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裕南
[摘 要] 荔枝在古代又称为“离支”,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已有两千多年,荔枝凭借爽口、香甜的口感赢得了国民的喜爱。荔枝在我国广东、福建、广西、四川等省区均有种植。而随着农业的发展进步,荔枝有了许多不同的品种,如“桂味”“仙进奉”“水荔”“妃子笑”等。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于2012年从广东省引进的“仙进奉”为例,讲解高位截枝嫁接换种技术。
[关键词] “仙进奉”;高位截枝嫁接;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6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2-101-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速,人们的经济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连“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杨贵妃都要快马加鞭配送才能吃到的荔枝,现在人们却能轻易购买到。群众对于荔枝的喜爱使其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在早前,荔枝高位嫁接技术普及度不高,导致部分地区荔枝产量提高较为缓慢,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了解荔枝高位截枝嫁接换种技术对于提高荔枝产量、荔枝种植者的经济收入有着重要意义。
1 荔枝“仙进奉”
荔枝的受喜爱程度可追溯至我国古代,众多文人在诗中这样描写他,如苏轼的《惠州一绝》中写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1]又如丘濬的《咏荔枝》写到“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苏轼说若是一日能吃得上300颗荔枝,愿永远都做岭南人;而丘濬更是赞美荔枝具有无与伦比的天然美质,所以才能受到世人的青睐。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于荔枝的喜爱之情。
“仙进奉”曾作为贡品进奉给康熙,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农科院于2012年从广东省引入,目前已经将种植面积扩大至12 hm2。此品种迟熟、丰产性能高、耐贮藏、品质优良。尤其“仙进奉”极其适应玉林市气候,可进行普及推广。根据市场调查得知,“仙进奉”在广东省近两年的零售价为80~100元/kg,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大面积推广种植可获得较高的收益。
2 荔枝“仙进奉”高位截枝嫁接换种技术
2.1 嫁接时期选择
由于要靠短截来控制主干的长度,所以选择荔枝的嫁接时间极其重要,因为其会直接影响短截后荔枝的生长状况。荔枝属于亚热带水果,气温在20 ℃以上,荔枝才能正常生长。荔枝嫁接一般分为春接(每年3—5月)和秋接(8—9月)。其中,春季进行嫁接,接穗成活率较高。而秋季气温较高,接穗水分容易流失,嫁接效果较差。
2.2 天气选择
荔枝嫁接前后5 d一定不能出现下雨天气,否则会严重影响嫁接成活率。刚刚下过雨或者嫁接完成后立即下雨,且绑带里有大量的水,接穗处变黑坏死,导致荔枝无法成活。而气温较高(35 ℃以上),会致使接穗处组织生长受到影响,若供水跟不上,则会导致嫁接的荔枝枯死。所以,需要慎重选择天气,在阴天或者较为晴朗的天气嫁接,能促进荔枝接穗恢复生长、加速果树愈合萌芽[2]。最适宜的嫁接时间为4—5月、气温为20~25 ℃、阴天。
2.3 嫁接方式及砧木、接穗的选择
