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反映逃避主义思想作品的代表,美国作家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与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中王质烂柯人描绘的情节有异曲同工之妙。《述异记》成书于公元5世纪而《瑞普·凡·温克尔》写于19世纪。两个作品虽在年代上相差甚远,但却在若干方面都具有相似性。本文将从作者背景、作品主题与写作特点三方面分析《瑞普·凡·温克尔》与《述异记》王质烂柯人的异同。
关键词:烂柯人;逃避主义;《瑞普·凡·温克尔》
一、两位作者的背景
关于“烂柯人”的故事,我国古代由来已久,并被许多文人学者写进自己的诗文中。其中笔者将讨论南朝梁著名文学家任昉编写的《述异记》中所记载的烂柯人王质的故事。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他是以学问为诗,以博见为文的一派人物的领袖之一。任昉年幼时刻苦好学,才华横溢,知名乡里。十六岁时,齐永明二年(484年),被丹阳尹王俭聘为主簿。后来进京官拜尚书殿中郎,随后又调任为竟陵王萧子良的记室参军,后因父丧而辞官。天监二年(503年),出任义兴太守。此后先后出任吏部郎中、御史中丞、秘书监、领前军将军。天监六年(507年)春,出任宁朔将军、新安太守。
而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是19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号称美国文学之父。1783年4月3日欧文出生在纽约一个富商家庭。他的父亲是纽约的长老会执事,政治上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他的父亲敬重华盛顿,所以华盛顿· 欧文由此得名。欧文年轻时代起就喜爱阅读英国作家司各特、拜伦和彭斯等人的作品。同时他十分向往田园生活和古代遗风,并最爱写随笔和短篇小说。欧文在创作时对奇闻轶事和穷乡僻壤的风俗习惯有深厚的兴趣。他的作品大部分以英国为背景,无论是浪漫色彩的传说,还是对英国风俗习惯的描写亦或者是旅行随笔,欧文都信手拈来。
二、作品主题的异同
任昉的《述异记》题材广泛,包括神话传说、山川地理、古迹遗址、民间传说、历史掌故、奇禽珍卉等,无所不记,内容相当广泛。其中资料类的条目,与张华《博物志》相近,但比《博物志》资料丰富。如精卫填海、武陵桃花源等,都将历史上数种说法加以排列,再做取舍。在《述异记》中任昉关于王质“烂柯人”的原文如下: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
在魏晋时期社会混乱动荡,不少仁人志士选择遁迹山林,修身养性。因此在那时仙乡奇境的志怪故事大为流行。从当时所流传下来的文艺作品中我们也能找到不少的印证。这一风气也成了当时世人不满现实,希望寻找一理想之境心态的曲折反映。因这种理想化的“散闲”遁世精神,笔者认为《述异记》中“王质烂柯人”更是中国传统道教处世态度与精神的重要折射之一。任昉的王质入山遇仙的故事中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人民生活悠閑自由,更寄托了作者对和平宁静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瑞普·凡·温克尔》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写得比较成功的逃避主义文学之作。主人公瑞普·凡·温克尔是一位消极的遁世者,他为逃避劳动和“凶悍”的妻子遁入山林,又在山林中神秘人的带领下走入秘境并误饮仙酒,遁入梦乡。主人公一睡就是二十年。当他醒来的时候,悍妻已故,庄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从小说表面来看,瑞普想要逃避的东西很简单,那就是妻子的凶悍与唠叨,然而在他离开的这 20 年中,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战争———独立战争,从中也可窥见作者欧文对于独立战争的态度。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跨度的选取上,我们不难看出在本文里也注入了作者对政治体制的思考,带有作者个人的政治倾向。同时,欧文也在这里向我们展示了美国文化的主流之一,那就是美国梦。
三、作品在情节与叙事手段上的异同
单从小说的主体风格与印象上来看,这两个作品想象力都非常丰富。马克思曾经对什么是神话以及神话的性质做了以下的阐释:“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对于古代小说也同样适用。《述异记》中的故事虽然大都篇幅短小且缺乏故事情节。但像王质烂柯人这样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情节不在少数。欧文在欧洲逗留了 17年,他研究了许多国家的历史和文学。生活在美洲大陆上的白人没有自己的古老传说,欧文于是向欧洲借了点东西———德国的古代传说。这是一个充满着奇特浪漫主义色彩的短篇小说,它以一个荷兰人统治末期的纽约州乡村为背景,同样也是以丰富的想象力讲述了这个神奇的故事。
在故事情节方面大致相同。王质的故事情节与数百年后且远隔重洋的《瑞普·凡·温克尔》有着惊人的相似:王质如山采樵,瑞普入山打猎;王质见到“童子数人棋而歌”,而瑞普见到了一群人在玩九柱戏;王质“含枣核”而瑞普喝了酒;王质“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而瑞普猎枪生锈、回乡举目无常。
叙述手段不同。受时代背景与文化巨大差异的影响,这两部作品在叙述手段上具有较大的差异。《述异记》作为志怪作品,仅通过寥寥几笔勾画出事情的大抵轮廓,为读者留足了想象的空间。而《瑞普·凡·温克尔》无论是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还是对村中各色人的刻画都生动详尽,使读者对除了瑞普之外的其他人物角色有了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
四、结语
时光已逝,人生易老,是古代文人在诗词歌赋中经常书写的感慨,无论是在任昉的《述异记》的烂柯人故事中还是在《瑞普·凡·温克尔》中,我们不乏也能得到这样的感慨。笔者从作者背景、作品主题与写作特色三个方面对这两个作品进行分析讨论后我们不难发现,在中西文化长河发展各自灿烂源远流长的同时也会有伟大的交织。
参考文献
[1]杨首一.美国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浅析[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6(3):70- 71.
作者简介:
马丽姣,(1998—),女,回族,河南洛阳人,本科学历,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