镇上15 公里中间要经过“一跳峡”(一次只能一个人通过的险要峡谷);另一条路可通拖拉机,可是也要翻山越岭、渡船,还要绕道桂林市平乐县黄龙镇,再折返回到昭平县县城的路,如果是下雨天,拖拉机打滑,或者塌方,也出不去,因此种苗的运输成本及人工成本都很高。自从陆仁胜回乡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产业后,政府也大力扶持投资修路。如今从七冲到镇上已经修通了水泥路,原来到镇上需要走半天的,如今仅需1 个小时便可到达。路通后,陆仁胜和村民通过互联网,每天都把产自七冲原始森林的中药材销往全国各地。

随着名气的增大,外地慕名前来参观取经的人越来越多,陆仁胜也毫不保留的把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大家,他还在桂林平乐、来宾金秀等地发展种植近百亩。2016 年与昭平县本地一家林下种植公司签订了1000 亩的黄花倒水莲苗单,让更多群众参与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中来。

2017 年开始,陆仁胜参加了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通过学习,他极大的拓展了思路,开阔了眼界,他的眼光再也不仅仅是中药材的种植。如七冲原始深林位于昭平县文竹镇七冲村临江地带,这里地形复杂、森林类型齐全,且是个从未遭受过破坏的原始森林。森林中千年古藤攀岩附树,奇峰怪石姿态万千,鸟兽昆虫追逐嬉戏。这里环境好、空气好、水好,陆仁胜也把发展的眼光放到了“三界”:地上、空中和水里。

森林里常年山花烂漫,金银花、山茶花、椴树花、洋槐等吸引了众多蜜蜂采蜜。“蜂蜜是优质的保健产品,好的蜂蜜市场售价极高。”陆仁胜及时把握了拓展了思路,2019 年开始养蜂蜜。“养蜜蜂比较简单,只要买一个桶,放在树根下,在桶里涂有蜂蜡,吸引蜜蜂,放在距离家里10 多20 公里元的地方即可。”在他的带领下,目前全村有40 多户500 多人养殖蜜蜂,仅蜂蜜一项人均收入就达10000 元以上。

山坑螺,是七冲原始森林里众多溪流的“主人”,这些螺常年生活在冷水里,拿来煮汤、炒都非常美味。2019 年,陆仁胜开始试养山坑螺,很多酒店获悉后纷纷提前下订单。陆仁胜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综合开发七冲原始森林的资源,守住地上的,开发空中的,努力探索水里。在保护下发展,继续带领村民在发财致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前进。

猜你喜欢
昭平县黄花种苗
云小萱:助大同黄花飘香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0
三利黄花:三代人专注59年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 07:12:00
基于GIS的昭平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研究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长江蔬菜(2021年19期)2021-11-16 01:24:22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2021年5期)2021-06-30 02:26:22
黄花梁啊黄花香
黄河之声(2020年16期)2020-11-05 01:57:46
路边种黄花“一种三得”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09-25 03:04:32
旅游达人
小小种苗不简单 一年赚回上百万
新农业(2016年23期)2016-08-16 03:38:09
昭平县安监局全力抓好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