利用搭接法对荔枝进行高位嫁接,需要接穗斜面保持在30°以下,切到下端可以看见木质部,切口长1.3 cm,削出比砧木长0.3 cm的切面。接穗与砧木的接口斜面要平滑,防止两相贴合时中间有间隙。切好后将两个斜切口相接,保证切面紧密贴合,将薄膜围着斜切口相接处缠绕绑紧,保证切面紧贴接穗无松动后包裹起来。在进行荔枝高位嫁接时,需要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此项技术的操作方式,不仅要将两者切口对紧对齐,而且要求速度较快。
由于砧木的长势直接影响植物愈伤的速度,因此应选择处于生长旺盛期的砧木:选择春梢或秋梢时外表健壮、无病虫、直径较粗的砧木。而接穗选择较为健壮、分布稀疏且枝干向阳的部分为佳。
3 嫁接后的管理方式
嫁接完成后果农对于荔枝树的管理直接影响果树成熟后的结果率,在及时预防病虫害的同时,要记得及时为荔枝树进行解绑,以利于果树正常生长。果农也需要注意嫁接口位置是否出现树瘤、避免解绑不及时,影响植物生长。
荔枝嫁接后管理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加强预防病虫害。“仙进奉”荔枝的病虫害主要有霜疫病、荔枝蒂蛀虫、荔枝蝽、瘿螨、尺蠖等,下面以其中最为严重的病虫害病症作为代表来讲解该如何有效防治荔枝病虫害。
3.1 荔枝蝽、荔枝蒂蛀虫
3.1.1 危害症状。荔枝蝽又称臭屁虫,主要为害荔枝和龙眼,大面积出现时导致荔枝产量减少。而且荔枝蝽的成虫和幼虫会吸食荔枝的幼芽、嫩梢和花果汁液,对荔枝树生长造成极大影响,从而导致产量骤减。春季气温逐渐回暖的同时,荔枝蝽成虫进入产卵盛期,6—7月又会出现新的成虫。荔枝蝽若受到干预惊扰,会射出臭液进行自卫,如果荔枝嫩梢及幼果沾染到,会导致局部呈褐色或接觸部位直接枯死[3]。
3.1.2 防治措施。首先是药物防治。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在每年3月成虫交尾产卵时喷一次药,每年4—5月若虫盛发期再喷一次药。每株荔枝树用药量控制在8~10 kg为佳。种植面积范围较广,推荐用量35 kg/hm2。其次是生物防治。利用荔枝蝽的天敌,如平腹小蜂、大刀螳、螽斯等,在荔枝蝽产卵时期进行适量投放,降低荔枝蝽分布密度。除了利用天敌危害,可以采取人工捕捉方式。在冬季低温时期,此时(气温10 ℃以下)荔枝蝽受天气原因无法起飞,可让果农剧烈摇晃荔枝树枝,令成虫落地,再集中进行烧毁。或是每年初春(3—5月)手动去除果树上的卵块,进行烧毁。
3.2 荔枝蒂蛀虫
3.2.1 危害症状。荔枝蒂蛀虫也是严重为害荔枝果实的害虫。该虫蛀食荔枝果实,荔枝幼果时期果核被蛀食,易引起大量落果。而且果实成熟后,产卵至荔枝蒂部、将虫粪遗留在果蒂与果核之间,会严重影响荔枝的产量和出产时的品质。
3.2.2 防治措施。首先是药物防治。由于荔枝蒂蛀虫会直接接触到荔枝表面进行危害的害虫,因此需要选用毒性和残留量较低且高效的药物,可选用10%高效氯氰菊酯3 000倍液或5%杀虫脒2 000倍液,注意需要定时更换不同种类的药物,避免蒂蛀虫对药物产生抗性,致使药物防治达不到预期效果,对荔枝产量造成影响。其次是人工防治。可以采取果实套袋的方式防御荔枝结果后期蒂蛀虫的危害。荔枝果皮开始转色前,果蒂周围已经有浅红色时,可以用套袋套住果穗,以有效防止蒂蛀虫对果实的侵害,同时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农药残留。
做好综合防治工作才能有效防治蒂蛀虫对荔枝果树的危害。在结果期及时清理烧毁掉落在地下的果实,从根本上减少下一代虫源;采果期结束后做好果园清洁工作,将掉落在地上的枯枝、落叶落果清理干净。剪去被病虫危害的病枝,使果园通风透光,为营造良好的荔枝果实生长环境打下基础。
4 结语
就荔枝新品种“仙进奉”高位截枝嫁接而言,需要注意几点:如选择合适的季节与时间进行嫁接,以免导致嫁接果树无法存活;嫁接完成后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解绑,让荔枝果树适时生长,从而提高果树成活率及果实产量。
参考文献
[1]廖美敬,张湛辉.‘仙进奉荔枝发展现状及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16(5):28-31.
[2]马锞,李加强,胡锐清,等.优质荔枝品种‘仙进奉的引种及栽培技术[J].热带农业工程,2019(4):23-25.
[3]张湛辉,廖美敬.广州市增城区荔枝产业发展情况及建议[J].中国热带农业,2016(6):15-17,7.